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国科学家领衔最新研究 进一步填补灵长类胚胎发育阶段空白

2023-05-11 23:03: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家领衔完成的一项最新研究——成功建立可支持食蟹猴胚胎体外发育至受精后第25天的3D长时程培养体系,揭示灵长类早期神经胚发育特征,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填补了灵长类胚胎中晚期原肠运动至早期器官发育阶段的领域空白。

  这项灵长类胚胎发育领域重要突破进展的论文,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科院动物所)/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王红梅、郭帆、李伟研究员联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尼古拉斯·普拉切塔(Nicolas Plachta)教授合作完成。中科院动物所副研究员翟晶磊、助理研究员万海峰和博士生徐艳红、燕蕊、郭敬以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后罗宾·斯科里(Robin Skory)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论文于北京时间5月11日夜间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Cell)以封面形式在线发表。

pIVC胚胎神经外胚层和神经嵴的特化。 中科院动物所 供图

  研究团队指出,出生缺陷的发生与早期胚胎发育异常直接相关。因此研究早期胚胎发育过程、探究发育机理,是揭示病理性胚胎发生机制、提升相关疾病诊疗效率,进而从根源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前提。但人类早期胚胎极难获取,科学家们无法直接探究人类胚胎发育过程和机理。胚胎体外培养技术是可视化研究胚胎发育过程的有力工具。借助人类胚胎体外培养技术,胚胎期第14天之前的发育事件已被初步揭示。然而,由于科研伦理限制,人类胚胎研究遵循“14天原则”,即人类胚胎体外研究必须在第14天终止,故体外培养的人类胚胎不能被用于研究胚胎期第14天之后发生的原肠运动和早期神经胚发育等事件。

  非人灵长类与人类在进化上和发育生物学特征上高度相似,所以搭建非人灵长类胚胎体外培养体系至关重要,借此揭示灵长类胚胎发育特征,可极大提升科学家们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早期胚胎发育及相关疾病的认识。

  2019年,王红梅研究员团队联合中外同行已将食蟹猴胚胎体外培养至胚胎期第20天,探究了灵长类早期原肠运动特征。本次研究在之前基础上再获突破,把食蟹猴胚胎体外培养至胚胎期第25天,并命名为3D长时程培养体系(pIVC)。

能够支持食蟹猴胚胎体外发育至d.p.f. 25的3D长时程培养体系。 中科院动物所 供图

  利用该体系,研究团队进一步探究灵长类早期神经胚发育过程。研究者对神经系统发育关键调控因子进行鉴定,发现pIVC胚胎的神经管形态和多种分子表达特征与体内相同发育阶段的胚胎相似。伴随神经外胚层的发育,pIVC胚胎的表皮和神经板边缘的发育同步进行,同时pIVC胚胎可重现神经管沿背腹轴区域化发育的模式,并分化出早期运动神经元祖细胞。

  除外胚层和神经管发育外,研究团队还检测了pIVC胚胎中原始生殖细胞和中、内胚层的发育特征。结果提示与相同发育阶段的体内正常胚胎相比,pIVC胚胎的分子表达特征与正常胚胎相似,表明前者可重现原肠运动中晚期阶段中胚层和内胚层的发育。

pIVC胚胎神经管细胞的特化。 中科院动物所 供图

  研究团队还利用单细胞多组学测序技术,对9个pIVC胚胎的单细胞的转录组和DNA甲基化和染色质可及性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提示,各种细胞类型的基因均发生了甲基化,且胚胎组织的DNA甲基化水平(约75%)高于胚外组织(约50%),与已报道的小鼠和人类胚胎特征相似。

  研究团队总结认为,他们这次的最新研究成果,既为灵长类胚胎体外培养和基于干细胞构建的“类胚胎”的体外培养提供参考体系,也为深入了解人类早期胚胎发育机制,以及早期胚胎发育异常相关疾病的病理研究等提供重要技术平台。(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新闻多一点 | 盐碱地如何变成丰产田

    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沧州市考察了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了解当地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等情况在沧州,当地老百姓口中的旱碱地就是人们熟知的盐碱地提起盐碱地熟悉农业农村的人们或许会联想到每逢秋天田地里泛起的那一层白花花的盐末盐碱地,也意味着庄稼难以生长盐碱地在全世界分布广泛...

    时间:05-12
  • 时习之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习近平这样部署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五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推动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  编辑:彭晓玲  设计:趣动全媒体工作室...

    时间:05-12
  • 王晨出席中国法学会举办的《习近平著作选读》学习交流会并讲话

      中新网北京5月12日电 (谢雁冰)中国法学会会长王晨11日在北京出席中国法学会举办的《习近平著作选读》学习交流会并讲话。他强调,要把握原著精神,领悟思想伟力,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法学会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贡献...

    时间:05-12
  • 九三学社中央:以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优化升级

      中新网广州5月12日电 (记者 郭军 韩宏 杨毅)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支撑,是构建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受中共中央委托,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常务副主席邵鸿近日率调研组赴广东、辽宁,围绕“以科技...

    时间:05-12
  • 神十五航天员开始天舟六号货物转运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今天早上8时许,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打开天舟六号货运飞船舱门,按计划开展货物转运等相关工作。  天舟六号装载了神舟十六号和神舟十七号6名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空间站所需的推进剂、应用实验和试验装置等物资,总重量超过7吨。(央视新闻客户端)...

    时间:05-12
  • 台媒曝光陈水扁儿子狱中生活 首晚没“室友”

      中新网5月12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陈水扁儿子陈致中涉帮母亲吴淑珍洗钱被判刑1年定谳。11日,陈致中进入高雄第二监狱服刑,入狱编号保密不公开。陈致中到高雄地检署报到,随后被送往高雄第二监狱服刑。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许正宏摄。  11日下午陈致中抵达高雄地检署报到。...

    时间:05-12
  • 郭台铭与侯友宜“合体”恭祝妈祖生日 被问是否合作称“秘密”

      中新网5月12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鸿海创办人郭台铭与台湾新北市长侯友宜今天(12日)一早分别到板桥慈惠宫恭祝妈祖生日,两人在各自致辞时都强调与妈祖渊源。资料图:郭台铭(左)与侯友宜(右)。图片来源:台湾“中央社”  这是郭台铭表态争取国民党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参选提名后,两人首度同台。...

    时间:05-12
  • “中国天眼”联手美澳巨镜揭示快速射电暴的磁场反转

      中新社贵阳5月12日电 (周燕玲)中外科研团队通过对“中国天眼”2019年发现的世界首例持续活跃快速射电暴FRB20190520B进行了长期监测,对观测数据的综合分析首次揭示了其周边磁场的极端反转,表明FRB20190520B可能处在双星系统中,双星的伴星可能是黑洞或者大质量恒星。该研究成果5月12日发表于国际著...

    时间:05-12
  • 港澳台人士青岛共话青少年交流合作与融合发展

      中新网青岛5月12日电 (蔡亚群)由青岛海外联谊会、青岛中华文化学院主办的“青港澳台青年融合发展交流座谈会”11日在山东青岛举行,20余位港澳台人士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就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合作、融合发展等相关话题各抒己见,展开探讨。  来自中国香港的毕马威中国山东地区首席合伙...

    时间:05-12
  • 北京市政府2023年共安排34项立法工作计划

      记者今天(12日)从《北京市政府2023年立法工作计划》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日,《北京市政府2023年立法工作计划》发布,北京市政府2023年立法工作计划共安排立法项目34项,其中,力争完成项目19项,包括地方性法规草案9项、政府规章10项;适时提出项目15项,包括地方性法规草案8项、政府规章7项。  今年的立...

    时间:05-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