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加大对外卖等餐饮浪费执法力度 餐饮浪费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2023-05-07 04:32:42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加大对外卖、自助餐、单位食堂等餐饮浪费执法力度

  餐饮浪费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本报讯(记者 侯颗)5月6日,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的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将制止餐饮浪费纳入日常监督检查要点,针对餐饮外卖、婚宴、自助餐、单位食堂等重点环节,加大执法和曝光力度。

  截至目前,全国市场监管部门督促250.1万家餐饮单位开展自查自纠,检查200.8万家,整改餐饮浪费问题2.7万余个;办理行政处罚案件8986件,公布典型案例1791件,餐饮浪费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发布了多批行政处罚典型案例。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一级巡视员王松林在接受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从违法情形看,反食品浪费法规定的三类违法情形“餐饮服务经营者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餐饮服务经营者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严重食品浪费”不同程度存在,前两类居多。从处罚情况看,大多数餐饮服务经营者能在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后纠正违法行为,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比例较小。

  据介绍,在具体执法中,市场监管部门广泛推行“简案快办”模式。“一种是对首次发现依法应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的,或者罚款3000元以下的,可按简易程序当场作出处罚决定;另一种是需要按照一般程序办理的案件,采用信息化手段快速办理。同时,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推动执法普法深度融合,现场讲清法律,帮助相对人整改。为了强化执法效果,在一定期限内,通过‘回头看’的方式再次检查,发现仍未整改到位的,依法从严处罚。”王松林表示,处罚不是目的,重在引导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共同抵制餐饮浪费。

  防范外卖食品浪费是制止餐饮浪费的重要环节。市场监管总局网监司司长庞锦介绍,市场监管总局多次召开网络餐饮平台防范外卖食品浪费座谈会,了解网络餐饮行业情况,听取美团、饿了么等网络餐饮平台意见建议,研究防范外卖食品浪费的对策。

  “反食品浪费法明确了网络餐饮平台反食品浪费的法定义务。市场监管总局专门召开网络餐饮平台防范外卖食品浪费行政指导会,要求平台认真落实法律法规规定,进一步压实平台责任。”庞锦表示,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会同商务部研究起草《关于发挥网络餐饮平台引领带动作用 有效防范外卖食品浪费的指导意见》,从优化餐品供给结构、优化餐品信息展示、强化全流程消费提醒、优化平台规则协议等方面提出10项举措,推动建立防范外卖食品浪费的长效机制。(中国纪检监察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每日一习话】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习近平:实践充分证明,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这段话出自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青年是国家建设与社会发...

    时间:05-07
  • 学习时节丨关于实体经济和人口发展,总书记这样说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5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

    时间:05-07
  • 天下一家|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编者按: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千百年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理想追求。习近平主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多次提及“天下一家”观点,为世界人民求和平、谋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

    时间:05-07
  • 西藏学者:寄宿制教育更应以当地人视角去理解

      中新社拉萨5月7日电 题:西藏学者:寄宿制教育更应以当地人视角去理解  中新社记者 赵朗  “当谈到寄宿制教育,我们需要从那些有过亲身经历的具体人物和他们的感受中理解寄宿制教育。从人类学角度而言,我们不能凭自己的主观认识,而应该尽可能从当地人的视角去理解现象。”近日,西藏自治区社科院民族...

    时间:05-07
  • 中国—东盟艺术家弦音传情共叙友谊

      【东盟专线】中国—东盟艺术家弦音传情共叙友谊  中新社南宁5月7日电 (陈秋霞)琴声时而如山林呼啸,时而如溪水潺潺。一首越南竹乐协奏曲《西原的呼唤》弦音刚落,台下顿时掌声雷动。中国—东盟经典民歌交响音乐会6日晚在广西南宁举行。这首由中国、马来西亚和越南的艺术家们联袂演绎的曲子,将德朗...

    时间:05-07
  • 学界专家聚首济南热议中国古史重建 探源文明根脉

      中新网济南5月7日电 (赵晓 王采怡)以“层累说与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为主题的山东大学《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5月7日在济南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重点院校的20余位专家围绕中国文明起源说、顾颉刚疑古思想、古史辨的贡献与局限等议题展开讨论,多角度献策中国...

    时间:05-07
  • 国内首次运用大载重无人直升机助力特高压年检

      中新网成都5月7日电 (刘忠俊 李越 王一凡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5月7日透露,锦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锦苏特高压”)年检期间,受地形条件限制,该公司与国网电力空间技术公司采用大载重无人直升机协同作业,助力锦苏特高压年检工作进行。这是国内首次运用大载重无人直升机协同完成...

    时间:05-07
  • 东西问·镇馆之宝丨严枫:《弥勒会见记》发现说明了什么?

      编者按:  国宝之美,穿越古今,器以载道,恢弘万千。每件珍稀文物背后,都凝聚着古人的匠心智慧,镌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见证着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从2023年5月1日起,中新社“东西问”推出“镇馆之宝”系列策划(四),藉专家探究文物之意涵及其背后故事。  中新社乌鲁木齐5月7日电 题:《弥勒会见记》发...

    时间:05-07
  • 东西问丨白惠元:邓丽君诞辰70年,全球华人不断纪念是在纪念什么?

      中新社北京5月7日电 题:邓丽君诞辰70年,全球华人不断纪念是在纪念什么?  ——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白惠元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5月8日是邓丽君逝世28周年的日子,来自全球的邓丽君歌迷陆续前往她的长眠地——位于台湾新北市金宝山筠园悼念。  近30年来,包括...

    时间:05-07
  • 广泛开拓就业渠道!教育部2023年这么干

      为抢抓毕业生求职关键期,近段时间以来,教育部部署各地各高校挖潜开拓更多市场化岗位,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同时,本月将组织开展“百日冲刺”系列活动,同时举办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活动,促进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  教育部部署“2023届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以来,各地各高校坚持以实地走...

    时间:05-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