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将如何影响西安?

2023-05-17 16:28:54

来源:人民网

  5月13日及18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将陆续开通西安—乌鲁木齐—阿什哈巴德(土库曼斯坦首都)、西安—乌鲁木齐—杜尚别(塔吉克斯坦首都)2条中亚航线。

  届时,西安将实现对中亚“五国六城”的通航全覆盖,西安也将成为全国唯一一座率先通航全部中亚五国的城市,西安与中亚地区的航线网络通达性,与中亚地区的对外连结密切程度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伴随着这两条航线开通,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将于5月18日至19日在西安举行。这是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

  这场“含金量”极高的国际会议,为何能够落子西安,未来又将对西安带来哪些影响?

  西安的综合实力是峰会选址的首选条件。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是对西安人文经济、城市治理、社会治安等方面全方位的肯定。

  从地缘来看,西安是国家中心城市、西北地区龙头城市和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是西北地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历史上,西安已经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汉时期,“丝绸之路”被张骞打通,中原和西域从此互通往来。

  近年来,西安更是面临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机遇,承担着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20多项国家级创新改革试点任务,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服务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再次被高度重视并取得一系列成就:

  全国首个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落地西安,全国首趟境内外全程时刻表班列从西安驶出,“通丝路”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全面运营,中欧班列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行,长安号2022年全年开行4639列、增长20.8%,核心指标稳居全国第一,哈萨克斯坦总领事馆落地西安……

  在文化资源方面,西安是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强大竞争力,“千年古都·常来长安”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入选2022年度全国热门旅行目的地城市,“长安十二时辰+大唐不夜城”唐文化全景展示创新实践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最佳创新成果,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世界文化旅游大会、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等一系列活动增加了西安市向西开放的“朋友圈”……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西安再次迎来“高光”时刻,共接待游客1330.5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7.4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2019年分别增长19.23%、29.59%,集中展示了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交融碰撞出的古都魅力。

  今年年初,西安获批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全国第四个获批建设“双中心”的城市,标志着西安科技创新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随着“双中心”的获批,不沿边、不靠海的西安,在新的机遇下,正在一步步走向更大的发展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今年的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南控、北跨、西融、东拓、中优”战略,全面吹响城市“北跨”发展“集结号”,制定实施《西安市“北跨”发展行动方案》,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工作力量和项目布局向“北跨”聚集,西安的城市体量将进一步大幅提升,有效促进西安都市圈、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高质量发展,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参与国际竞争的功能和使命。

  4月27日,“中国+中亚五国”外长第四次会晤在西安举办。根据外交部发布的《中国—中亚外长第四次会晤新闻公报》,本次峰会有十四项议题,在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人文合作等方面对西安影响巨大。

  比如,“各方指出,互联互通是中国同中亚国家合作的优先方向,将全面落实《关于深化中国—中亚互联互通合作的倡议》,打造公路、铁路、航空、口岸等为一体的立体化、综合性互联互通网络,为人员往来和货物流通提供更多便利条件。”

  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和我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通往西南、中原、华东和华北各地市的门户和交通枢纽,在与中亚各国实现“互联互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还有一条专门提到“各方支持陕西省同中亚国家地方深化交流,实施更多经贸、能源、科技、农业、人文等领域合作项目”,西安作为陕西省会,在文旅、新能源和硬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将进一步彰显。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未来,西安将和中亚各国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方面,探索更加广阔的全方位互利合作空间。

  (人民网-陕西频道 记者 吴超 吴德锋)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联合声明(全文)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卡瑟姆若马尔特·托卡耶夫于2023年5月17日至19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  两国元首在亲切、友好、务实的氛围中举行会谈,高度评价建交31年来中哈关系发展成果,表示愿进一步提升中哈关系水平、深化各领域合作,并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

    时间:05-17
  • 桂台陶艺交流“连亲”: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

      【港澳台专线】桂台陶艺交流“连亲”: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  中新社钦州5月17日电 (翟李强)“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正在广西参访的台湾花莲县秀林乡陶朴阁美学才艺发展协会理事长连美惠一边哼着歌,一边向记者介绍花莲陶瓷与广西钦州坭兴陶“连亲”的故事,她很开心再次来到广西“再续前缘”...

    时间:05-17
  • 中国全国滨湖度假最佳旅游目的地榜单发布

      中新社湖州5月17日电 (童笑雨)2023滨湖度假大会暨第二届长三角度假博览会17日在浙江湖州举行,“2023年全国滨湖度假最佳旅游目的地榜单”发布,浙江杭州千岛湖、西湖以及湖北武汉东湖、江苏扬州瘦西湖等10个中国滨湖旅游目的地榜上有名。  得天独厚的湖光山色,是发展旅游最宝贵的资源,大力发展滨湖...

    时间:05-17
  • 中美科学家联合研究:“海岸卫士”全球红树林生境破碎

      中新社长春5月17日电 (记者 郭佳)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获悉,中美两国科学家最新联合研究表明,全球红树林生境较为破碎,截至2020年,全球红树林斑块约有33.7万个,其中95%以上斑块的面积小于1平方千米。  红树林生长在海陆交界的生态过渡带上,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的美...

    时间:05-17
  • 国际疫苗研究所首次在中国建立联合研究机构

      中新社天津5月17日电 (孙玲玲 蓝芳)记者17日从南开大学获悉,16日,“国际疫苗研究所南开联合研究中心规划和运营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约仪式在南开大学举行。这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倡议成立的国际疫苗研究所首次在中国建立联合研究机构。  根据备忘录内容,双方将共建“国际疫苗研究所南开联合研究...

    时间:05-17
  • 2023中国—中东欧国家市长论坛:共倡绿色发展国际合作

      中新社宁波5月17日电 (项菁)2023中国—中东欧国家市长论坛17日在浙江宁波开幕,32个中国城市代表与22个中东欧国家城市代表齐聚一堂,共倡绿色发展国际合作。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鄢东表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友好往来历史悠久,尤其是2012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建立以来,开启了双方地方合...

    时间:05-17
  •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走进一座博物馆,寻根五千年中华文明

      位于山西最南端的运城,历史悠久,文脉厚重。5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运城博物馆,详细了解运城有关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早期历史发展等。他强调,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

    时间:05-17
  •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 | 在这里,看见古老而奋进的中国

      黄河北来,奔腾东流。这里演绎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浪漫,书写了“千秋凭大禹,万里下昆仑”的豪情,更记录下“非有神祖作主宰,乃缘人力代天工”的奋斗。  山西运城,古称“河东”,在这里孕育的文明上承刀耕火种,下启伦理教化,走过汉风唐雨,历经宋韵元风,绽放出中华文明的一路光华。  16日下午,在前...

    时间:05-17
  • 习近平同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会谈

      中新社西安5月17日电 (记者 郭金超 黄钰钦)5月17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安同来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并进行国事访问的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会谈。  习近平指出,中哈是彼此值得信赖的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哈萨克斯坦正在建设快速发...

    时间:05-17
  • 东盟青年:一朵茉莉花开出大产业 中国减贫经验值得学习

      【东盟专线】东盟青年:一朵茉莉花开出大产业 中国减贫经验值得学习  中新社南宁5月17日电 (陈秋霞)“中国乡村发展有很多创新做法,比如直播助农带货、农副产品加工等,横州市小小的茉莉花能开发出多样产品、衍生出多个产业,真的很新奇。”来自新加坡的青年陈琦韵1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5月15日...

    时间:05-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