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大型班轮“吃”进绿色甲醇

2023-05-17 05:55:3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大洋之上,一艘艘集装箱船航行不停,成为国际货物贸易的重要运输工具。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些传统靠“吃”燃油、LNG(液化天然气)作为动力的大家伙,如今正转向使用一种更为清洁的燃料能源——绿色甲醇。

  前不久,中国船舶集团与法国达飞海运集团签订合作协议订单,其中就包括12艘15000箱甲醇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这是中法两国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开展的一项重要合作。

  “船东”为何青睐绿色甲醇燃料?大船如何靠“吃”甲醇度过远洋航行?甲醇燃料目前应用情况如何?

  船用甲醇燃料受到青睐

  近段时间,瞄准甲醇燃料领域,全球造船业牵手海运公司动作频频。

  4月6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和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在北京签订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建造2型16艘超大型集装箱船,合作金额达210多亿元人民币,创下中国造船业一次性签约集装箱船最大金额新纪录。

  “这次订单除了4艘23000TEU(标准箱)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还有12艘为15000TEU甲醇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是集团首次批量承接甲醇燃料动力箱船订单。”中国船舶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型15000TEU甲醇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由集团旗下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建造6艘。该型船采用绿色甲醇作为主要燃料,可以实现全航程近零排放。

  同日,中远海运集团、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和上港集团有关负责人共同签署《关于开展港口船用绿色甲醇供应合作的备忘录》。根据备忘录,三方将携手合作,在包括上海港在内的中国主要港口,为达飞海运、中远海运未来的双燃料甲醇船队采购、供应和交付船用绿色甲醇燃料。中远海运集团有关负责人透露,集团正在加速推进脱碳行动,目前已经订购12艘甲醇动力双燃料集装箱船。

  时间再往前回溯。2021年8月,来自丹麦的航运公司马士基宣布订造8艘16000TEU型甲醇动力集装箱船,这些船型均适用于远洋航行。前不久,同样由马士基订造的2100TEU型集装箱船在韩国现代尾浦造船下水,成为全球首艘正式下水的甲醇动力集装箱船。

  据法国咨询机构Alphaliner统计,截至今年2月底,全球绿色船舶订单占总订单约四成,其中LNG双燃料船舶订单量达198艘、231万标箱,约为订单总量的三成,目前占累计订单总量比例最高。甲醇双燃料船舶订单为68艘、93万标箱,在总订单中占比以较快速度增长。

  促进海运减排是主要目的

  造船商、海运商为何纷纷将目光投向船用甲醇燃料?业内人士透露,促进海运减排是主要目的。

  2018年,IMO(国际海事组织)通过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提出在本世纪内实现国际海运温室气体零排放的愿景。燃料替换,就是实现减排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于部分海运公司而言,出于致力绿色减排目标,公司愿意为绿色价值买单,因此会选择使用更清洁的船舶燃料。另一方面,很多远洋班轮运输的货物是消费品,这些消费品品牌对外做出了‘零排放’的承诺,而货运过程中产生的碳足迹也是评判是否实现‘零排放’的标准之一,所以这些消费品商乐于为‘绿色溢价’买单。”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林青山告诉本报记者。

  从类别看,燃油、LNG是目前较为常见的船舶燃料。林青山向记者介绍,使用LNG作为船用燃料导致的碳排放量比使用燃油产生的碳排放量少,但要完全实现“脱碳”仍较困难,且LNG燃料需在零下160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中储存,保存方式不够便捷。“甲醇燃料、氢燃料和氨燃料是目前业内探讨较多的几类清洁替代燃料,但氨燃料、氢燃料都存在商业化程度不足等问题。而绿色甲醇既可以常温储存,又具备基础设施改造成本较低等优势,是目前业内认为实践性较强、碳排放较低的清洁燃料。”林青山说。

  同司机开车需要加油一样,远洋航行也需要保证充足的燃料供应。此次中船集团和法国达飞签订的甲醇双燃料动力船,既能“加”甲醇燃料,也能使用传统燃油燃料。“从船舶设计的角度看,如果一次性加注好全航程所需燃料,对于集装箱船的装载量会有一定影响,燃料占了重量,装箱也就少了。”林青山说,一般而言,船东会综合权衡载重量、燃料使用情况、不同港口燃料价格差异等因素,决定是否多航段“加油”。

  在燃料供应端,部分油气公司成了船舶“加油商”。去年9月,中国石化燃料油公司在广州南沙港为国内首艘自主研发建造的甲醇双燃料船舶首航加注90吨甲醇燃料,成为中国第一个开展甲醇燃料加注作业的船舶燃料供应企业

  “该型船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自主研发建造的4.99万吨甲醇双燃料化学品/成品油船首制船,配备甲醇双燃料驱动系统,可以采用燃油、燃油水合物、甲醇、甲醇水合物4种燃料模式驱动,排放情况满足IMO最高等级排放要求,最高可减少75%的碳排放。”中国石化燃料油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在甲醇燃料加注方面,公司为此制定出通过码头岸线连接“卸车到船”的作业“十步法”,在业内试出了一条新能源船舶燃料加注之路。目前,公司已覆盖国内所有船供油网络对外开放港口,同时在海外50多个重点港口具备供油能力。

  甲醇燃料应用配套仍待完善

  不仅是海运范畴,在相关政策推动下,近些年甲醇燃料在交通领域已实现广泛应用。

  2012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先后在山西、上海、陕西、贵州、甘肃等5省市组织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试点车涵盖乘用车、厢式车、重型卡车。2019年,工信部等8部门印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甲醇汽车及燃料技术研发与应用。2021年印发的《“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促进甲醇汽车等替代燃料汽车推广。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甲醇汽车市场保有量约3万台,总运行里程约100亿公里。

  绿色甲醇燃料“吃香”,既与其低碳排放优势有关,也与中国能源资源特征相关。富煤缺油少气是中国能源资源的显著特点。工信部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国内煤炭资源中,约四成以上是高硫煤,这些高硫劣质煤不适宜直接作为发电或工业燃料,但可用于生产甲醇。结合中国资源禀赋特点和甲醇汽车发展情况,推动甲醇汽车区域发展,有利于促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循环发展

  眼下,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甲醇生产国和消费国。根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甲醇产能达到10041万吨,突破亿吨大关。此外,去年全国消费甲醇约9224万吨。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甲醇生产原料来源广泛,且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已具备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基础。伴随甲醇燃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要推动甲醇燃料更好、更广应用,仍需继续完善相关配套利用体系。

  在林青山看来,在船舶燃料领域,开发利用好绿色甲醇燃料,应做好船用甲醇燃料加注、岸基加注站新建及改造等方面工作,更要加强船用甲醇燃料生产、运输等方面能力。“目前,全球有100多个港口可使用甲醇,但船用绿色甲醇燃料价格仍处于较高水平,进一步提升甲醇燃料生产能力,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降低甲醇燃料使用成本,进而为海运减排做出贡献。”他说。

  廖睿灵(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廖睿灵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介绍李延贺案 国台办透露已安排其与妻子通话通信

      中新社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 郑巧 陈建新)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7日在北京答问时介绍李延贺案件进展并指出,办案单位已安排李延贺妻子在上海与其进行通话和通信,并将继续依法保障李延贺的各项合法权益。  当天举行的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马晓光说,2023年3月21日,上海市国家安全局依法对涉嫌从...

    时间:05-17
  • 第11届警博会警企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超1000项 涉及金额逾12亿元

      中新网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 郭超凯)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日前圆满落幕。记者从公安部获悉,本届警博会共有16.8万名观众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参观展出,各地公安机关与参展企业现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超1000项,涉及金额逾12亿元。  本届警博会共有659家境内外企业参展,汇聚了前沿警用装备及尖...

    时间:05-17
  • 国民党征召侯友宜参选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

      中新网5月17日电 据台湾媒体报道,国民党17日召开中常会,党主席朱立伦正式宣布,征召侯友宜参选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  侯友宜,1957年6月出生,学历为台湾“中央警察大学”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现任新北市市长。从政治履历来看,其长期在台湾警界和市府工作。曾任台“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局长、“警政署署...

    时间:05-17
  • 新华全媒+丨携手中东欧 共享新机遇——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展现开放合作新气象

      新华社宁波5月16日电 题:携手中东欧 共享新机遇——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展现开放合作新气象  新华社记者  风从海上来,潮涌三江口。中国港口城市宁波,正以开放之姿展现蓬勃生机。  5月16日,主题为“深化务实合作 携手共向未来”的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宁波...

    时间:05-17
  • 围绕促进健康消费 农工党中央开展2023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中新网北京5月17日电(记者 李晗雪 岳依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近日,受中共中央委托,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常务副主席杨震率调研组在北京、四川,围绕“稳增长 惠民生 促进健康消费”主题,开展2023年度重点...

    时间:05-17
  • “为中亚各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中亚峰会即将在中国古城西安举行,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将为中亚各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增进中亚国家与中国传统友谊与合作。”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阿尔济耶夫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阿尔济耶夫表示,以西安为起点的古丝绸之路见证了中亚国家与中国悠久的交往历史和源远流...

    时间:05-17
  • 北斗三号卫星首次使用国产运20飞机进行整星运输

      中新网西昌5月17日电(马帅莎 郭超凯 徐波涛)5月1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6颗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记者了解到,这颗卫星从北京运抵西昌时首次使用国产运20飞机进行整星运输。5月17日10时4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朱磊 摄 ...

    时间:05-17
  • 这个日本学者曾帮清朝“制定”宪法,却身世成谜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仇广宇  2018年7月27日,日本富山县鱼津市,绿色的稻田与蓝色的海水相映成趣。这里有极度鲜美的生鱼片,也有不少温泉旅店供人们享受。不过,面对美食美景,有位中国游客还是无法完全轻松下来,即便还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他还是不辞辛劳地去一趟当地的图书馆,翻找一些历史资料。  这...

    时间:05-17
  • 从“驼铃阵阵”到“钢铁驼队” 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赓续传奇

      5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主席将在陕西西安主持召开中国-中亚峰会,中亚五国元首将来华参会。这是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赓续传统友谊,共创美好未来,中国同中亚国家携手应对挑战,推进务实合作,积极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就在上个月,为纪念“一带一路”十周年特别开行的中欧班列...

    时间:05-17
  • 让高度友好、开放、互信的双边关系更上一层楼

      让高度友好、开放、互信的双边关系更上一层楼  ——访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  即将出席中国—中亚峰会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期待参加中国—中亚峰会,进一步深化吉中两国各领域合作。  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山水相连,两国友好交往历...

    时间:05-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