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扇窗”

2023-05-20 06:18:42

来源:光明日报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022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开幕式上指出,中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强化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最严格执法监管,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其中,药用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正是其中的典型范例。

  中国是全球植物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仅高等植物就有3.7万余种,占世界植物总数的10%。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富的食品、药品和生活用品资源,尤其以药用植物为主体的中草药,更为保护国人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自先秦时期起,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探索和利用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中所收载的传统药物,绝大部分都来源于植物物种。据最新统计,我国药用物种资源总数达到1.6万余种,其中植物来源占90%。

  虽然我国药用植物的多样性极其丰富,但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张和生态环境的一度恶化,药用植物野生资源受到严重威胁。《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公布的3767种受威胁高等植物中,有药用价值的物种占有相当高的比例。《中国药用植物红皮书》也收载了受威胁的药用植物(含极危、濒危、易危)达266种之多。对于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而言,多样性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由此,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行动开展对药用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谓成效显著。

  在保护形式上,野生药用植物多样性保护由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两部分构成。

  就地保护是指通过野生植物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国家保护体系来保护药用植物多样性,是药用植物保护的主要途径。当前,我国已正式建立5个国家公园、2750个自然保护区、3000余个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以华中地区为例,湖南、湖北、河南三省的4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6071种药用维管植物,就地保护比例为81.93%,其中特有、受威胁和常用药用植物物种数分别为1479种、224种和448种,三者受保护比例分别为87.98%、78.87%和91.80%。可以说,华中地区现有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较好地覆盖了该地区的药用维管植物。

  迁地保护是指对自然栖息地的野生遗传资源进行异地引种,即将植物种子或活植株移到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中保存,使其避免受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的影响,这项工作主要通过药用植物园来完成。目前,我国已建立了38所专业药用植物园,综合性植物园中设有药用植物园或草药园的约为35家。在药用植物资源迁地保护体系下,全国从事药用植物迁地保护研究的单位在几十年药用植物引种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迁地引种药用植物的技术体系。例如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分别在北京、云南西双版纳、海南兴隆等地建立了药用植物种植资源迁地保护平台,并在北京和海南建立了“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相关研究工作于2009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在保护制度上,对违反国家规定,非法采伐、毁坏、收购、运输、加工、出售、走私珍贵树木或者其他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行为,我国刑法第344条、第151条、刑法修正案(四)第6条,均给出了明确的处罚规定。2021年,国家林草局调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完善了法律执行依据。新版名录共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55种和40类,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54种和4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401种和36类。据统计,在全部保护的1000多种野生植物中,有药用价值的物种大概占20%。按照我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的规定,一级保护物种,除科学研究外,野生居群严格限制采挖,荷叶铁线蕨、苏铁蕨、霍山石斛等药用植物均在其中;采集二级保护物种应获得管理部门颁发的采集证,必须合法合规地开展可持续利用,包括红景天、川贝母、重楼等重要的药物原料。名录及保护条例规范了中药产业对野生药用资源的利用,将中药企业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置于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框架下,对于野生药用植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我国野生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利用发展进入快车道。2021年,国家林草局制定《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通则》等多项文件,从生态角度对林草生态系统中的中药材种植养殖进行规范。2022年,国家药监局等部委联合发布新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全流程规范中药材质量管理。上述规范与标准特别针对野生药材的抚育措施作出规定,是我国未来野生药用植物可持续利用的指导性政策。

  实现野生药材的人工繁育,是实现濒危药材生产、满足药用的最重要途径。基本做法是按照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要求,创造条件实现人工控制生长,并采用合适的方法采收加工。目前,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濒危药材的繁育,包括人参、黄柏、天麻、铁皮石斛等近百种野生居群受威胁的药用植物,实现了大规模人工栽培,既能满足中药工业对原料的需求,又减少对野生资源的依赖,间接对野生药用植物的多样性起到保护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药用植物无疑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重要抓手。未来,按照“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做好药用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将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有效转化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

  (作者:扆铁梅、齐耀东,分别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情报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王进仁当选山西省侨联主席

      中新网太原5月20日电 (记者 杨杰英)20日,山西省侨联第十一届一次全委会议召开。  大会选举产生了山西省侨联第十一届委员会和新一届领导班子。王进仁当选山西省侨联主席。大会选举产生了山西省侨联第十一届委员会和新一届领导班子。 张云 摄  陈蕾、闫芳、刘俊、吕静英、黄华为、谭慷、王迪...

    时间:05-20
  • 在中国—中亚峰会感受“陕西味道”穿越古今

      中新社西安5月20日电 题:在中国—中亚峰会感受“陕西味道”穿越古今  作者 谢雁冰 黄钰钦  初夏的西安,火红石榴花盛放。首届中国—中亚峰会的举行,将这座千年古都又一次置于世界的聚光灯之下。  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陕西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这片厚土孕育了周礼秦制...

    时间:05-20
  •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古城西安,递出开放新名片

      古长安,今西安。十三朝古都,古丝绸之路的起点。  公元3世纪,西域传入的葡萄、石榴、胡荽(香菜)等在关中地区大量栽种,阿拉伯的香料、埃及的琉璃、罗马的明月珠屡见于长安宫廷。  公元8世纪,中原丝绸经中亚人之手流往西亚、拜占庭,而印度、波斯等地的玻璃、药材等大量传入中国,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

    时间:05-20
  • 金色相框 | 习近平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新华社摄影部新华社陕西分社联合制作...

    时间:05-20
  • 中亚五国元首支持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新华社西安5月19日电(记者王晨笛 赵嫣)中国-中亚峰会19日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与会中亚五国元首在发言时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表示将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为契机,推进地区互联互通,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

    时间:05-20
  • 一见·从这场汇报会,看总书记心系的“对外开放”

      5月17日,陕西西安,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的一场汇报会格外引人注目。  在中国—中亚峰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抽出时间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汇报会上,总书记再提“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在新时代被赋予新内涵,总书记对此有着深邃思考和战略部署。  优化区域开...

    时间:05-20
  • 习近平致电祝贺米拉托维奇就任黑山总统

      5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亚科夫·米拉托维奇,祝贺他就任黑山总统。  习近平指出,中国同黑山始终互尊互信、平等相待,两国人民彼此欣赏和敬重。我高度重视中国同黑山关系发展,愿同米拉托维奇总统一道努力,传承发扬两国深厚友谊,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共同引领双边关系不断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时间:05-20
  • 民进党执政七年未解发展困境 台湾舆论指民众期待落空

      中新社台北5月20日电 民进党当局领导人蔡英文20日召开“执政七周年”记者会,宣扬政治、经济、民生乃至于两岸关系方面绩效。不过,岛内不少舆论指,台湾未能变好,民众对改革的期待落空。  《中国时报》当日发表社论指出,民进党当局执政七年几乎一事无成,所承诺的美好政见都落空,所作所为不仅铸成多方面...

    时间:05-20
  • 新疆霍城:丝路古城绽放现代之花

      中新社新疆伊犁5月20日电 题:新疆霍城:丝路古城绽放现代之花  作者 朱贺  在新疆伊犁河谷西北部,坐落着一座颇具历史文化底蕴的县城——霍城。这里是古丝绸之路北道要塞。  近日,中新社记者来到霍城,探访这座丝路古城绽放的数朵“现代之花”。  景观之花:观杏花时赏雪花  自县城驱车向北,不...

    时间:05-20
  • 元首外交在西安,习近平的中国—中亚峰会时间

      (近观中国)元首外交在西安,习近平的中国—中亚峰会时间  中新社西安5月20日电 题:元首外交在西安,习近平的中国—中亚峰会时间  中新社记者 梁晓辉陕西西安街头的欢迎标语醒目。中新社记者 张远 摄  大国外交的风云际会,有时会从别具温情的细微处起笔。  “今天是你70岁生日,再次祝你生日快...

    时间:05-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