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高层互访频繁 中欧有望重回合作共赢主基调

2023-05-15 06:28:59

来源:北京日报

  高层互访频繁 沟通意愿积极

  中欧有望重回合作共赢主基调

  本报记者 吴娜

  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大使将于5月15日起赴欧洲五国访问,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同各方进行沟通。一个月多来,多位欧洲国家领导人和政要密集访华,中国高层官员也于近期密集访问欧洲,特别是秦刚出任中国外长后首次访欧引发关注。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多位专家表示中欧关系受到乌克兰危机负面影响,但当下出现“止跌回稳”态势,有望重回合作共赢主基调。

  在5月9日欧盟驻华代表团举办的欧洲日庆祝活动新闻发布会上,欧盟驻华大使庹尧诲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秦刚的访问是欧中双方都欢迎的,对话总是好消息。”同时他介绍,今年下半年将举行高级别对话,中欧将在更多领域达成协议、取得进展。

  中方为和平积极斡旋

  自4月26日中乌元首通话,中方宣布将派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赴乌克兰等国访问后,中国外交部日前宣布,李辉大使5月15日起将赴乌克兰、波兰、法国、德国和俄罗斯五国访问,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同各方进行沟通。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向本报记者分析了中方特别代表访问这几个国家的原因:乌克兰和俄罗斯是冲突当事国,中方前往积极斡旋,需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波兰可以说是欧洲国家中对俄立场最强硬的,因此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法国和德国是欧洲大国和欧盟内部的领导力量,在乌克兰危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时表示愿意与中方合作,寻找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方案,“表态比较积极且明确”。

  “从全球安全倡议、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方立场到中乌元首通话、派特使前往,都表明中方愿意在外交上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朝着建设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努力。”郑春荣表示,中方坚定站在和平一边,积极斡旋劝和促谈。

  欧洲态度的变与不变

  “这场冲突对欧洲对外关系的影响非常大。欧洲和俄罗斯已经形成了严重对抗,欧美越走越近,中欧关系成了受害者。”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日前在英国蓝皮书发布会上所做表述。在他看来,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欧洲很多国家特别是中东欧国家把中国和俄罗斯捆绑,中俄关系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审视,“甚至中俄正常的关系都会被放大。”

  一年多来,欧洲国家面临经济下行甚至衰退压力、能源安全面临危机、民生遭遇挑战。冯仲平认为,即使遭遇种种困境,但“欧洲援乌反俄的立场没有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他也注意到两大变化,其一是欧洲主流看法希望早日结束这场冲突,至于如何结束,每个国家的立场不一致;其二是欧洲对华态度发生务实性转变,以去年11月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为“标志性事件”,而后至今出现新一轮中欧密集互动潮。

  务实转变背后的动力是什么?冯仲平分析称,首先是经济原因,欧洲寻求在经贸方面与中国保持合作,“所以几乎每一个欧洲领导人现在都旗帜鲜明地反对与中国经济上‘脱钩’。”第二个动力来自倾向与中国合作解决乌克兰危机,希望中国在平息乌克兰危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冯仲平强调,欧洲对华态度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时期也发生了变化。特朗普时期欧洲强调走“第三条道路”,即与美国对华政策拉开距离。拜登上台后,表现出拉拢盟友应对中国的态度,欧洲也不再做相关表述。“但从去年秋天到现在,欧洲又开始强调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

  “一年多来,中欧关系在这场冲突的影响下,经历了疏远、火药味,到如今开始企稳甚至回暖的转变。”冯仲平说。

  中欧合作有望取得进展

  一个月多来,多位欧洲国家领导人和政要密集访华,中国高层官员也于近期密集访问欧洲。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日前结束了其上任以来的首次访欧之行,分别访问了德国、法国和挪威。在最后一站挪威,他表示,通过这次访问,深切感受到欧方加强对华沟通协调、推进互利合作的积极意愿。同时,中欧关系要持续稳定发展,需要做到三点坚持:一是坚持包容的世界观;二是坚持进步的历史观;三是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观。

  去年11月以来,欧洲领导人和高层普遍强调不寻求与中国“脱钩”,但也持续提出对华“去风险”。对此,秦刚在访欧时指出,中国是欧洲应对风险的伙伴,中国向欧洲和世界输出的是保险而非风险。他呼吁中欧一致反对“脱钩断链”,共同坚持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方向。他也敦促中欧共同反对“新冷战”,带头推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

  对于秦刚提出的中方对“去风险”表示关切,郑春荣向本报记者分析,“去风险化”最终将是“泛安全化”,落实到具体政策措施中会损害中欧间正常的经贸科技合作。郑春荣举例称,以前只是中国到欧洲投资的企业要面临审查,将来是否会出台外资海外投资审查,欧洲更多国家将进行干预市场经济的行为,值得警惕。

  对中欧关系未来走向,郑春荣认为总体上出现积极信号,但也仍存挑战。例如新的对华战略、“去风险化”、计划对俄实施第十一轮制裁中可能涉及中国企业等,“如果他们不顾我们的关切,中方肯定要给予必要的反应。”

  在5月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庹尧诲介绍,今年下半年将举行高级别对话,中欧将在更多领域达成协议、取得进展。“欧方期待与中方举行高级别经贸对话、数字对话和气候对话,期待在过去三年一直停滞不前的事情上取得进展。”(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方:美国内毒品泛滥问题根源在美国自身,美方理应停止甩锅推责

      中新网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5月15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美国参议员约翰·肯尼迪对墨西哥发表侮辱性言论,称“墨西哥失去美国支持‘只会住在帐篷里,吃猫粮罐头’”,并在参议院关于芬太尼的听证会上要求美国出动军队打击墨毒品贩运。对此,墨外长埃布拉...

    时间:05-15
  • 习近平将同厄立特里亚总统伊萨亚斯举行会谈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将同厄立特里亚总统伊萨亚斯举行会谈  5月1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厄立特里亚总统伊萨亚斯举行会谈。...

    时间:05-15
  • 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23年3月30日)习近平  今天,我们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题举行集体学习,目的是发挥示范作用,推动全党在主题教育中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牢思想理论基础。  这里,我围绕开展主题教育强调几点。  第一,学习贯彻新时...

    时间:05-15
  • 中方回应加拿大官员涉华言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海外警察站”

      中新网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5月15日主持例行记者会。会上,有记者就加拿大官员所谓“中国警察站”的言论进行提问。  汪文斌:我们已经多次就相关的论调表明了立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海外警察站”。有关机构从事的活动,是协助新冠疫情期间无法回国的中国公民办理中国...

    时间:05-15
  • 中方呼吁缔约国共同维护《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权威

      中新网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 张素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5月15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今天,《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第五次审议大会在荷兰海牙召开。中方对大会有何期待?  汪文斌:此次大会将全面审议《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执行情况,并规划未来五年的工作重点,对加强全球安全治理、...

    时间:05-15
  • 秦刚会见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电 5月15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会见来华参加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的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  秦刚表示,中匈是经得起考验的好朋友、好伙伴。近年来,在习近平主席和欧尔班总理的共同引领下,两国关系跨入历史最好时期。中方愿继续从战略高度、长远角度谋划双边关系,同匈...

    时间:05-15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和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将赴马来西亚参加兰卡威国际海事和航空展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电 据中国国防部网站15日消息,应主办方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驱逐舰湛江舰及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将分别赴马来西亚,参加于5月23日至27日举行的第十六届兰卡威国际海事和航空展。(完)...

    时间:05-15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种子的“芯”愿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习近平总书记对种业振兴念兹在兹,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为种业改革发展指明方向。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小小的种子,连着“国之大者”。创新求变、攻坚克难、保护...

    时间:05-15
  • 中方:“经济胁迫”这顶帽子毫无疑问是美国最配戴,日方对此应该有深切体会

      中新网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5月15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知情人士称,七国集团(G7)广岛峰会或将发表有关“经济安保”的附属声明,强调反制“经济胁迫”,维护供应链韧性并实现公平竞争,并在半导体、关键矿物等领域摆脱对中国依赖。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

    时间:05-15
  • 王伟光: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洞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并对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对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科学阐述,形成了从科学判断、战略规划到具体部署的完整理论体系。习...

    时间:05-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