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引聚留用”,让人才脱颖而出

2023-05-20 06:18:36

来源:光明日报

  日前,安徽医科大学第二届青年学者引智大会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荷兰、瑞典、西班牙等10余个国家,以及国内多所知名院校的高层次青年人才共160人积极参与。

  “学校正在全力打造长三角医学教育新高地和医学科技策源地,真诚盼望、热忱期待广大青年科学家能够加盟。我们将为各位青年科学家提供最好的环境、最优的服务和最具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安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顾家山在致辞中表达了求贤若渴的意愿。

  引才有道 拓宽渠道提供多方面保障

  “近年来,学校不断完善‘东南人才工程’,加快引进战略领军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安徽医科大学副校长余永强介绍,安徽医科大学把做好人才工作当成最重要的课题。

  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学院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撑和学术领军人物的带领,“学术教授担任学院执行院长”,是该校进一步适应事业发展需要、加快学院建设步伐的重要举措。

  既是通过学校“东南人才工程”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又是生命科学学院人才引进工作主要负责人的周洪教授,便是该校这一举措取得实效的有力证明。2018年以来,该院学科方向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相继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32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被成功引进。

  “学校和学科的强弱,归根结底就是看人才,学科建设的本质其实是师资建设。学校提供的政策好、保障好、服务好,人才肯定会扎堆来。仅2022年,我们学院就录聘了13名各层次人才充实到一线教学科研队伍中。”周洪说。

  聚才有力 人才队伍新格局逐渐形成

  “安医大不管是在科研工作还是在职称评定上,都给予了我们年轻人很大的发展空间。”毕业于苏州大学的王咸文教授是一个90后,他主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入选斯坦福全球顶尖2%科学家2022年榜单、指导学生团队获2022年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二等奖……项目、科研、教学,来到安医大工作一年半,王咸文一样没落下,今年他还招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博士生。

  王咸文表示,选择接过安医大的“橄榄枝”,不仅是被学校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所吸引,也是被学院院长真心真意想留住人才的举动所打动。“钱院长当时积极和人才引进工作小组沟通联系,推荐我、引荐我,最终我是以‘三类人才B档’这个人才层次入职的。”

  王咸文口中的“钱院长”是安医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执行院长钱海生,同时也是学校2019年以“东南学者”身份引进的高层次人才。

  用才有效 培优育强不断提升科创能力

  “近3年,我校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43项,其中引进人才立项超过50%;获得横向科研经费5.3亿元,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本学期伊始,顾家山给大一新生讲授了特别的“开学第一课”。幻灯片上一个个令人瞩目的数字,展现了学校近年来取得的科创成绩,也是对广大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激励。

  引得了“才”、留得住“才”,更重要的是用得好“才”。安医大坚持把人才经费投入作为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3年,人才经费投入从5133万元增加到1.67亿元,增幅达230%。仅2022年,学校就为新引进人才拨付科研启动经费1709.4万元,安置费2964万元。

  用才也要育才。安医大也十分重视自培人才,并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长远发展的大计,通过开展海外交流、进修深造、挂职锻炼等方式,重点支持一批在教学、科研、医疗、管理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潜力的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围绕“新医科”方向和“大健康”领域,组建10个以青年人才为主体的教学科研团队,专项投入1250万元。近3年,学校自主培养人才获国家级人才称号达7人次。

  “集聚高层次人才,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所有高水平大学共同追求的目标。”顾家山说,安徽医科大学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开放的姿态全力推进人才工作,让能干事、干成事、成大事的人才脱颖而出,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添火加柴”,也期待着更多“行家里手”在学校的舞台“大显身手”。

  (本报记者 常河 本报通讯员 毛丽娟)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王进仁当选山西省侨联主席

      中新网太原5月20日电 (记者 杨杰英)20日,山西省侨联第十一届一次全委会议召开。  大会选举产生了山西省侨联第十一届委员会和新一届领导班子。王进仁当选山西省侨联主席。大会选举产生了山西省侨联第十一届委员会和新一届领导班子。 张云 摄  陈蕾、闫芳、刘俊、吕静英、黄华为、谭慷、王迪...

    时间:05-20
  • 在中国—中亚峰会感受“陕西味道”穿越古今

      中新社西安5月20日电 题:在中国—中亚峰会感受“陕西味道”穿越古今  作者 谢雁冰 黄钰钦  初夏的西安,火红石榴花盛放。首届中国—中亚峰会的举行,将这座千年古都又一次置于世界的聚光灯之下。  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陕西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这片厚土孕育了周礼秦制...

    时间:05-20
  •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古城西安,递出开放新名片

      古长安,今西安。十三朝古都,古丝绸之路的起点。  公元3世纪,西域传入的葡萄、石榴、胡荽(香菜)等在关中地区大量栽种,阿拉伯的香料、埃及的琉璃、罗马的明月珠屡见于长安宫廷。  公元8世纪,中原丝绸经中亚人之手流往西亚、拜占庭,而印度、波斯等地的玻璃、药材等大量传入中国,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

    时间:05-20
  • 金色相框 | 习近平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新华社摄影部新华社陕西分社联合制作...

    时间:05-20
  • 中亚五国元首支持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新华社西安5月19日电(记者王晨笛 赵嫣)中国-中亚峰会19日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与会中亚五国元首在发言时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表示将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为契机,推进地区互联互通,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

    时间:05-20
  • 一见·从这场汇报会,看总书记心系的“对外开放”

      5月17日,陕西西安,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的一场汇报会格外引人注目。  在中国—中亚峰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抽出时间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汇报会上,总书记再提“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在新时代被赋予新内涵,总书记对此有着深邃思考和战略部署。  优化区域开...

    时间:05-20
  • 习近平致电祝贺米拉托维奇就任黑山总统

      5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亚科夫·米拉托维奇,祝贺他就任黑山总统。  习近平指出,中国同黑山始终互尊互信、平等相待,两国人民彼此欣赏和敬重。我高度重视中国同黑山关系发展,愿同米拉托维奇总统一道努力,传承发扬两国深厚友谊,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共同引领双边关系不断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时间:05-20
  • 民进党执政七年未解发展困境 台湾舆论指民众期待落空

      中新社台北5月20日电 民进党当局领导人蔡英文20日召开“执政七周年”记者会,宣扬政治、经济、民生乃至于两岸关系方面绩效。不过,岛内不少舆论指,台湾未能变好,民众对改革的期待落空。  《中国时报》当日发表社论指出,民进党当局执政七年几乎一事无成,所承诺的美好政见都落空,所作所为不仅铸成多方面...

    时间:05-20
  • 新疆霍城:丝路古城绽放现代之花

      中新社新疆伊犁5月20日电 题:新疆霍城:丝路古城绽放现代之花  作者 朱贺  在新疆伊犁河谷西北部,坐落着一座颇具历史文化底蕴的县城——霍城。这里是古丝绸之路北道要塞。  近日,中新社记者来到霍城,探访这座丝路古城绽放的数朵“现代之花”。  景观之花:观杏花时赏雪花  自县城驱车向北,不...

    时间:05-20
  • 元首外交在西安,习近平的中国—中亚峰会时间

      (近观中国)元首外交在西安,习近平的中国—中亚峰会时间  中新社西安5月20日电 题:元首外交在西安,习近平的中国—中亚峰会时间  中新社记者 梁晓辉陕西西安街头的欢迎标语醒目。中新社记者 张远 摄  大国外交的风云际会,有时会从别具温情的细微处起笔。  “今天是你70岁生日,再次祝你生日快...

    时间:05-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