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每个人都了不起”(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2023-05-05 17:52:49

来源:人民日报

  “大家都作出了贡献,每个人都了不起。”

  202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一席话,暖人肺腑,催人奋进。

  一句“了不起”的肯定,致敬所有“平凡英雄”。正是无数普通人的拼搏奋斗,奏响了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如虹壮歌。

  从“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到“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总书记的目光始终关注着人民,情感始终牵挂着人民。

  “每个人都了不起”,彰显着礼赞劳动的真挚情怀。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希望你们珍惜荣誉、努力学习,在各自岗位上继续拼搏、再创佳绩,用你们的干劲、闯劲、钻劲鼓舞更多的人,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2018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

  习近平同志始终保持劳动者本色。在陕北梁家河,他带着乡亲们打井、修淤地坝、修梯田、建沼气池;在福建宁德,他走进水利工地,带领地直机关千余名干部参加清沟排障修整水渠劳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来到基层一线劳动者中间:强调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称赞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肯定“的哥”“的姐”为城市交通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点赞“快递小哥”像勤劳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劳动者……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唐山市截瘫疗养院看望截瘫伤员时勉励说:“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近年来,我国基本实现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从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的12年免费教育,更多残疾人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

  今天的中国,梦想接连实现,离不开每个劳动者的逐梦奔跑。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只要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每个人都了不起”,蕴含了人民至上的成功密码。

  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坐在主席台前排的习近平总书记起立转身,带头向坐在主席台后区受表彰的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代表鼓掌致意。掌声献给改革先锋,也属于亿万人民。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早在地方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就和工作人员在街边摆桌子,了解民情,体察民意。

  2020年9月,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

  党和国家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从“十四五”规划编制网上意见征求开创我国五年规划编制史上首次“网络问策”,到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留言超过854.2万条、2.9亿字……“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每个人都了不起”,汇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耸立。自2014年我国设立烈士纪念日以来,每年国庆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会同各界代表来到这里致敬英雄。

  从风雨飘摇到走向复兴,“中华民族能够经历无数灾厄仍不断发展壮大,从来都不是因为有救世主,而是因为在大灾大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

  英雄来自人民,模范出自群众。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钟南山,这一个个光辉的名字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当习近平总书记将勋章颁授给他们并向他们致敬时,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激励着全社会见贤思齐、争做先锋。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在我们这么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国家,每个人出一份力就能汇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每个人做成一件事、干好一件工作,党和国家事业就能向前推进一步。”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一路波澜壮阔、前景精彩无限的中国故事里,每个人都是主人翁,每个人都了不起!(人民日报 记者 刘文波 邝西曦)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通过竣工验收

    原标题:“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6号机组通过竣工验收记者从中核集团福清核电获悉,5月5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6号机组正式通过竣工验收。验收组一致认为,华龙一号是中核集团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国家名片和民族品牌,蕴含着核工业自立...

    时间:05-06
  • 文博日历丨栽种立夏秧 稻谷满粮仓

    今日立夏...

    时间:05-06
  • 高原之子

      高原之子(逐梦·致敬功勋党员⑳)  高原的午后,他依然是那身鲜明的装扮——个子不高、身材瘦削,戴一顶藏式毡帽,稀疏的发梢已由白色转成黄色;身穿白大褂,左胸前别着工作证,还有一枚鲜红的党徽;白大褂里面,还是那件酒红色毛衣,那是女儿给他织的,已经穿了20多年。  面前这位年近九旬的老者,就是“七...

    时间:05-06
  • 中科院声学所团队不断探索发展横波远探测成像测井技术

      中科院声学所团队不断探索发展横波远探测成像测井技术  给大地“做B超”,用声波找油气  本报记者 吴月辉  2011年至2021年,我国用10年时间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其间累计发现17个亿吨级大油田和21个千亿立方米级大气田,新形成32处非油气矿产资源基地,主要矿产保有资源量普遍增长。  石油能...

    时间:05-06
  • 全域封山禁牧后 如何让“风景”变“丰景”

      【绿色发展·大家谈】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作出具体部署,指明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路径。宁夏是一个生态极为脆弱的省区,经过全域封山禁牧,持续实施生态移民、退耕还林还草等综合措施...

    时间:05-06
  • 宁夏:绿了草原,富了农牧民

      【美丽中国万里行】  一场春雨过后,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红崖子乡红崖子村的天然草场上云浮苍穹,草吐芽尖。“真是及时雨啊!瞧这返青率,今年草场长势应该不错。”望着被细雨打湿的茫茫原野,平罗县草原管理站站长刘春宏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

    时间:05-06
  • 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五周年 为守护英烈权益筑牢法治长城

      为守护英烈权益筑牢法治长城  ——写在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五周年之际   【法眼观】  5月1日清晨5时许,北京天安门广场,十余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高唱国歌,见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巍然耸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沐浴在晨光中,向这...

    时间:05-06
  • 化浊成清 探访国内首座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

      三氿两湖,千帆逐波。位于太湖西岸的江苏省宜兴市,是久负盛名的“环保之乡”,国内首座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便坐落于此。近日,记者跟随“长江大保护调研行”采访团自宜兴市区向北驱车约半小时,远远就望见一座极具设计感的“三叶草”造型建筑,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分外“亮眼”。  建设中国城市污水处理概...

    时间:05-06
  • 数字经济正逐步成为中国稳增长、促发展的新动能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网络零售市场和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  “数字+”激荡新动能  本报记者 柯竞 通讯员 林丹  4月27日至28日,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41.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建设数...

    时间:05-06
  • 青春中国·习典明理 |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大量引用中国古代经典名句。无论是谈论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还是在国际场合阐述中国主张,总书记都善于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子百家和历代文人、政治家的经典名句中旁征博引,恰到好处地表达中国共产党人、中国的立场观点和文化自信,带给...

    时间:05-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