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空、天、地协同,为农场黑土地做“体检”

2023-05-19 05:24:24

来源:科技日报

  对比之前的监测手段,此次实验结合了太空、天空和地面的数据,实验成果摸清测区黑土地土壤与耕地质量家底,诊断黑土地土壤与耕地质量及退化状况,为黑土地保护技术提供时空精准处方,助力保护黑土资源、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 杨 仑

  5月上旬,东北广袤的黑土地上春潮涌动,千里沃野,农事正忙。

  在黑龙江友谊农场,一场特殊的“体检”正在进行。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体检”的对象是一块900平方公里的黑土地。

  保护好黑土地,是粮食生产中的关键一环。近日,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三江示范区项目,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东北地理所)联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16家单位,在友谊农场开展了为期10天的黑土地航空飞行综合观测实验,利用卫星、大飞机和地面采样相结合的办法,完成了这次特殊的“体检”。

  给黑土地质量“把脉问诊”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粮食商品率高,是保障粮食市场供应的重要来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要保护黑土地,先要摸清我国黑土地质量本底与时空动态变化,系统诊断黑土地退化成因,才能为黑土地精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这次“体检”,科研人员们筹谋已久,设备也足够“豪华”。在太空中,仅卫星就组织了15颗,过境高达50次;在天空上,首次利用大飞机搭载多种高精尖设备进行多次亚米级/米级高光谱、热红外、激光雷达和合成孔径雷达观测。

  而在地面上,由多个单位、近百人组成的大部队蓄势待发。科研人员们分成4个地物光谱采集组、5个地面采样组、9个无人机飞行组和3个三维激光扫描组,配置4台便携式光谱仪、5套地面采样设备、56套地面自动观测设备等百余套高精尖设备……

  不仅装备豪华,时间节点的选择也非常讲究。

  “东北黑土地耕作土壤春季有裸土窗口期。”东北地理所研究员刘焕军告诉记者。与之前地面采样相比,空天地立体化的检测方式,可以定量监测亚米级、米级土壤理化性质、耕地质量与退化类型、程度,为黑土地种肥水药智能管控精细处方图制作、水土流失防控与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科学数据与技术支撑。

  为期10天的黑土地航空飞行综合观测实验,实现了土壤有机质、墒情、“破皮黄”、白浆化、土壤质地、侵蚀沟、鱼眼泡及耕地质量米级空间分辨率定量监测。

  “对比之前的监测手段,此次实验结合了太空、天空和地面的数据,实验成果摸清测区黑土地土壤与耕地质量家底,诊断黑土地土壤与耕地质量及退化状况,为黑土地保护技术提供时空精准处方,助力保护黑土资源、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刘焕军说。

  国产航空载荷“大显身手”

  在本次黑土地的“体检”中,航空遥感系统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承担了区域高分辨率多源遥感数据获取、天—地真实性传递验证等关键任务。

  中国科学院空天院航空遥感中心主任潘洁研究员表示,中国科学院空天院航空遥感中心抽调了优势技术力量,发挥了国家大科学装置航空遥感系统多载荷协同观测的能力和优势,根据任务要求优选了多光谱光学相机、高光谱相机和多维度合成孔径雷达等一批先进的国产航空载荷,实现了对示范区全区域的多载荷综合协同观测。

  “一架飞机同时装载了8套大型遥感设备,包含了多光谱、高光谱和P、L、S、C、X、Ka6个微波波段载荷,这些载荷可实现同步对地观测,同步获取多种类型、高现势性、综合客观的科学数据,这样类型的综合航空遥感试验在黑龙江,乃至中国黑土研究试验中尚属首次。”潘洁说。

  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陆地观测卫星共性应用支撑平台项目综合实验场负责人陶醉表示,此次天空地综合实验期间,项目组协调国产卫星同步开机观测,涵盖空基系列以及高分系列卫星,累计覆盖测区的同步卫星影像50余景。

  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三江示范区多要素立体监测与模式应用评价负责人、东北地理所副研究员郑兴明认为,此次黑土区天空地综合观测实验充分实现了天空地协同,具有航空飞行载荷全、频次高,卫星充分协同,地面测试参数全的特点,通过融合多尺度、多载荷观测数据,能够有效支撑黑土地土壤属性、地形地貌、耕地质量等米级分辨率空间制图,服务于农业技术的综合效益评估和适宜推广区划定。

  保护黑土地再出“三江模式”

  针对黑土地变薄、变瘦等问题,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保护性耕作方案。

  在与三江示范区的科研人员交流中,他们提到最多的就是“三江模式”。

  “黑土地保护需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土地特征出台针对性措施。”东北地理所副所长武海涛告诉记者。

  据介绍,三江平原黑土地保护面临的低温冷凉、土壤障碍严重、水资源安全压力大、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因此才对应提出以“秸秆翻埋、深松减障、水土优化、智能管控”为核心技术内涵的“三江模式”。

  白浆土旱田障碍消减与地力提升技术、寒地水田地力提升与抗逆丰产技术、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与优化配置、天空地立体监测、黑土地保护与智慧农业融合发展技术模式的集成示范,为三江平原地区提供了多尺度系统解决方案。形成的白浆土全链条的障碍消减与地力提升技术体系,使有效耕层增加到30厘米,玉米和大豆增产14%以上;阐明基于积温梯度的寒地稻田秸秆还田腐解规律,实现水田增产12%以上;实现综合节水27%,农田退水氮磷净化效率提升35%。

  “2023年将在作物全生长周期继续推进多次航空飞行综合观测实验,提高黑土地耕地产能与质量监测能力。”刘焕军说。

  他预计在未来3年内,“黑土粮仓”三江示范区将建立时空精准的多要素立体监测技术体系,时空精准推广黑土地保护“三江模式”,为我国黑土地立体监测技术体系建设、黑土地保护模式推广贡献样板。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新社拟申请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关于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单位申领新闻记者证的通知》要求,我单位中国新闻社已对申领记者证人员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现将我单位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2023年5月22日—2023年5月26日。举报电话为88387372。  拟领取新闻记者证名单:  ...

    时间:05-19
  • 广东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公布 东湖旅店等入选

      中新网广州5月19日电 (记者 程景伟)记者19日从广东省文旅厅获悉,日前,广东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核定公布,涉及不可移动革命文物69处、可移动革命文物408件/套,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63处,馆藏一级文物41件/套、二级文物79件/套、三级文物288件/套。  至此,列入广东省革命文...

    时间:05-19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大国重器” 驶向全球 跟随记者探访江苏先进造船工厂

      这两天,高质量发展调研团正在江苏沿江多市调研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江苏是我国船舶海工产业第一大省,连续14年位居全国首位。  总台记者 唐高林:我现在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一家船舶海工基地,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的团队,正在这里调研。  这几天调研团一路沿江而下,从南京到扬州再到无锡等多个城市。江苏...

    时间:05-19
  • 浙江发布全国首个省级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

      中新网宁波5月19日电(王逸飞)19日,由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浙江省林业局、宁波市政府主办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浙江主场活动在浙江宁波海曙举行。当日,浙江省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试行)(下称指数)正式发布,其也是全国首个省级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  记者从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建立指数旨在客观评价...

    时间:05-19
  • 世界需要怎样的中亚?习近平提出“四点主张”

      5月19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西安市国际会议中心主持中国—中亚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他指出——...

    时间:05-19
  • 天津:十年奋进 书写“三个着力”的精彩答卷

      海河奔流向东,风劲帆满;津城奋楫笃行,路畅业兴。  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2013年的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天津,对天津工作提出“三个着力”重要要求,成为新时代天津奋进的新起点、方向标。  谆谆嘱托,回响津沽大地。天津全市上下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

    时间:05-19
  • 【青听·两岸】台湾小伙大陆当美食“斥候”:用镜头挖掘出淄博网红烧烤店

      来到大陆,他们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结识了新的朋友、凝聚了新的情感,感受到了同胞的热情和温暖。他们是两岸融合发展的“沟通者”、正能量的“传播者”。两岸青年声音,你我共同倾听。中国新闻网特别推出《青听ㆍ两岸》融媒体栏目,共同记录两岸青年的真实声音。   中新网5月19...

    时间:05-19
  • 【青听·两岸】当面对岛内网友质疑和误会时,台青“网红”博主这样说

      来到大陆,他们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结识了新的朋友、凝聚了新的情感,感受到了同胞的热情和温暖。他们是两岸融合发展的“沟通者”、正能量的“传播者”。两岸青年声音,你我共同倾听。中国新闻网特别推出《青听ㆍ两岸》融媒体栏目,共同记录两岸青年的真实声音。   中新网5月19...

    时间:05-19
  • 【青听·两岸】台青网红看大陆:用镜头消弭两岸信息差

      来到大陆,他们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结识了新的朋友、凝聚了新的情感,感受到了同胞的热情和温暖。他们是两岸融合发展的“沟通者”、正能量的“传播者”。两岸青年声音,你我共同倾听。中国新闻网特别推出《青听ㆍ两岸》融媒体栏目,共同记录两岸青年的真实声音。   中新网5月19...

    时间:05-19
  • 评论:台湾挽经济颓势需放眼两岸经贸合作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电 题:台湾挽经济颓势需放眼两岸经贸合作  中新社记者 容海升  2016年台湾政党轮替以来,民进党上台已7年,岛内经济并未如其领导人所承诺的“脱胎换骨”,反而陷入发展萎靡、民生困苦境地,显见民进党当局大搞两岸对抗、经贸“脱钩”,对台湾百害而无一利。  与民进党当局自我标榜...

    时间:05-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