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第一观察|总书记强调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2023-05-14 13:08:50

来源:新华社

  耕地、粮食,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这一次,总书记在河北沧州黄骅,走进旱碱地麦田,考察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

  一年多前,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期间,前往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走进盐碱地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察看大豆、苜蓿、藜麦、绿肥作物长势,了解盐碱地生态保护和综合利用、耐盐碱植物育种和推广情况。

  两次考察,看的作物虽然不同,但聚焦的都是盐碱地。

  在山东考察时,总书记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次在沧州,总书记再次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一番话道出了盐碱地的重要战略作用。

  2020年12月,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我国耕地总量少,质量总体不高,后备资源不足,我对这个问题一直高度重视、反复强调。”

  我国有约15亿亩盐碱地,其中约5亿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如果能唤醒这一“沉睡”的后备耕地资源,用好耕地存量的同时提高土地增量,将显著实现耕地资源扩容、提质、增效。

  考察黄河三角洲农高区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土地资源是很宝贵的,抗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提高土地增量是很有意义的”“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5亿亩盐碱地也要充分开发利用。如果耐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保障中国粮仓、中国饭碗将起到重要作用”。

  盐碱化被称为土地的“顽疾”,土壤含盐量太高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这种“特殊耕地”的治理和利用,一直是农业科技工作者攻坚的课题。

  在沧州,总书记察看的小麦,有小偃60、沧麦6002、捷麦19等抗旱耐盐碱的品种。这正是当地农技人员围绕“种、肥、播、管”等重点环节,实施了30项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不断研发培育出适种宜种的品种。

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北沧州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了解当地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等情况。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2021年在山东考察时,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种质资源、耕地保护和利用等基础性研究”“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前不久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要更加重视藏粮于技,突破耕地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

  “要立足我国盐碱地多、开发潜力大的实际,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大盐碱地改造提升力度,加强适宜盐碱地作物品种开发推广,有效拓展适宜作物播种面积,积极发展深加工,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在沧州考察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提出具体要求。

  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总书记考察农业时,总是要同农民和农技人员深入交流,了解情况,进行指导。这次在沧州,总书记也同中科院农技专家和当地种植户亲切交流。这些科研工作者选育耐盐碱品种等,播撒科技兴农的种子,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正如总书记多次强调的,“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策划:霍小光、李凤双

  主笔:黄玥、于文静、曹国厂

  统筹:张晓松、罗辉、王绚、范世辉

  视觉 | 编辑:吴晶晶、唐兴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河北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习言道|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多次强调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防止脱实向虚。...

    时间:05-15
  • 北方今年首轮高温天气来袭 明起江南等地雨水增强

      中国天气网讯 热起来了!今天(5月15日)我国30℃以上的范围将覆盖西北、华南、江南、华南大部地区,其中北方今年首轮高温天气来袭,京津冀、山东中北部、河南中北部等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达到或超过35℃,山东局地或遭同期少见炎热天气。气温飙升的同时,大部地区降水稀少,明显降雨主要集中在云南等地,明天开...

    时间:05-15
  • 教育部要求:大幅扩大科研助理岗位

      本报北京5月14日电(记者陈鹏)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做好2023年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各高校要充分挖掘资源和自身潜力,充分开发利用科研助理岗位,加大科研助理岗位保障力度等。  《通知》要求,充分开发利用科研助理岗位。各单位要积极吸...

    时间:05-15
  • 二〇二三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

      本报济南5月14日电(记者闫伊乔)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14日在山东潍坊举行。今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以“技能: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于5月14日至20日开展。  2015年起,国务院决定将每年5月第二周设为职业教育活动周。今年活动周期间,教育部等十部门分别牵头举...

    时间:05-15
  • 全国妇联揭晓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

      本报北京5月14日电(记者杨昊)在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来临之际,全国妇联揭晓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1000户家庭获选。  这些家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行各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家庭奋进新征程的良好精神风貌,体现了爱国爱家、相亲相...

    时间:05-15
  • 南水北调累计调水突破620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累计调水突破620亿立方米  中线累计向雄安新区供水超1亿立方米  本报北京5月14日电(记者王浩)记者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向北方调水超620亿立方米,已惠及沿线42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亿人。此外,中线一期工程已累...

    时间:05-15
  • 江南等地将有明显降雨 华北黄淮部分地区有高温

      中新网5月15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16日至17日,江淮南部、江汉南部、江南大部、华南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华北黄淮部分地区有高温,15日至17日,北京南部、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中北部、山东北部及南疆盆地东部等地有35℃高温天气。  江南等地将有明显降雨  16日至17日,江淮南部、江...

    时间:05-15
  • 出入境政策再优化!8个问答助你顺利“通关”

      出入境政策再优化!8个问答助你顺利“通关”→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消息自5月15日起进一步调整优化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涉及哪些政策?一起来了解↓“2+1+1”往来港澳更便利2个“全国通办”全面恢复实行内地居民赴港澳团队旅游签注“全国通办”  内地居民可向全国任一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提交赴香港...

    时间:05-15
  • 中国驻缅甸使馆解救多名被困妙瓦底中国公民

      近日,多名中国公民被以“高薪聘请”为由诱骗偷渡至缅甸妙瓦底地区,被要求从事电信诈骗活动。中国驻缅甸使馆接到求助信息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协调缅警方开展营救。目前有关人员已安全获救。  针对电诈团伙盘踞在缅甸边境地区,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侵害中国公民利益,中方高度重视,正与缅甸等方面开展...

    时间:05-15
  • 年轻“鹰阵”在这里振翅奋飞

      暮春时节,海军航空大学某团机场战鹰轰鸣。随着塔台指挥员一声令下,该团驾驶、领航等多个专业飞行学员独立操纵舰载直升机升空,一场复杂气象条件下编组单飞考核拉开帷幕。  “空中敢于大胆放手,源自平日里的倾囊相授。”某飞行大队大队长李佳伦刚接受完记者采访,便匆匆赶回教室,准备晚上的夜航教学。...

    时间:05-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