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让文物“活”在群众身边

2023-05-24 06:22:2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今年的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天津博物馆通过技术赋能以及形式创新,推出特色突出、内容丰富的展览和活动,让文物“活”在群众身边,为广大群众提供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精神文化产品。

  技术升级形式创新——

  让文物“跳”出展柜

  天津博物馆“王牌”基本陈列“耀世奇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经过升级改造,于5月18日正式推出。天津博物馆党委书记于健告诉记者,此次展览亮出了更多天博“家底儿”,百余件文物精品涵盖甲骨、青铜器、玉器和书画等类别,绝大多数为一级文物;展柜玻璃升级为专业级低反玻璃,透光率高达97%以上,视觉效果近乎“裸展”,观众得以“零距离”感受文物风采。同时它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可以有效阻隔紫外光,相当于给柜内文物穿上一件“防晒衣”。

  骨笛吹来华夏序曲,编钟奏响礼乐文明……天津博物馆充分挖掘馆藏资源,积极策划了多场活态展演。“五一”期间,“声动千年——中国古代音乐文物特展”联动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为观众连续奉送3场“赏音乐文物 听古韵回响”活态展览体验活动,通过深度复原古乐器演奏盛况,带领观众于顷刻间回溯千年盛景;正在展出的“天下长安——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充分依托该展中的唐代文物资源,结合唐代文化元素,策划推出“奉千载传承茶汤 品中华文化隽永”唐茶道(煎茶法)展演主题活动等,邀请观众一同感受唐代的璀璨文化。

  数字赋能智慧文博——

  让文物“活”在云端

  5个主题场馆、468个VR场景、2342张展图、1123件文物……天津博物馆联合津云新媒体开发的“VR天博”,让更多津城文物“活”在云端,以数字技术赋能博物馆的沉浸式探索。

  “观众通过点击链接,即可一步抵达‘云端天博’,360°实景欣赏天津博物馆馆藏文物。”天津博物馆馆长姚旸介绍说,比起线下游览,“VR天博”将音视频讲解、文物细节放大、主题展览融合、浏览环境搭建等融为一体,为线上观众创造了良好体验。

  “更加直观的展演方式,更为丰富的知识拓展,更加打动人心的视觉盛宴,让人对‘云端天博’印象深刻。”南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吴媛媛在体验了线上观展后说。

  天津博物馆精心打造的数字展区则以中央区域环绕型屏幕为主,辅以裸眼3D,让观众身临其境,在虚拟与现实中沉浸式欣赏中国优秀的书画艺术。据介绍,天博“再现高峰——馆藏宋元时期文物精品特展”及“桃源何处——馆藏仇英《桃源仙境图》特展”以数字赋能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一经推出就受到全国网友高频搜索和持续关注,成功入选3月份全国百个精品展前10。截至目前,已累计吸引35万多名观众慕名参观。

  全景数字艺术互动——

  让文物“走”进现实

  向日葵花海热烈盛放,星月夜深邃璀璨,麦田上的乌鸦实时交互……在光影的交织下,梵高名画鲜活生动,艺术的世界触手可及。

  5月18日,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作为该数字艺术博物馆的首个展览,“梵高的世界”全景数字艺术互动大展以梵高一生中所创作的多幅艺术作品为素材基底,运用AI互动、体感交互、AR(增强现实)等数字化技术手段进行展示。

  在巨型沉浸区内有6面高清大屏和地面结合,观众可以获得“站在画里看画”的奇妙观感,前四幅画作设置地有些轻微眩晕感,使游客得以沉浸式体验梵高晚期作画时的状态;“光影餐厅”梵空间会根据不同时段、不同主题开展梵高主题下午茶、晚宴、艺术沙龙等活动;“向日葵镜房”采用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加以光画技术,还原梵高画作,光影效果震撼。

  “该展览在馆内设置的8个沉浸互动区域,为观众带来视听融合的交互体验,使艺术、科技、观众深度互融,助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该馆还将开设天津数字文博基本陈列展。”于健说,展厅内还对天津博物馆馆藏天津著名文物进行数字化采集、制作和展示;通过数字手段复原天津老城等文化遗产,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天津历史文化魅力。

  (实习生杨晨参与采写)

  武少民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武少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江西上饶政协打造“同心圆”界别履职新模式 破解企业难题

      中新网上饶5月24日电 (朱莹)“上饶直达物流较少,不少都需要在南昌中转,我们电商企业的发展很受限……”23日下午,在设在江西省上饶市邮政集团的上饶市政协“同心圆”经济界别活动室,政协委员、界别群众代表正开展关于解决企业“物流难”困境的界别专题协商会。  参加界别活动的上海晨耀供应链有限...

    时间:05-24
  • 世卫大会拒绝涉台提案是正义之举、人心所向(钟声)

      民进党当局为一党政治私利大搞政治操弄,频刷“国际存在”,妄图“以疫谋独”,是弃大道、走绝路。个别国家明里暗里支持怂恿,推波助澜,这种逆历史潮流而动、故意破坏国际规则的恶劣行径注定失败  5月22日,第七十六届世界卫生大会总务委员会和全会分别做出决定,明确拒绝将个别国家提出的所谓“邀请台湾...

    时间:05-24
  • (台青话融合)“80后”台青和他的“花果山”:创业创新不止步

      中新网漳州5月24日电 题:“80后”台青和他的“花果山”:创业创新不止步  中新网记者 张金川  地处“闽南金三角”地区的福建农业大市漳州,素有“花果之乡”的美誉,不仅是中国首批全市域创建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也是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

    时间:05-24
  • 报告: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世界遗产数量有望达到60项

      中新网北京5月24日电(记者 李京泽)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4日联合发布《文化遗产蓝皮书: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状况报告(2021~2022)》。蓝皮书指出,中国申遗与预备名单培育工作稳步推进,根据当前各项工作进展情况,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有望达到60项。  蓝皮书认为...

    时间:05-24
  • G7的“误判”

      作者:朱兆一  5月21日,为期三天的七国集团(G7)峰会在日本广岛闭幕。本次峰会的议题众多,涵盖了从人工智能到应对能源危机等各方面,但是真正关注的焦点无外乎三点,即加强对俄罗斯制裁从而加快结束俄乌冲突,达成各国共识以应对所谓的中国“经济胁迫”以及推动核不扩散。  虽然中国和俄罗斯不是参会...

    时间:05-24
  • 在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的辩证统一中做到“时时放心不下”

      作者:严纯华(兰州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许党、夙夜在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

    时间:05-24
  • 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

      【光明论坛】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  作者:张健(温州大学党委书记、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温州大学研究基地主任)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突出问题导向”...

    时间:05-24
  • 坚持不懈以党的创新理论改造主观世界

      【光明论坛】坚持不懈以党的创新理论改造主观世界  作者:董振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教研部副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就是要...

    时间:05-24
  • 把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

      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把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专题深思)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时间:05-24
  • 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

      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思想纵横)  “要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临机决断,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准确把握战略与策略的关系,运用...

    时间:05-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