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推动文物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2023-05-17 05:51:19

来源:光明日报

  近日,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开展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为更好保护利用文物,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更好活起来,让文物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增益旅游历史文化底蕴,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就开展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进行部署,明确“十四五”时期将试点建设3至5条中国文物主题游径。

  《通知》明确了“文物主题游径是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主干,以特定主题为主线,有机关联、串珠成链,集中展示专题历史文化的文化遗产旅游线路”,强调“挖掘凝练游径主题”“合理释放文物资源”“做好价值阐释展示”“丰富游径利用方式”“统筹保护开放利用”,从顶层设计上为我国文物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

  中国世界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为人类创造了丰富多彩、光辉灿烂的文化成果,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祖国大地上保留着各类文化遗址、遗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们今天探寻人类历史、展望国家未来和继承优秀传统、树立民族自信的重要依据。因此,保护、整理、研究和传承好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中发挥应有作用,并世代传承和发扬光大,成为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近年来,我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相关部门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持续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保护文物资源和珍贵遗产,发挥文物资源实证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用,发挥文物对外交流合作优势,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各地文物部门着眼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文物资源活起来,推进文物与旅游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早在2017年,海南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推动文物与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文物+旅游’行动工程”“充分发挥文物保护单位和各类博物馆在旅游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打造文物旅游品牌,培育以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为支撑的体验旅游、研学旅游和传统村落休闲旅游”。

  随着国家层面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文物与旅游融合发展受到广泛关注。2019年,国家文物局指导的“新形势下文物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研讨班举行,与会代表共话文旅融合背景下,如何推动文物与旅游深度融合,深刻影响了文旅行业的发展

  中国文物旅游资源丰富,独具特色,内涵丰富,是我们做好文物旅游工作得天独厚的条件;文物也是提升旅游品质的重要因素,一些文物本身也是旅游景区的核心景观。近年来,围绕“文物+旅游”,各地创新推出研学旅行、体验旅游、休闲旅游项目和精品旅游线路等不同方式,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实践,不仅满足了游客的需求,而且提升了文物旅游的可持续性。

  就在前不久,为开辟考古成果展示、传播和利用新路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全省具有对外开放能力、旅游发展功能或潜力的考古资源项目串珠成链,发布4条“广东考古游径”,指引游客开展路径清晰、内涵丰富的考古历史文化游,推动广东考古研学游、自驾游发展,助力文物考古与旅游深度融合,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供更加丰富的文旅产品。

  纵观各地推进文物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相关实践,文物主题游将考古成果、考古遗址转换为旅游场景,让文物考古资源再次焕发时代光彩,实现考古成果面向社会、走近大众,成为赓续传统、面向未来的文旅深度融合新桥梁。

  随着《通知》的印发,文物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势必迈上新的台阶。我们要以此为契机,以文旅融合为重要途径,积极推进文物保护、文化交流和各项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首先,要贯彻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基本原则。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不得破坏文物、损害文物、影响文物环境风貌,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其次,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积极探索文物保护利用、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让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能够在人类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在文旅融合理念的指导下,要深入挖掘和阐发文物资源中蕴含的优秀传统和精神价值,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充分认识文物对社会的滋养、启迪意义,满足人们对文化遗产观光游憩的需求,加深公众对遗产价值的理性认知。再次,要通俗准确、真实完整地阐释文物信息。价值阐释是文物主题游的关键环节,要深入研究文物的历史、时代、艺术、科学和社会、文化、审美多重价值,揭示其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讲解员、导游要掌握运用研究成果,用游客喜闻乐见的语言与形式,讲好文物故事。

  根据《通知》的相关规划,文物主题游径的利用方式将会更加丰富,不仅有“访文物知家乡”“触摸身边的历史”“文物打卡”“古迹寻根”等研学活动,还有文艺演出、非遗展示、民俗展演、体育赛事等各类特色活动。此外,“鼓励技术创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可视化互动展示、沉浸式体验,以内容生动、形式活泼的呈现方式,增强文物主题游径的知识性、故事性、趣味性和启发性,建成人文游径、智慧游径、快乐游径”将会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让文物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作者:冯涛,系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法国总统马克龙致函感谢中山大学

      中新社广州5月17日电 (记者 许青青)记者17日从中山大学了解到,该校16日收到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转交的法国总统马克龙致中山大学校长高松院士的信函。  今年4月7日,马克龙访问中山大学,并在该校演讲和回答学生提问。马克龙在信中感谢了中山大学的盛情接待,并有机会参观校园与学生进行交流。  马...

    时间:05-17
  • 国台办吁民进党当局“给大陆台商台胞一条便利的回乡路”

      中新社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 郑巧 陈建新)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7日在北京指出,民进党当局应顺应民意,撤除种种不合理障碍,尽快恢复两岸原有客运航点,恢复两岸人员往来正常化,给大陆台商台胞一条便利的回乡路。  当天举行的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新社记者问,2022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期间,...

    时间:05-17
  • 介绍李延贺案 国台办透露已安排其与妻子通话通信

      中新社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 郑巧 陈建新)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7日在北京答问时介绍李延贺案件进展并指出,办案单位已安排李延贺妻子在上海与其进行通话和通信,并将继续依法保障李延贺的各项合法权益。  当天举行的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马晓光说,2023年3月21日,上海市国家安全局依法对涉嫌从...

    时间:05-17
  • 第11届警博会警企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超1000项 涉及金额逾12亿元

      中新网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 郭超凯)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日前圆满落幕。记者从公安部获悉,本届警博会共有16.8万名观众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参观展出,各地公安机关与参展企业现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超1000项,涉及金额逾12亿元。  本届警博会共有659家境内外企业参展,汇聚了前沿警用装备及尖...

    时间:05-17
  • 国民党征召侯友宜参选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

      中新网5月17日电 据台湾媒体报道,国民党17日召开中常会,党主席朱立伦正式宣布,征召侯友宜参选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  侯友宜,1957年6月出生,学历为台湾“中央警察大学”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现任新北市市长。从政治履历来看,其长期在台湾警界和市府工作。曾任台“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局长、“警政署署...

    时间:05-17
  • 新华全媒+丨携手中东欧 共享新机遇——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展现开放合作新气象

      新华社宁波5月16日电 题:携手中东欧 共享新机遇——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展现开放合作新气象  新华社记者  风从海上来,潮涌三江口。中国港口城市宁波,正以开放之姿展现蓬勃生机。  5月16日,主题为“深化务实合作 携手共向未来”的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宁波...

    时间:05-17
  • 围绕促进健康消费 农工党中央开展2023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中新网北京5月17日电(记者 李晗雪 岳依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近日,受中共中央委托,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常务副主席杨震率调研组在北京、四川,围绕“稳增长 惠民生 促进健康消费”主题,开展2023年度重点...

    时间:05-17
  • 如何加强边境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工作?应急管理部回应

      中新网5月17日电 应急管理部火灾防治管理司司长杨旭东17日表示,为加强边境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工作,我国分别与蒙古、俄罗斯两国政府签订了联防协定,建立了森林草原防火会晤、联防联络、火情通报等合作机制。此外,与缅甸、越南、哈萨克斯坦等国也开展了边境联防商谈工作。  当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

    时间:05-17
  • 丝路缘中亚情丨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帖木儿:想把中国经验带回家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窗口,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现在,从互派留学生到合拍电影,从汉语教学到技术教育,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文交流合作不断走深走实,让延续千年的友好情谊更加深入人心。从今天开始《国际时讯》...

    时间:05-17
  • “北斗专列”再“发车” 长三乙火箭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

      中新网西昌5月17日电(王海露 桑茜 马帅莎 郭超凯)5月17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简称“长三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随后将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长三乙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简称“火箭院”)抓总研制。  自2000年中国发射第一颗北...

    时间:05-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