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求职季,努力但不耗竭

2023-05-19 06:41:26

来源:中国青年报

  求职者现在的生活就是睁眼投简历、睡前还在刷试题,很容易陷入缺乏动力的循环中,日子就像旋转木马。毕业求职受挫是一项压力事件,求职者更需要花点时间调整自己,等自身状态恢复后再继续努力。

  ——————————

  毕业季、求职季,多少人努力投简历、刷笔试、等面试,却四处碰壁找不到工作?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等不到属于自己的offer,情绪崩溃、自我否定、担忧未来的求职者不在少数,长期陷入情绪困扰可能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毕业求职受挫是一项压力事件,比起身心俱疲地内耗着,求职者更需要花点时间调整自己,等自身状态恢复后再继续努力。结合心理学研究结果和生活经验,我建议求职者们:放慢步调,学会松弛。具体而言,有三项建议。

  第一,学会为自己预留专属时间

  2022年开始流行追求的“松弛感”,源于对自己的“允许”,允许自己妆发不够精致,允许自己的行程出现不确定,允许自己出现紧张焦虑——暂时的不松弛。我毕业找工作那年,曾经在无领导小组面试里遇到两位朋友。朋友甲学习成绩优异,早早开始准备求职,每天都把精力花在投简历和面试练习上;朋友乙看起来有点吊儿郎当,成绩不如甲,紧张求职期间还有时间游玩、运动并分享到朋友圈。甲曾向我吐槽乙明明能力不如自己,却运气很好,offer数量比自己多。但我在无领导小组面试里观察到,甲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发言时语速快得像机关枪,想尽快输出大量的观点;乙则神色自若,发言时气定神闲,自己表达观点之余,还会提醒大家让发言少的组员多说点。最后乙成了最受欢迎组员投票的第一名。甲很努力,但用力过猛,适得其反。于招聘单位而言,他们不仅希望招“技能点”匹配的优秀人才,也希望找到抗压能力强、心态好的员工;于求职者而言,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你努力投简历,用力展现自己,如果出现失误,甚至遭遇杳无音信的打击,很容易就对找工作失去热情,不利于把握下一个工作机会。

  当你发现自己很紧张时,要如何松弛呢?你可以为自己预留出专属于自己的“我的时间”,这个时间可以用来做自己感兴趣、放松的事情,也可以进行一些新颖的活动。比如泡一杯茶,专注地阅读一本书;整理桌面,装饰几枝鲜花或小摆件;骑自行车去附近的公园,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一小段能够让自己彻底放松、体验到小确幸的时间,会在潜移默化中对整体效率产生巨大的影响。不用考虑自己有没有动力,你只要简单地去做就可以了!在自己的专属时间里,彻底放松身心,享受与自己独处,学会接纳自己,重燃对生活的爱与对未来的希望。

  第二,尝试梳理出自己最核心的需求

  当你明确了自己的核心需求,就可以充分发挥你的优势,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整个过程都是有意义的。2022年的一项全国调查《心理健康蓝皮书》结果显示,找到或者正在寻找生活的意义,对心理健康都具有保护作用;而没有找到,也没在寻找生活意义的人群,心理健康风险最高。如何找到生活的意义呢?我们需要澄清自己最重要的需求,由此决定我们的未来将去往何处。你努力拼搏是为了追求什么?我们先明确人生最核心的需求,然后再简化与此无关的事项,将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最重要的事情上。你想要的票子、房子、车子或许只是表层的欲望,你最重要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呢?这是需要你认真思考的。

  我的一个同学因为能力突出,毕业时手握多个不同城市和岗位的offer。她其实向往小城市慢节奏的生活,但发现同专业的同学几乎都选择到一线城市打拼,便也选择了某一线城市事业单位岗位,并计划在当地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于是她努力工作,周末还给自己排满了副业,她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赚钱上;她坚持自己做饭,基本不买海鲜等昂贵的食材,也不去需要门票的地方玩。这样超负荷工作一段时间后,她晕倒在家中,所幸室友及时发现送医。从那以后,她发现物质需求并没有那么重要,能够自主地追求健康的体魄、快乐的生活和实现自我成长才是自己的核心需要。于是她开始接受长期租房,给自己至少预留周末的一天时间用于放松身心,也愿意花钱给自己加餐、买曾经觉得无用的饰品、假期去旅游……她把原本“沉迷搞钱”的每一天,变成了如今放慢步调、热爱生活的每一天。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发现,西方人在选择职业时更优先考虑个人兴趣,而亚洲人更务实,会优先考虑工作的待遇和保障。而符合个人兴趣偏好的选择,更能激发个人的内在动力。各位求职者,请问你现在千方百计谋求的是符合你兴趣与能力的岗位吗?这个岗位的工作内容符合你的核心需求吗?人生的核心需求很简单很纯粹,但你要运用一定的洞察力去觉察和澄清,千万不要费心费力去追求别人想要的工作岗位。当你越努力求职却越迷茫时,可以先暂停,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探索、尝试,慢慢找出自己的核心需求。或许你会站在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纠结和比较,但不用焦虑,你还有很多时间去试错,只要及时地在错误的方向停下来,而不要朝着不适合自己的道路一路狂飙,耗费宝贵的时间与精力。

  最后,你可以专注于眼前的事情

  求职者现在的生活就是睁眼投简历、睡前还在刷试题,很容易陷入缺乏动力的循环中,日子就像旋转木马,每天都一样,起床、刷牙、穿衣这样的微小细节,都让你深感疲惫。《当下的力量》一书提到“情绪是思维在身体上的反映”,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上时,可以更好地接收情绪送来的信息。比如当你感觉肩膀很酸,心情很烦躁时,就意味着你需要停下来调整状态。专注当下,让自己从萦绕着烦闷和虚幻的担忧中解脱出来,重新获得真实的对生活的掌控感。在专注觉察的过程中,我们说不定还能从看似固定的生活模式中挖掘出被忽略的新意,帮助我们突破程序化的日常生活,丰富人生体验。例如,我每天看行道树生长变化,感觉植物的生命力能治愈人心,于是养了几株小小的空气凤梨,不用怎么打理,却悄悄生根长叶,肆意生长,我看着它们时也不禁嘴角上扬。在专注眼前事时,不仅能汲取力量,也能帮助认识自己。

  不只是求职者容易遭遇情绪困扰,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遇到不同程度的情绪耗竭或倦怠的时刻。在朝着追求自我核心需求的路途前进时,我们不妨放慢步调,通过预留专属时间和专注当下,挖掘自身的潜在力量,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在喧嚣尘世不忘初心,不紧不慢地奔赴心底的热爱。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黄彬彬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新社拟申请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关于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单位申领新闻记者证的通知》要求,我单位中国新闻社已对申领记者证人员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现将我单位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2023年5月22日—2023年5月26日。举报电话为88387372。  拟领取新闻记者证名单:  ...

    时间:05-19
  • 广东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公布 东湖旅店等入选

      中新网广州5月19日电 (记者 程景伟)记者19日从广东省文旅厅获悉,日前,广东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核定公布,涉及不可移动革命文物69处、可移动革命文物408件/套,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63处,馆藏一级文物41件/套、二级文物79件/套、三级文物288件/套。  至此,列入广东省革命文...

    时间:05-19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大国重器” 驶向全球 跟随记者探访江苏先进造船工厂

      这两天,高质量发展调研团正在江苏沿江多市调研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江苏是我国船舶海工产业第一大省,连续14年位居全国首位。  总台记者 唐高林:我现在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一家船舶海工基地,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的团队,正在这里调研。  这几天调研团一路沿江而下,从南京到扬州再到无锡等多个城市。江苏...

    时间:05-19
  • 浙江发布全国首个省级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

      中新网宁波5月19日电(王逸飞)19日,由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浙江省林业局、宁波市政府主办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浙江主场活动在浙江宁波海曙举行。当日,浙江省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试行)(下称指数)正式发布,其也是全国首个省级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  记者从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建立指数旨在客观评价...

    时间:05-19
  • 世界需要怎样的中亚?习近平提出“四点主张”

      5月19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西安市国际会议中心主持中国—中亚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他指出——...

    时间:05-19
  • 天津:十年奋进 书写“三个着力”的精彩答卷

      海河奔流向东,风劲帆满;津城奋楫笃行,路畅业兴。  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2013年的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天津,对天津工作提出“三个着力”重要要求,成为新时代天津奋进的新起点、方向标。  谆谆嘱托,回响津沽大地。天津全市上下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

    时间:05-19
  • 【青听·两岸】台湾小伙大陆当美食“斥候”:用镜头挖掘出淄博网红烧烤店

      来到大陆,他们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结识了新的朋友、凝聚了新的情感,感受到了同胞的热情和温暖。他们是两岸融合发展的“沟通者”、正能量的“传播者”。两岸青年声音,你我共同倾听。中国新闻网特别推出《青听ㆍ两岸》融媒体栏目,共同记录两岸青年的真实声音。   中新网5月19...

    时间:05-19
  • 【青听·两岸】当面对岛内网友质疑和误会时,台青“网红”博主这样说

      来到大陆,他们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结识了新的朋友、凝聚了新的情感,感受到了同胞的热情和温暖。他们是两岸融合发展的“沟通者”、正能量的“传播者”。两岸青年声音,你我共同倾听。中国新闻网特别推出《青听ㆍ两岸》融媒体栏目,共同记录两岸青年的真实声音。   中新网5月19...

    时间:05-19
  • 【青听·两岸】台青网红看大陆:用镜头消弭两岸信息差

      来到大陆,他们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结识了新的朋友、凝聚了新的情感,感受到了同胞的热情和温暖。他们是两岸融合发展的“沟通者”、正能量的“传播者”。两岸青年声音,你我共同倾听。中国新闻网特别推出《青听ㆍ两岸》融媒体栏目,共同记录两岸青年的真实声音。   中新网5月19...

    时间:05-19
  • 评论:台湾挽经济颓势需放眼两岸经贸合作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电 题:台湾挽经济颓势需放眼两岸经贸合作  中新社记者 容海升  2016年台湾政党轮替以来,民进党上台已7年,岛内经济并未如其领导人所承诺的“脱胎换骨”,反而陷入发展萎靡、民生困苦境地,显见民进党当局大搞两岸对抗、经贸“脱钩”,对台湾百害而无一利。  与民进党当局自我标榜...

    时间:05-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