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 “澳门科学一号”成功发射

2023-05-22 07:22:21

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首颗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成功发射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5月21日16时,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该卫星作为国际首颗低纬度地球磁场与空间环境的科学探测卫星,国内地球磁场探测精度最高的卫星,将显著提高我国空间磁测技术水平。该项目由国家航天局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开展,探测数据由双方共享,开辟了内地同澳门在航天等创新科技领域开展合作的新路径,拓展了以内地为基础、澳门为窗口开展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广泛合作交流的新空间,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和航天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采用“A星+B星”联合观测模式,A星搭载高精度矢量磁强计、标量磁强计等载荷,主要用于地球磁场探测;B星搭载高能粒子探测计、太阳X射线仪等载荷,主要用于获取太阳辐射、高能粒子等服务于地磁探测的空间环境数据。卫星发射入轨后,可与欧洲Swarm卫星、“张衡一号”卫星形成良好的互补观测,实现测量与研究地球低纬度的磁场与空间环境变化,监测南大西洋地磁异常区磁场时空变化等一系列重要科学目标,为人类长期研究地磁场的演变提供宝贵的观测数据,进一步推进我国在岩石圈磁场、地磁场起源、空间天气预报、地磁导航、航天器空间运行安全等领域的研究进程,实现我国在卫星高精度测场探测与多参量联合观测技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通化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焉再鹏接受审查调查

      吉林省通化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焉再鹏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吉林省纪委监委消息:通化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焉再鹏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焉再鹏简历  焉再鹏,男,汉族,1955年4月出生,吉林通化人,1978年8月参加工作,1974年1月加入中国共...

    时间:05-22
  • 长春市委原常委高玉龙被“双开”

      长春市委原常委、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党工委原书记高玉龙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吉林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吉林省委批准,吉林省纪委监委对长春市委原常委、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党工委原书记高玉龙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高玉龙理想信念...

    时间:05-22
  • 拜登称美中关系很快就会“解冻” 中国外交部回应

      中新网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5月2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会上,有记者就美国总统拜登称美中关系很快就会“解冻”一事提问,并询问中美两国领导人近期是否有沟通计划。  毛宁:中美之间保持着必要的沟通,但是美国如果一边说要沟通,一边不择手段地打压遏制中国,对中方的官员、机...

    时间:05-22
  • 万里长江架起“世界第一跨” 探访建设中的张靖皋长江大桥

      江苏省靖江市马洲岛畔,世界最大跨度桥梁——张靖皋长江大桥的南航道桥施工现场,热火朝天。  5月10日,南航道桥北主塔的97根桩基全部完成施工,标志着这座世界级桥梁主体工程施工进入新的阶段。  张靖皋长江大桥横跨长江主航道,连接江苏省内苏州、泰州和南通三市。该桥分南航道桥、北航道桥及引桥,...

    时间:05-22
  • 吴孟超逝世两周年 家人、学生、同事雨中墓园缅怀

      中新网上海5月22日电 (陈静 曹希 徐明睿)2021年5月22日,99岁的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吴孟超逝世。从此,编号17606号的“吴孟超星”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  22日,吴孟超院士逝世2周年悼念祭扫活动举行。现场,一段吴孟超生前珍贵影像首次公开。在视...

    时间:05-22
  • 新华时评:自主创新路 拳拳赤子心

      新华社长沙5月21日电 题:新华时评:自主创新路 拳拳赤子心  新华社记者袁汝婷  30余年来,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主任万步炎带领团队刻苦攻关、不懈钻研,实现了我国海底钻机装备与配套地质钻探技术的突破和跨越。他们钻下2000余个属于中国的海底钻探孔,映照着科学家拳拳赤子之心。  这颗心,是报...

    时间:05-22
  • 钻下“中国孔”:向海图强!——记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主任万步炎

      新华社长沙5月21日电 题:钻下“中国孔”:向海图强!——记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主任万步炎  新华社记者吴晶、袁汝婷、谢樱  站在数米高的“海牛Ⅱ号”面前,这个身量精瘦、满头白发的“小老头”有点不起眼。带着“海牛家族”,他用了30多年时间,实现了我国海底钻机装备与配套地质钻探技术的突破、...

    时间:05-22
  • “西夏国寺”迈入数字化保护:让亚洲最大室内木胎泥塑卧佛活态再现

      中新社兰州5月22日电 (记者 丁思)甘肃张掖大佛寺文物研究所所长王康2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介绍称,历时2年、总投资逾700万元人民币的“大佛寺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于5月启动,这标志着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年)、拥有亚洲最大室内木胎泥塑卧佛等文物珍品的张掖大佛寺,迈入数字化保护...

    时间:05-22
  • 国家林草局:300余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中国国家林草局:300余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中新社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 陈溯)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当天,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林草局)公布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情况:近年来,中国以旗舰物种拯救保护为抓手,持续推...

    时间:05-22
  • 中国发布2023版生物物种名录 新增10027个物种

      中新网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中国科学院(中科院)当天在北京正式在线发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这一最新版名录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148674个,其中物种135061个,种下单元13613个。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较2022版新增10027个物种和354个种下单元,...

    时间:05-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