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陕西从严惩处涉粮腐败 追赃挽损5000余万元

2023-05-07 04:29:41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受理问题线索800余件 追赃挽损5000余万元

  陕西从严惩处涉粮腐败

  本报讯(通讯员 蔡怡)陕西省纪委监委深入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坚决清除粮食购销领域责任、作风、腐败问题,切实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据了解,自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省共受理问题线索800余件,追赃挽损5000余万元。

  粮食购销领域点多面广,为保障涉粮问题找得准、查得清、纠得实,陕西省纪委监委制定方案、明确要求,建立健全查纠机制,围绕“管人、管权、管钱、管粮”,查摆短板弱项、列出问题清单。督促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陕西局和省市场监管局对全省144家粮食储备承储企业信息和11240户涉粮市场主体进行梳理摸排,全面摸清现状和监管底数。

  该省纪委监委聚焦强化问题整改质效,坚持精准化、精细化推进整改,全面梳理巡视巡察、专项审计、督导检查、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对整改落实不到位、整改内容尚未完成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保障整改不留死角、问题清仓见底。

  “我们对党的十九大以来受理的粮食购销领域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建立专门台账,及时规范处理。”陕西省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负责人介绍,陕西粮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东锋,陕西省储备粮原华县直属库主任赵刚,延川县原粮食局局长、诚兴物业管理公司原经理刘崇明等一批粮仓“硕鼠”被查处,释放出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

  专项整治所涉问题大多成因复杂,加强部门间的协调联动,确保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是关键。陕西各地纪委监委充分运用“室组地”联动协作工作机制,采取领导包案、直查直办、挂牌督办、提级办理等形式加大办案力度。“勉县纪委监委在查办县粮库原主任王某某违纪违法问题时,启动联合办案机制,整合工作力量,密切协作配合,扎实开展线索初核和审查调查工作,仅用40天就查实了当事人的违纪违法事实,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该省纪委监委工作人员介绍。

  专项整治重在“惩”,关键在“治”。深入研判典型案件,加强对粮食系统进行警示教育,推动主管监管部门、粮食购销企业建章立制……针对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陕西省纪委监委坚持边查边改边治,扎实做好“后半篇文章”,目前已推动相关部门及涉粮企业编印《粮食购销领域业务廉洁风险点清单手册》《陕西省省级储备粮管理办法》《粮食风险基金管理办法》等一批指导性文件。截至今年3月,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开展粮食系统警示教育1444批次,录制警示教育片5部。

  “监督推动下,智慧粮库建设也在稳步推进。”该省纪委监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全省128个省级、市县级智能化粮库系统现已建设完成。按照国家新的标准,省级平台累计向国家平台上传数据37万余条,研发运用了“陕西省储备粮油库存监管系统APP”,开展省级储备粮信息化监管工作,利用粮食信息化系统对随机选定的仓位全程监督,开展数量和质量检查,提高非现场实时监管能力。(中国纪检监察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每日一习话】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习近平:实践充分证明,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这段话出自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青年是国家建设与社会发...

    时间:05-07
  • 学习时节丨关于实体经济和人口发展,总书记这样说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5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

    时间:05-07
  • 天下一家|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编者按: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千百年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理想追求。习近平主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多次提及“天下一家”观点,为世界人民求和平、谋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

    时间:05-07
  • 西藏学者:寄宿制教育更应以当地人视角去理解

      中新社拉萨5月7日电 题:西藏学者:寄宿制教育更应以当地人视角去理解  中新社记者 赵朗  “当谈到寄宿制教育,我们需要从那些有过亲身经历的具体人物和他们的感受中理解寄宿制教育。从人类学角度而言,我们不能凭自己的主观认识,而应该尽可能从当地人的视角去理解现象。”近日,西藏自治区社科院民族...

    时间:05-07
  • 中国—东盟艺术家弦音传情共叙友谊

      【东盟专线】中国—东盟艺术家弦音传情共叙友谊  中新社南宁5月7日电 (陈秋霞)琴声时而如山林呼啸,时而如溪水潺潺。一首越南竹乐协奏曲《西原的呼唤》弦音刚落,台下顿时掌声雷动。中国—东盟经典民歌交响音乐会6日晚在广西南宁举行。这首由中国、马来西亚和越南的艺术家们联袂演绎的曲子,将德朗...

    时间:05-07
  • 学界专家聚首济南热议中国古史重建 探源文明根脉

      中新网济南5月7日电 (赵晓 王采怡)以“层累说与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为主题的山东大学《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5月7日在济南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重点院校的20余位专家围绕中国文明起源说、顾颉刚疑古思想、古史辨的贡献与局限等议题展开讨论,多角度献策中国...

    时间:05-07
  • 国内首次运用大载重无人直升机助力特高压年检

      中新网成都5月7日电 (刘忠俊 李越 王一凡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5月7日透露,锦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锦苏特高压”)年检期间,受地形条件限制,该公司与国网电力空间技术公司采用大载重无人直升机协同作业,助力锦苏特高压年检工作进行。这是国内首次运用大载重无人直升机协同完成...

    时间:05-07
  • 东西问·镇馆之宝丨严枫:《弥勒会见记》发现说明了什么?

      编者按:  国宝之美,穿越古今,器以载道,恢弘万千。每件珍稀文物背后,都凝聚着古人的匠心智慧,镌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见证着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从2023年5月1日起,中新社“东西问”推出“镇馆之宝”系列策划(四),藉专家探究文物之意涵及其背后故事。  中新社乌鲁木齐5月7日电 题:《弥勒会见记》发...

    时间:05-07
  • 东西问丨白惠元:邓丽君诞辰70年,全球华人不断纪念是在纪念什么?

      中新社北京5月7日电 题:邓丽君诞辰70年,全球华人不断纪念是在纪念什么?  ——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白惠元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5月8日是邓丽君逝世28周年的日子,来自全球的邓丽君歌迷陆续前往她的长眠地——位于台湾新北市金宝山筠园悼念。  近30年来,包括...

    时间:05-07
  • 广泛开拓就业渠道!教育部2023年这么干

      为抢抓毕业生求职关键期,近段时间以来,教育部部署各地各高校挖潜开拓更多市场化岗位,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同时,本月将组织开展“百日冲刺”系列活动,同时举办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活动,促进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  教育部部署“2023届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以来,各地各高校坚持以实地走...

    时间:05-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