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多地迎最强降雨 应对如何以早制早?来听专家分析

2023-05-07 05:21:5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多地迎最强降雨 应对如何以早制早?来听专家分析→

  5月2日以来,我国华中、华东地区出现了今年以来的最强降雨过程。5月6日,强降雨区域向南推进,南方多地进入本轮强降雨过程最强时段,江南大部、华南北部雨势猛烈,局地降水量将接近或突破5月极值。江南降雨强度升级,《时空观察》一起聚焦:今年汛期是否比往年来得早?应对如何以早制早?防汛备汛有何部署?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和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6日刚刚立夏,我国南方这一轮强降雨就强势来袭,中央气象台6日继续发布暴雨和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湖南、江西、浙江、广西、广东及福建等地公众需注意防范降雨或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城市积水、局地山洪和地质灾害等,同时警惕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危害。

  今年汛期是否比往年来得早?

  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副司长 万群志:今年汛情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降水虽总体偏少,但时空分布不均;二是南方普遍入汛偏早,部分河流超警;三是汛期形势不容乐观,旱涝并重。

  清丰河堤出现溃口 现场紧急抢险封堵

  5月4日以来,江西先后有10(市、区)出现特大暴雨,29县(市、区)出现大暴雨,强降雨导致宜春丰城清丰河堤出现溃口,目前溃口封堵情况如何?一起看↓

  总台央视记者 刘琦:从5日晚上开始,丰城市的南部乡镇开始出现强降雨,强降雨导致清丰河的水位迅速上涨。6日上午6时,当地防汛人员发现河堤出现溃口。受险情影响的300名群众已经紧急转移。这个溃口位于京九铁路桥两个桥墩之间,当地抢险持续进行,紧急封堵溃口。京九铁路运行正常,通行速度降低。

  南方多地正面临着安全度汛考验

  此轮强降雨导致南方多条河流水位上涨,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浙江、重庆等地也陆续正式入汛,太湖流域也在5月入汛。另据初步预测,今年黄河中下游、海河流域、松辽流域、珠江流域降雨偏多,汛情偏重。截至目前,全国有病险的小型水库已达9385座。南方多地正面临着安全度汛的大考。

  应对如何以早制早?防汛备汛有何部署?

  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副司长 万群志:今年防汛备汛,一是提前准备,紧盯水库水电站等薄弱环节;二是提前研判,确保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三是提前避险转移,全力避免人员伤亡;四是前置抢险力量,确保快速高效处置险情。(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每日一习话】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习近平:实践充分证明,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这段话出自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青年是国家建设与社会发...

    时间:05-07
  • 学习时节丨关于实体经济和人口发展,总书记这样说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5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

    时间:05-07
  • 天下一家|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编者按: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千百年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理想追求。习近平主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多次提及“天下一家”观点,为世界人民求和平、谋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

    时间:05-07
  • 西藏学者:寄宿制教育更应以当地人视角去理解

      中新社拉萨5月7日电 题:西藏学者:寄宿制教育更应以当地人视角去理解  中新社记者 赵朗  “当谈到寄宿制教育,我们需要从那些有过亲身经历的具体人物和他们的感受中理解寄宿制教育。从人类学角度而言,我们不能凭自己的主观认识,而应该尽可能从当地人的视角去理解现象。”近日,西藏自治区社科院民族...

    时间:05-07
  • 中国—东盟艺术家弦音传情共叙友谊

      【东盟专线】中国—东盟艺术家弦音传情共叙友谊  中新社南宁5月7日电 (陈秋霞)琴声时而如山林呼啸,时而如溪水潺潺。一首越南竹乐协奏曲《西原的呼唤》弦音刚落,台下顿时掌声雷动。中国—东盟经典民歌交响音乐会6日晚在广西南宁举行。这首由中国、马来西亚和越南的艺术家们联袂演绎的曲子,将德朗...

    时间:05-07
  • 学界专家聚首济南热议中国古史重建 探源文明根脉

      中新网济南5月7日电 (赵晓 王采怡)以“层累说与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为主题的山东大学《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5月7日在济南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重点院校的20余位专家围绕中国文明起源说、顾颉刚疑古思想、古史辨的贡献与局限等议题展开讨论,多角度献策中国...

    时间:05-07
  • 国内首次运用大载重无人直升机助力特高压年检

      中新网成都5月7日电 (刘忠俊 李越 王一凡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5月7日透露,锦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锦苏特高压”)年检期间,受地形条件限制,该公司与国网电力空间技术公司采用大载重无人直升机协同作业,助力锦苏特高压年检工作进行。这是国内首次运用大载重无人直升机协同完成...

    时间:05-07
  • 东西问·镇馆之宝丨严枫:《弥勒会见记》发现说明了什么?

      编者按:  国宝之美,穿越古今,器以载道,恢弘万千。每件珍稀文物背后,都凝聚着古人的匠心智慧,镌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见证着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从2023年5月1日起,中新社“东西问”推出“镇馆之宝”系列策划(四),藉专家探究文物之意涵及其背后故事。  中新社乌鲁木齐5月7日电 题:《弥勒会见记》发...

    时间:05-07
  • 东西问丨白惠元:邓丽君诞辰70年,全球华人不断纪念是在纪念什么?

      中新社北京5月7日电 题:邓丽君诞辰70年,全球华人不断纪念是在纪念什么?  ——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白惠元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5月8日是邓丽君逝世28周年的日子,来自全球的邓丽君歌迷陆续前往她的长眠地——位于台湾新北市金宝山筠园悼念。  近30年来,包括...

    时间:05-07
  • 广泛开拓就业渠道!教育部2023年这么干

      为抢抓毕业生求职关键期,近段时间以来,教育部部署各地各高校挖潜开拓更多市场化岗位,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同时,本月将组织开展“百日冲刺”系列活动,同时举办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活动,促进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  教育部部署“2023届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以来,各地各高校坚持以实地走...

    时间:05-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