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再提这一“新时尚”

2023-05-23 15:52:3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看到来信,我想起五年前同大家交流垃圾分类工作的情景,你们热心公益、服务群众的劲头让我印象深刻。”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鼓励大家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总书记提到的五年前的场景,发生在上海市虹口区市民驿站。

  2018年11月6日,在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和相关活动后,习近平总书记走进虹口区市民驿站。

  党建工作站内,来自居委会、企业的几位年轻人正在交流社区推广垃圾分类的做法。总书记十分感兴趣,仔细询问有关情况。

  一位小伙子告诉总书记,参加公益活动对年轻人来说都是新时尚。习近平总书记肯定道:“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全民参与,我关注着这件事,希望上海抓实办好。”

△上海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爱家豪庭小区的“环保小屋”一角

  五年时间过去,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工作有了新成效,一个个居民文明程度高、环境美的小区成为亮丽的风景线——

  在爱家豪庭小区的“环保小屋”,土壤下面的“织物层”是居民用废旧衣物铺出来的,一旁是可以把湿垃圾转化成花草肥料的“堆肥桶”。集时尚与科技于一体,这方绿意盎然的小天地成为垃圾分类与环保公益的宣传阵地。

  在飘鹰花苑小区,“黑科技”让垃圾箱房智能化,居民通过刷卡开门、分类投放、自动称重、语音提醒等功能,只需10秒就能完成垃圾分类投放,还能了解自家生活垃圾产生数据。

  …………

  垃圾分类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离不开垃圾分类志愿者的贡献。

△志愿者给孩子们讲授垃圾分类知识。

  嘉兴路街道的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由居民区、“两新”组织、机关事业单位等的优秀青年组成。排演小品、搞路演,设计海报、宣传册,组织开展各类创意环保主题活动……志愿者们从培养理念、习惯和行为入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推广活动,提升垃圾分类知识的知晓率,也吸引着更多的人参与到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中。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加入进来,这支队伍的总人数已超2100人。

  五年来,随着垃圾分类举措的不断调整,志愿者们不再需要长时间“值守”、指导居民们如何分类。“用新的方式方法把垃圾分类的理念不断巩固加深”成了他们新的坚守。

△重庆两江新区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分类知识通关步道。该形式在寓教于乐中推广垃圾分类知识。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多次召开重要会议、作出重要指示、实地了解基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情况。

  “小时候,我住在胡同里,都是晚上倒垃圾。现在,条件好了,环境美了,一定要搞好垃圾分类和回收处理。”2019年春节前夕,在北京草厂四条胡同的社区物业服务站,习近平总书记叮嘱:“从每家每户开始就要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养成这个习惯。”

  同年,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把工作做细做实,持之以恒抓下去”,“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2021年4月,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强调“要实施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2021年12月,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饱含着对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的殷切期望。

  近年来,在总书记的关怀与指引下,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深入推进,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已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平均覆盖率达到82.5%。

△2023年2月,浙江湖州,垃圾分类专管员和社区志愿者在数字化大屏查看各社区垃圾驿站投放情况。

  上海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已近4年,目前全市生活垃圾已全量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2%。今年,上海将通过打造“五个一批”示范亮点,即一批标准化垃圾房、一批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居住区、一批示范性可回收物中转站、一批精细化分类公共场所示范区域、一批垃圾分类科普体验线路等,让垃圾分类“关键小事”更好地融入日常。

  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

  在回信中,总书记寄语志愿者们,继续发挥他们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积极贡献力量。

  5月22日,首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开启。人人参与、久久为功的垃圾分类“新时尚”成为人们的生活新常态,将在新征程上有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监制丨耿志民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执笔丨张亚楠

  视觉丨江雨航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受访职场新人认为高校要加强职业规划和社交技能培训

      毕业季,许多初入社会的毕业生,会面对诸多“第一次”,租房、上班、与同事交往……很多人会感到一些“不适应”。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4名职场新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初入社会,57.9%的受访职场新人感觉在学校所学与实际工作需求...

    时间:05-24
  • 超八成受访职场新人坦言经历过入职尴尬期

      毕业求职季,职场新人们陆续走上工作岗位。但是面对新的环境,很多人都感到有些“尴尬”,一些性格腼腆的小伙伴甚至表示:非常煎熬。如何顺利度过刚入职的这段尴尬期?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4名职场新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7.6%的受...

    时间:05-24
  • 别让“毕业大片”涂黑了年少记忆

      翻开老旧相册,看到泛黄毕业照里的一张张笑脸,总能让人或多或少回想起自己学生时代的美好故事。近年来,随着仪式感满满与创意十足的毕业照屡屡火爆网络,不少“毕业大片”的拍摄价格也一路攀升,引发网友争议和讨论。  这段时间,全国多地家长接连投诉学校高价毕业照问题。...

    时间:05-24
  • 违规也先干,问责再整改?别让随意决策折腾基层

      日前,《半月谈》杂志刊登报道,聚焦“违规也先干,问责再整改”“决策乱画饼,落实翻烧饼”等基层治理乱象,曝光了一批类似问题。面对记者采访,许多深受此类乱象之苦的基层干部,纷纷发出了反对随意决策、希望上级部门更多体察基层情况的心声。对于部分地方上级部门决策时追求...

    时间:05-24
  • 86元“保命药”涨至千元 药品供应需注入稳定性

      “这个真的是我的保命药,原先是86块钱一瓶(100片),现在不到一年已经涨到了1000元一瓶,涨了10多倍,而且还买不到了。”近日,多名消费者反映称,市面上一款激素类药物醋酸氢化可的松片价格出现暴涨。由于大多需要长期稳定服用,暴涨的价格让很多患者用药成本急剧上升。  抗...

    时间:05-24
  • 不得用考试选拔学生 义务教育拒绝“挑三拣四”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调各地要巩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成果,科学合理划定学校招生片区,规范报名信息采集,健全有序录取机制;不得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选拔学生,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

    时间:05-24
  • 促消费,数字技术有新招

      “无人小店”吸引关注、“智慧商圈”聚集人气……越来越多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出现在人们身边,带来更丰富的选择和体验。近日,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推进大会在重庆召开,数字技术助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成为热议话题。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推动数字...

    时间:05-24
  • 跟着跑腿小哥去陪诊

      “接单时,我的时间是按分钟计算的。”5月17日中午,在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大街的一家刀削面馆,我们见到了40岁的跑腿小哥王耀祥。“我是这家店的常客,有时候忙得顾不上吃饭,就来碗面对付一口。”当天上午,王耀祥已经骑着电动车奔波了4家医院,为不同的客户完成取药、挂号等...

    时间:05-24
  • 即时需求多 跑腿服务忙

      刚刚过去的母亲节、“5·20”等日子,有一项服务很火热——跑腿服务。不少消费者通过跑腿平台为母亲送鲜花、给情侣送礼物,获得了满意的服务体验。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即时省时需求的不断提升,跑腿服务勃然兴起。  服务场景多元,深入日常生活  “自己跑一趟太折腾,...

    时间:05-24
  • 中国艺术发展呈良好态势

      本报电 (记者赖睿)日前,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和中国文联出版社在京组织召开《2022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出版发布暨《2023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编撰工作启动会。《2022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在会上正式发布。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董耀鹏表示,《2...

    时间:05-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