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东西问丨陈厚彬:为何说荔枝是中国馈赠世界的礼物?

2023-05-25 19:13: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广州5月25日电 题:为何说荔枝是中国馈赠世界的礼物?

  ——专访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厚彬

  中新社记者 程景伟

  在中国,荔枝有超过2000年的种植历史。关于荔枝,唐诗宋词里都有不少的名篇名句,如唐代杜牧《过华清宫绝句》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宋代苏轼《惠州一绝·食荔枝》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由古至今,荔枝深受人们喜爱。

  那么,作为中国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特色果品之一,荔枝的起源在哪里?荔枝为何有“百果之王”的美誉?荔枝在中西交流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中新社“东西问”近日专访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厚彬,对此进行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荔枝的名字从何而来,其起源及栽培历史是怎样的?

  陈厚彬:荔枝是土生土长的中国风土植物。19世纪外国植物学家来到中国考察时,将荔枝的拉丁文学名定为Litchi chinensis Sonn.,这表明荔枝是中国原产物种。而在文字文献记载中,荔枝种植历史已超过2000年。

  研究发现,荔枝最早起源地是中国云南东部,之后在河流、水系以及人为活动等因素作用下,荔枝逐渐往东往北传播至四川、重庆、海南、广西、广东、福建,乃至台湾等地,然后再通过这些区域向全球传播。因此,中国是荔枝的原产地,这在全球都无可争议。

荔枝。王萱 摄

  在中国古代,杜甫、白居易、杜牧、苏东坡等著名诗人都写过以荔枝为题材的诗词,赞美荔枝,足见古人对荔枝的喜爱之情。在物质不是很丰富的年代,古人更想实现荔枝自由,但即便是皇室成员,荔枝也是论颗吃的。

  荔枝是初夏到盛夏成熟,颜色鲜红、果肉洁白剔透,口感香糯或爽脆。无论是从生产季节、品质,还是营养价值的角度来看,“岭南佳果”“中国最具特色水果”等有关荔枝的这些描述,在我看来都不为过。

  中新社记者:荔枝有别于其他水果的显著特点有哪些?经过千年演变,目前荔枝品种又有哪些?

  陈厚彬:荔枝在传播种植的过程中,经过自然演化、杂交以及人为选择,品种越来越多。目前中国有名有姓的荔枝品种有三四百个,比如桂味、糯米糍、妃子笑、黑叶、白腊、白糖罂,其中中国大面积栽培的品种有三四十个,面积达十万亩以上的品种有15个。可以说,现在中国荔枝品种的丰富性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与古代相比,现在荔枝的特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荔枝品种成熟期延长了,从过去的早熟、特早熟原生品种,进一步扩展到中熟、迟熟。最早熟的荔枝在2月就可以上市,最晚的9月下旬,整个成熟期从过去很短的时间延长至6个月以上。其次,果实特征呈现多样化,包括果皮色彩方面,有红色、绿色、粉红、紫红等;果实大小也越来越多样化,比如鹅蛋荔一颗就有约100克,而最小的荔枝品种一颗不到10克。再者,荔枝品种优质性状更加突出,包括出现了无核、小核品种,果实的酸度下降、糖度提升,果肉从纤维多转变为纤维少,口感也更加香甜爽脆。

广东省广州市成熟的荔枝吸引游客。陈骥旻 摄

  中新社记者:中国是荔枝的原产地,目前中国及全球荔枝产业分布情况怎样?

  陈厚彬:荔枝是典型的亚热带作物,主要生产在亚热带地区。其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必须有冬季低温条件,才能开花。虽然在热带地区可以种植荔枝,树长得很好,但开不了花、结不了果。而在温带、寒带地区,荔枝在冬季不能忍受致死的低温,因此中国北方地区也不能种植荔枝。一般来说,荔枝种植区域主要在北纬18度至24.5度范围内,年均温、积温、降水、冬季低温强度和持续时间,对荔枝而言都是最适宜的。中国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正好处于这一范围内。

广东省广州市一果园的荔枝树上挂满成熟的荔枝。陈骥旻 摄

  目前,中国荔枝产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四川、云南等省区。2023年中国荔枝投产面积约790万亩,其中广东396万亩,为全国之最。2023年中国荔枝预测总产量329万吨,将比上年增加31%。

  此外,中国长江流域、赤水河流域、金沙江流域也有荔枝分布,主要是得益于大水体的调节,使得这些区域的冬季没有太多低温霜冻,因而荔枝能够发展起来。

  从全球范围看,荔枝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集中在北半球。除了中国之外,荔枝主要分布在亚洲其他地区,包括越南、泰国、老挝、印度等国家。美国、墨西哥等部分北半球国家,以及南非、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巴西等部分南半球国家,也有一些荔枝分布,但种植规模都不大。随着这些国家消费者对荔枝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全球荔枝种植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2020年,游客在广州的广东省博物馆参观“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文化展”。陈骥旻 摄

  中新社记者:目前,广东多地有很多古荔枝树群,当中有不少千年古荔。在广东茂名,最高树龄的荔枝存在1900年以上。保护古荔枝树有何现实意义?

  陈厚彬:中国古人留下丰富的荔枝种质资源,我们有责任保护好这些宝贵的资源。我建议,把古荔枝树集中连片分布区作为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种质资源库范畴加以保护。

  同时,要挖掘和弘扬荔枝传统文化。古荔枝树扎根一个地方,历经千年之久,抵御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每年还能贡献果实,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值得学习。

  在岭南两千年农耕生产中,荔枝种植系统沉淀出地域特色鲜明的农业文化遗产。历经千年潮起潮落,荔枝精神成为岭南人文精神的组成部分。从全国范围看,荔枝文化遗产极具中国特色且拥有全球影响力,对其保护与发展开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茂名高州根子镇贡园古荔枝树。王萱 摄

  中新社记者:从19世纪中国荔枝引种至海外,到如今新鲜荔枝出口欧美国家,荔枝在中西方交流史上占有一定位置。对此,有人称“荔枝是中国赠予世界的礼物”。如何看待这一提法?

  陈厚彬:作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水果之一,荔枝当然是中国馈赠给世界的礼物。中国是文明古国,也是世界栽培植物起源的中心之一。荔枝在中外文明融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促进了交流互鉴。在历史上,荔枝从中国传播种植到了各国和地区,丰富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植物物种。从生物多样性来说,荔枝就是中国闪耀世界的一张名片。从食物多样性和营养多样性角度来讲,荔枝这种特色果品为世界各国民众提供了更多的食物来源。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两名主播通过网络直播介绍荔枝。陈骥旻 摄

  对于中国而言,接下来要加大力度建设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致力打造全球荔枝种业“硅谷”,选育更多优质、耐贮运的荔枝新品种,推动荔枝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和城乡共同富裕。(完)

  受访者简介:

陈厚彬。受访者供图

  陈厚彬,男,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研究员,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国际园艺学会和中国园艺学会会员。近年主要从事荔枝种质资源、成花生理与生态研究及克服“大小年”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约占全国面积8%!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为何能成国家级玉米制种大县?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26日电 题:约占全国面积8%!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为何能成国家级玉米制种大县?  作者 戚亚平 李惠  30年累计种植制种玉米330万亩,为国家生产合格杂交玉米种子16亿公斤,可满足7亿亩大田玉米用种需求。近10年来年均玉米制种面积达17万亩、约占全国8%,年产量8.3万吨,全国每100粒...

    时间:05-26
  • 秦刚:中非迈入构建更加紧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 5月25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出席庆祝“非洲日”招待会时强调,过去十年来,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引领下,中非关系发展按下了“加速键”,驶入了“快车道”,迈入构建更加紧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  秦刚说,中非友好交往更加密切,双方领...

    时间:05-26
  • 秦刚:中非关系越紧密,世界和平越有保障;中非合作越成功,世界发展越有希望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 5月25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出席庆祝“非洲日”招待会时强调,中非关系越紧密,世界和平就越有保障;中非合作越成功,世界发展也就越有希望。中非兄弟情谊历经斗争的考验、岁月的淬炼,是任何力量都打不散、割不断的。中方愿与非洲朋友一道,继续心手相联,奋勇向前,全力构建高...

    时间:05-26
  •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秦刚国务委员兼外长在庆祝“非洲日”招待会上的致辞(2023年5月25日)  尊敬的埃塞俄比亚副总理兼外长德梅克先生,  尊敬的刚果(金)副总理兼外长卢通杜拉先生,  尊敬的非洲驻华使团长、喀麦隆驻华大使姆帕纳先生,  尊敬的非盟驻华代表奥斯曼先生,  尊敬的非盟轮值主席国、...

    时间:05-26
  • 推动科学技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习近平主席致2023中关村论坛的贺信激励各界携手促进科技创新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题:推动科学技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习近平主席致2023中关村论坛的贺信激励各界携手促进科技创新  新华社记者  “人类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持续推进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进一步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  5月25日,国...

    时间:05-26
  • 深刻阐释“以学增智” 习近平谈到这“三种能力”

      学习·知行丨主题教育融媒体策划   深刻阐释“以学增智” 习近平谈到这“三种能力”...

    时间:05-26
  • 春风化雨润神州——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数字文化建设述评

      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回望五千年,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  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

    时间:05-26
  • 王文涛部长会见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

      5月25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赴美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期间,在华盛顿会见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双方就中美经贸关系和共同关心的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专业、建设性的交流。中方就美对华经贸政策、半导体政策、出口管制、对外投资审查等表达重点关切。双方同意建立沟通渠道,就具体经贸关切...

    时间:05-26
  • 大三学生习作为何能入围国际电影节

      百年来,他们依水而居,舟楫为家,靠岸成村;他们建渔排、搭木屋,漂浮海上,靠渔为生。  他们是疍家人,被称为 “海上吉普赛人”。  疍家人属于汉族,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海上,形成了区别于陆地的独特习俗,逐渐产生了水上婚嫁、疍家调等独具特色的疍家文化。  海口经济学院南海...

    时间:05-26
  • “非自愿加班”的劳动者权益应得到有力维护

      如今,加班加点似乎已成为劳动者工作“常态”了。据《法治日报》报道,记者连续多日采访了北京、湖南、广东等地30多名劳动者发现,近九成职场人或多或少需要加班,近六成职场人平均每天加班超过1小时;且有一半的职场人加班后得不到任何形式的补偿,如加班费、调休等。  我...

    时间:05-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