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取消就业报到证为毕业生清除障碍

2023-05-26 06:39:03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公安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2023年开始,大学不再给毕业生发放就业报到证,也不再将此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去向登记制度将取代就业报到证,成为大学生离校、迁户、转档、就业的必要凭证。

  这份《通知》意味着已经施行了20多年、曾让许多高校毕业生“头痛”的就业报到证制度,就此退出历史舞台。记得当年毕业时,多位师长都告诫我:就业报到证特别重要,关乎我的“干部身份”。那时即将留学读研的我,完全不明白“干部身份”有什么用,但还是小心翼翼地从学校领走就业报到证,送到了户籍地的人才中心。

  事实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度的变化,大学生的“干部身份”早已不再像当年那么重要。更何况,以今天我国有关部门的行政能力,只要毕业生的文凭货真价实,就算没有这张证,各单位也不至于把大学生的“干部身份”弄丢。

  在现实中,对那些在体制外就业的毕业生而言,就业报到证早已不是必备材料;而对那些考取公务员或事业编的毕业生而言,就业报到证一旦出了问题,当事人往往就得做好“跑断腿”的心理准备。尤其需要关注的是,个别高校为了拉高本校就业率,甚至在就业报到证上动起了歪脑筋,要求学生“不签就业协议,就不发就业报到证”。据媒体报道,甚至有高校将就业报到证寄到学生已经拒绝的用人单位,以此让学生“强行就业”。

  如此种种行为,破坏了就业报到证的公共形象。呼吁改革相关制度的声音,也因此日益强烈。如今,5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取消就业报到证,说明政策制定者已经得出结论,确认就业报到证制度不再有存续的必要。

  此前,每当社会讨论就业报到证制度该不该取消时,都会有人指出:这个制度既然存在,就一定有它的用处。这话倒也不能算错,正如前文所述,过去高校毕业生办理各种手续,都免不了要以就业报到证为凭证。然而,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就业报到证制度“有没有用”,而在于它的用处是否真的那么重要,又有没有更合理的制度能取而代之。

  面对这项在毕业生看来已经有些过时的制度,单纯强调其“有用”,并不能扭转就业报到证的风评,反而有模糊现实焦点、给改革“扯后腿”的弊端。

  可以看到,有关部门这次在取消就业报到证的同时,配合了一整套明确的衔接措施。其中,新建立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制度,既承接了就业报到证确认学生去向、作为离校手续必要环节的功能,也简化了学生毕业流程,减少了学校用就业报到证“拿捏”学生的空间。此外,有关部门还规定:组织人事部门和档案管理服务机构在审核和管理人事档案时,就业报到证不再作为必需的存档材料。这相当于取消了就业报到证没有实际意义的功能。这套政策“组合拳”生动展示了如何将旧制度中“有用”和“没用”的部分区分开来。“有用”的部分可以改得更好,“没用”的部分则应果断革除,这正是“改革”二字的内涵所在。

  就业报到证的历史还让我们看到:某项政策或制度执行的时间长了,很可能会形成某种自我驱动的“惯性”。自从高校“包分配”彻底取消以来,原来非常重要的“就业派遣报到证”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是,相关制度并未彻底消失,而是在去掉“派遣”二字之后,以就业报到证的形式延续了下来。当时,有关部门尚不具备实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这类制度的客观条件,因此采取了和旧制度差异较小、具有一定过渡属性的方案。

  在此之后,又过了数年,就业报到证才终于“寿终正寝”,足见改革一项制度需要耗费多少力气、面临多少挑战。任何一项改革,都需要有关部门与社会各界形成合力,拿出“啃硬骨头”的精神,勇于打破“惯性”,将已经过时的旧政策旧制度变得更合理、更符合时代需求,为社会进步扫清障碍。

  杨鑫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会见美国副国务卿纽兰

      中新社华盛顿5月25日电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25日在华盛顿会见美国副国务卿纽兰。纽兰欢迎谢锋到任,表示美国务院将为谢大使履职提供便利和支持。  谢锋表示,中美关系攸关两国人民福祉和世界前途命运,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达成的重要共识,探索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

    时间:05-26
  • 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参与祖国科研建设 习主席的回信让澳门科技大学师生倍受鼓舞

      习近平主席5月23日给参与“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研制的澳门科技大学师生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澳门科技大学师生表示,收到习主席的回信感到倍受鼓舞,他们将不负习主席的期望,继续传承爱国爱澳的优良传统,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参与祖国科研建设。  澳门科技大学校长 李行伟:收到习主席的回...

    时间:05-26
  • 从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解析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着力点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 题: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服务保障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从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解析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着力点  新华社记者邹多为、谢希瑶  审计被称作“经济体检”,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

    时间:05-26
  • 联播+|雪域高原今胜昔 总书记贺信背后的故事

      联播+“人民幸福是最大的人权,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5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中国西藏发展论坛”致贺信。  沧海变桑田,高原今胜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出席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并不断丰富发展党的治藏方略,指引西藏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

    时间:05-26
  • 全球首艘M350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船今日交付

      今天(5月26日),中国船舶大连造船自主设计的全球第一艘M350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船正式交付。该船型是世界首个应用最新规范设计的超大型海工项目,可适用于全球多个海域的油气开发作业,实现了我国浮式生产储卸油船造船业的重大突破。  浮式生产储卸油船是开采深海油气资源的高端大型海洋工程装备,可实...

    时间:05-26
  • 刚果(金)总统齐塞克迪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刚果(金)总统齐塞克迪5月26日上午前往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央视新闻客户端)...

    时间:05-26
  • 2023小蛮腰科技大会暨AIGC人工智能峰会开幕

      2023小蛮腰科技大会暨AIGC人工智能峰会开幕,大咖云集  元宇宙之父 人工智能女王 都“来了”  羊城晚报记者 李钢 邹丽珍  为期两天的2023小蛮腰科技大会暨AIGC人工智能峰会5月25日在广州开幕。本届大会以“迎接未知!Think Different!”为主题,吸引了全球110余位知名学者、企业家和投资人等共...

    时间:05-26
  • 编制飞行手册 托举“雏鹰”高飞

      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编制飞行手册 托举“雏鹰”高飞  准确识别、疾速进入、精准命中……日前,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改装新飞行员岳祺祥在飞行教官的带领下,驾驶战机从机场上空呼啸而过,圆满完成改装课目。  走下战机,岳祺祥与飞行教官一起直奔讲评室,边走边讨论训...

    时间:05-26
  • 谢锋大使会见美国副国务卿纽兰

      2023年5月25日,谢锋大使会见美国副国务卿纽兰。纽兰欢迎谢锋大使到任,表示美国务院将为谢大使履职提供便利和支持。  谢锋大使表示,中美关系攸关两国人民福祉和世界前途命运,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达成的重要共识,探索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相互尊重、和平共...

    时间:05-26
  • 用科技“打捞”历史:从我国南海水下一千五百米发现古代沉船说起

      用科技“打捞”历史  ——从我国南海水下一千五百米发现古代沉船说起  【深瞳工作室出品】  采 写:实习记者 都 芃  策 划:刘 莉  深海考古具有技术门槛高的鲜明特点,正是由于我国深水技术装备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才使深海考古事业发展具有了技术支撑,从设想最终变为现实。  1500米深的南...

    时间:05-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