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2023-05-18 14:46:33

来源:求是网

  5月的川西大凉山,天高气清、满目青翠。群山环抱间的西昌发射场,2号发射塔架巍巍矗立,长征三号火箭剑指苍穹,静静等待出征的号令。

  “5、4、3、2、1,点火!”17日上午10时许,发射场响起01指挥员白春波洪亮的口令,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喷发出橘红色的烈焰拔地而起,托举着北斗系统第五十六颗导航卫星奔向浩瀚无垠的太空。随着太阳帆板的正常展开,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时针回拨,同样是在一次北斗卫星发射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某发射场,深入发射工位和技术厂房,勉励大家要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坚定航天强国信念,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创造更多中国奇迹。

  走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史料馆,一项项举世瞩目的成果见证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腾飞: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北斗导航卫星全面组网、嫦娥五号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拓展我国星际探测新高度、“一箭22星”创造我国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纪录……

  “这些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牢记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殷切嘱托,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求实创新、团结奉献’的精神,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跃升,向着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阔步前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人力资源部主任赵新向调研组介绍说。

  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卫星发射,是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重要一环。西昌航天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越是艰险越向前,一次次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2007年4月14日,首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2天后的16日20时许,地面清晰接收到卫星信号。那一刻,距离国际电联规定的导航频率申请失效的最后期限已不到4个小时……”

  “2011年7月27日凌晨,第9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在即,突然遭遇强雷暴天气。卫星发射不怕下雨,就怕打雷。发射场抓住两次雷暴间大约10分钟的间隙,果断点火发射,如期完成了发射任务……”

  “2018年,北斗三号系统一年内完成10箭19星发射,创下世界卫星导航系统和我国同一型号航天发射的新纪录。2019年,北斗系统建设又成功实施7箭10星高密度发射……”

  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背后,是西昌航天人承压奋战、攻坚克难、不畏艰险,才一次次将璀璨的“北斗星”托举上了万里高空。

  “报告主席,我还有一个目标,就是成为我国首位女性01指挥员,下达‘5、4、3、2、1,点火’的口令!”2018年2月10日,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的张润红,向总书记报告了自己的“小目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01指挥员指挥一次发射任务,表面上看只需下达口令,但背后必须下苦功夫,熟练掌握发射场20多个分系统近200个岗位专业知识,更需要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10多年来,张润红仿佛把自己“嫁”给了航天事业,几乎奉献了全部精力和心血。当“我国首位女01”的梦想照进现实,背后的艰辛和汗水只有张润红自己清楚。

  和张润红相似,天舟“快递”01指挥员王宇亮也曾经历过急难险重的考验。

  2021年5月19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任务射前出现蓄压器压力异常,任务两次中止发射后,推进剂两次泄回再加注。

  天舟二号任务01指挥员王宇亮说:“面对突出故障,边继续测试流程、排查故障,一边问题归零,一边组织推进剂泄回,岗位人员连续奋战70余小时,成功处置我国航天史最大规模推进剂泄回任务,为夺取任务最终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这样的人和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还有很多。翻开资料,一个个令人惊叹的数字跃然纸上:平均年龄33.1岁,其中博士学历占比3.4%,硕士学历占比32.6%。发射场一线岗位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名牌大学毕业生的身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伴随着一枚枚长征火箭点火升空,许许多多青年科技人才毅然投身于这片航天事业的沃土,让个人梦想与党的事业、祖国的事业紧密相连,让青春在浩瀚太空绽放出绚丽之花。

  “我们能圆满完成空间站建造的历史重任,一个重要法宝就是相信青年科技人才、重用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航天发射任务一线培养锻炼青年人才,为他们的成长搭台铺路。”赵新介绍说。

  今天,当庆贺北斗成功的“大红屏”亮起,一群年轻的航天人在这片星辰大海的征途上燃烧自己的青春岁月,在一项项重大航天发射任务中茁壮成长,奔向更遥远的太空。

  来源:求是网

  采写:狄英娜 高天鼎 刘名美 杨文娟 王代强 凌珂

  制作:张利英

  审核:宋维强

  监制:马建辉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同哈萨克斯坦总统会谈

      5月1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安同来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并进行国事访问的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会谈。5月1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安同来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并进行国事访问的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会谈。  习近平指出,中哈是彼此值得信赖的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

    时间:05-18
  • 时政微观察丨从文化瑰宝看中国—中亚文明交流互鉴

      古都西安,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文韵悠悠又逢盛事。  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在小雁塔下的西安博物院,即将呈现一场集中展示唐代丝路文物的展览,让观众领略古代丝路文化的博大精深。  8年前,正是在西安博物院,习近平总书记听取古代丝绸之路和长安历史文化等介绍时强调,让历史说话,让文...

    时间:05-18
  • 东西问丨顾炜:中国—中亚合作有何鲜明特点?

      中新社北京5月18日电 题:中国—中亚合作有何鲜明特点?  作者 顾炜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举办,不仅表明了中国与中亚地区对彼此关系的高度重视,也显示了地区合作蓬勃发展的趋势。  中亚地区合作为何蓬勃发展?  近年来,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冠疫情...

    时间:05-18
  • 习近平同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会谈

      新华社西安5月18日电(记者朱超、张斌)5月1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安同来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并进行国事访问的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会谈。  习近平指出,去年9月,我对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我们共同宣布在中乌双边层面践行命运共同体,确立了两国关系新定位。中国正在全面推进中国式...

    时间:05-18
  • 东西问丨郑奕:博物馆如何打破东西方文明的“次元壁”?

      中新社北京5月18日电 题:博物馆如何打破东西方文明的“次元壁”?  ——专访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委员会亚太分会副主席郑奕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今年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当下,“到博物馆去”已成为人们最流行的休闲生活方式之一。据不完全...

    时间:05-18
  • 东西问丨李梅:秦腔如何向世界展示多元中国文化?

      中新社西安5月18日电 题:李梅:秦腔如何向世界展示多元中国文化?  ——专访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梅  中新社记者 阿琳娜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秦腔是中国古老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秦腔被更多海外民众认知,在...

    时间:05-18
  • 习近平主席夫妇同中亚五国领导人和夫人观看迎宾表演

      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5月18日晚在西安大唐芙蓉园举行仪式,欢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中亚五国领导人和夫人并观看迎宾表演。  监制丨申勇 王志明 冯旭宏  记者丨史伟 王晓东 赵化 赵婷 丁欣...

    时间:05-18
  • 习近平主席夫妇欢迎中亚五国领导人和夫人并集体合影

      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5月18日晚在西安大唐芙蓉园举行仪式,欢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中亚五国领导人和夫人并集体合影。  监制丨申勇 王志明  记者丨史伟 王晓东 赵化 赵婷 丁欣...

    时间:05-18
  • 江苏省首家互联网法庭在苏州揭牌

      中新网苏州5月18日电(周建琳)18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苏州互联网法庭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江苏省首家互联网法庭。  苏州互联网法庭管辖苏州市范围内应由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的下列第一审互联网案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签订或者因履行网络购物合同而产生的合同纠纷、产品责任纠纷;签订、履行行为均在互联...

    时间:05-18
  • 中关村论坛首设科技女性创新论坛 航天员刘洋将“星空寄语”

      中新网北京5月18日电 (记者 陈杭)2023中关村论坛科技女性创新论坛将于5月28日举办,这是中关村论坛在成功创办13届后,首次开设以“前沿科技她力量”为年度主题的女性平行论坛。开幕仪式上,中国女航天员刘洋将以独特方式为广大女科技工作者带来“星空寄语”。  这是记者18日从2023中关村论坛平行论...

    时间:05-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