首页 > 国内

霍巍:考古实证西藏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上)

2023-05-26 14:26:35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高原各古代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始于史前时代

  现代考古学进入青藏高原,完全改写和重建了西藏史前史,文物考古的实物形态提供了观察西藏历史与社会发展进程最为直接的证明资料。

  距今约10多万年至5万年,人类已经从不同的方向和路线,按照不同的生存方式和步骤踏上青藏高原。从藏北高原的尼阿底遗址,到川西高原东部的四川稻城皮洛遗址,再到西藏西部的夏达错遗址,在这些近年来新发现的高原旧石器时代的遗存当中,均显示出文化的多样性和交融性特征。

  其中既有过去曾被认为是起源于西方的莫斯特手斧系统的标本,也有华北旧石器、南方旧石器时代工艺。虽然目前对于这些早期人群是通过何种途径、以何种方式进入高原的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但其与东亚地区、中国北方和南方旧石器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已经可以得到证实。

  进入到距今约5000年以后,西藏昌都卡若遗址、小恩达遗址以及山南昌果沟遗址、拉萨曲贡遗址等一系列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的发现,既能反映出高原古代文化自身特点,同时又与黄河、长江上游地区史前新石器时代文化出现了若干相似的文化因素。例如,卡若遗址中出土的农作物为粟类、遗址为半地穴式的红烧土房屋、流行彩陶花纹、陶器的造型等,均与黄河上中游地区的原始文化均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卡若遗址和小恩达遗址陶器的纹饰以刻划纹为主,与金沙江流域的云南白羊村、元谋大墩子文化陶器装饰手法相似。尤其是在卡若陶器中发现的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的双体兽形陶罐,更是在黄河上游及川西北、滇西北史前文化中均可见到。

  进入到文明时代以后,西藏考古大体可以分为“早期金属时代”(约相当于文献记载的公元7世纪以前西藏“小邦”时期)和唐代吐蕃政权统治时期(公元7至9世纪)两个发展阶段。

  “早期金属时代”西藏的考古学遗存,主要有石丘墓(包括石棺葬)、洞室墓、大石遗迹以及出现大量动物形纹饰的古代岩画等。近年来新出土的阿里故如甲木墓地、曲踏墓地、桑达隆果墓地均属于这个时期。这些考古遗存与我国北方草原、西南山地等古代民族的考古学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少学者研究指出,这一时期青藏高原流行的石丘墓、大石遗迹以及动物形纹饰都具有北方草原文化的特征。

  从考古资料可以看出,古代高原文明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与周边地区保持着密切联系,一些后来成为内核的文化因素,其中也包含了我国北方草原、西南山地等地区古代文化的丰富养分,是在与这些文化相互吸收和融合的过程中孕育而成的。

  从目前可以观察到的西藏从史前至吐蕃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发展轨迹中,我们既可以感受到来自中原、北方、西南等周边区域对西藏所产生的持续不断的吸引力,反之同样能感受到西藏在自身发展过程当中对于这些地区越来越强的向心力。正是在这两种力量的交互作用之下,西藏发展的轨迹始终围绕祖国内陆地区旋转,而不是朝着其他方向。

  西藏文物考古

  彰显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有效管辖与治理

  吐蕃政权分裂之后,宋、五代时期西北地区深受吐蕃文化和中原文化影响的各民族,在文化上并未切断与西藏和中原之间的交流联系。随着新的朝代、民族格局的转换与形成,这种交流和联系反而通过更为广泛的区域间的民族融合、佛教传播、茶马贸易等多种形式得到基层化、世俗化、趋同化的演进发展,深刻影响了元、明两代西藏与中原关系基本格局的形成。

  元、明、清各代,中央政府均对西藏地方实施了直接有效的管辖和治理,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得力举措,也给后世留存了大量重要的文物古迹。

  如元统领释教大元国师之印龙钮玉印、元大元帝师统领诸国僧尼中兴释教之印龙钮玉印、明永乐皇帝封授五世噶玛巴活佛大宝法王白玉印等,都体现出元、明时期中央政府治藏方略的文化特色。

  明、清时期,均采取了尊崇藏传佛教的政策,在汉、满、藏、蒙古等民族关系以及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关系问题上都更加强化了治藏方略,如清代由中央政府册封达赖、班禅等藏传活佛转世制度等。通过这些举措,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权的管辖隶属关系更加明确。

  这个时期遗留下来的重要文物包括册封达赖的金瓶、金册、金印等珍贵历史文物,以及流传于民间的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文物。此外,明、清以来,西藏与内地的双向文化交流也迅速发展,在清代达到高潮,无论从建筑、器用、装饰艺术等各方面都有大量史迹可寻。如著名的清代金奔巴瓶、清代达赖喇嘛金印、清代青花莲托八宝纹盉壶、清代册封十一世达赖喇嘛金册等一批重要文物,无不彰显出这一特色。

  (本文刊发于《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4期。)

  作者简介:

  霍巍,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这张网,守护14亿人的水安全

      《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昨天(5月25日)正式对外公布,对国家水网的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做出了顶层设计。  国家水网什么样?  “纲、目、结”层层保障国家水安全  国家水网是以自然河湖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结点、智慧调控为手段,集水资源优化配置、流域防洪减灾、...

    时间:05-26
  • 内蒙古全面推行林长制 设林长30895人

      中新社呼和浩特5月26日电 (记者 李爱平)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林长制办公室副主任铁牛26日表示,目前,内蒙古共设林长30895人,对内蒙古大草原、林海进行保护。  铁牛是在当天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全面推进林长制新闻发布会上说这番话的。  内蒙古横跨“三北”、毗邻八省,林地、草地、湿...

    时间:05-26
  • 施一公吁以科技共同体应对全球性挑战

      中新社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杜燕)人类的知识体系正在变得庞大,如何保持创新?需要科技共同体应对全球性挑战,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26日参加2023中关村论坛时给出的答案。  2023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26日举行,8位重量级嘉宾发表主题演讲,共话创新发展。施一公围绕“科技共同体——应...

    时间:05-26
  • 杨维林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厅长

      中新网南宁5月26日电 (陈秋霞)5月26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任命杨维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公安厅厅长。  公开资料显示,杨维林,男,汉族,1968年10月生,在职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党组成员,自治区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督察长,自...

    时间:05-26
  • 《大藏经·甘珠尔》金书复修开笔

      中新社青海黄南5月26日电 (记者 胡贵龙 张添福)青海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黄南藏族自治州更登桑布慈善协会会长更登桑布出资支持的西藏甘丹寺藏文《大藏经·甘珠尔》金书,26日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复修、开笔。西藏甘丹寺代表等出席开笔仪式。  上述《大藏经·甘珠尔》由青海宗咔大藏经金书文化...

    时间:05-26
  • 福州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就业夜市荐工作 公益岗位兜底线

      核心阅读  福州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举办就业夜市,利用重点商圈周末夜晚人流量大、氛围轻松等特点,将企业招聘与政策宣传融合起来,满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各类群体求职需求;开发出就业和劳动保障、流动人口管理、民政事务管理等新一轮公益性岗位,不断扩大就业兜底保障覆盖面;形成市、县、乡、村四...

    时间:05-26
  • 比尔·盖茨:危机不分国界,必须跨国合作携手应对

      中新社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杜燕)“危机不分国界,为此我们必须致力于跨国合作,携手应对。”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兼理事比尔·盖茨26日以视频方式在2023中关村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如是说。  2023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26日举行,包括诺贝尔奖得主、菲尔兹奖得主、图灵奖得主和顶尖科学...

    时间:05-26
  • 中国市场监管部门出台新规 剑指合同“霸王条款”等现象

      中新社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刘亮)记者26日从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针对合同“霸王条款”等现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结合近年来合同行政监管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于近日出台了《合同行政监督管理办法》,将于2023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此次新规有几大看点。一是加强对利用合同扰乱市场秩序,...

    时间:05-26
  • 中国驻英使馆驳英方涉港报告:歪曲事实、颠倒黑白

      中新社伦敦5月26日电 (记者 欧阳开宇)当地时间5月26日,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就英方发表《香港问题半年报告》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5月25日,英国政府发表第52份《香港问题半年报告》,妄称中方继续违反《中英联合声明》以及国安法损害了香港法治和人权等。你对此有何评论?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

    时间:05-26
  • 1-4月中国税务部门依法查处违法纳税人3.16万户

      中新社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赵建华)实施税费优惠政策的同时,中国继续打击涉税违法行为。今年1-4月,全国税务稽查部门共依法查处违法纳税人3.16万户,挽回各类税款损失528亿元(人民币,下同),有力规范了税收经济秩序。  当天国家税务总局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发言人黄运介绍,税务部门...

    时间:05-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