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国家民族利益所至 人民海军航迹必达——中国海军完成撤离中国在苏丹人员任务综述

2023-05-02 14:30:3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5月1日电 题:国家民族利益所至 人民海军航迹必达——中国海军完成撤离中国在苏丹人员任务综述

  黎云、莫小亮、唐思宇

  紧急撤离中国在苏丹人员任务,再一次检验了中国海军的忠诚、担当和能力。

  中国海军导弹驱逐舰南宁舰、综合补给舰微山湖舰连夜高速机动630余海里,从亚丁湾赶到苏丹港附近海域,比上级要求的时间提前了7小时。

  继中国海军2011年利比亚撤离行动和2015年也门撤离行动之后,苏丹撤离行动于4月26日在红海海域展开。两艘军舰来自正在亚丁湾护航的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携带舰载直升机1架,任务官兵490多名,其中特战队员数十名。

  人民的安全,永远是人民子弟兵心之所系。从亚丁湾到苏丹港航渡期间,中国海军任务官兵把能预想预判的各种特情推演了一遍,立足最复杂的情况做好准备。

  “如果军舰靠不上去,就用冲锋舟将舰员和特战队员送上去,一定把我们的人接上船。”指挥员赵朗在任务部署会上定下决心。作战参谋对码头进行了全面评估和标注。

  指挥员的担心并不是凭空臆断。有的国家在苏丹的撤侨行动遭到不明武装的袭击,造成装备损坏和人员受伤。

  令人欣慰的是,在中国驻有关国家使领馆的协助下,26日上午,南宁舰、微山湖舰顺利靠泊苏丹港。舷梯刚放下,率先靠港的南宁舰多名舰员就迅速登上码头,开设出安全警戒区域。数十名特战队员立即进行警戒。“我们来了,你们安全了。”面对集结到码头的第一批撤离人员,编队指挥员杨艳华的慰问简短却充满力量与自信,引起现场热烈的掌声。

  按照撤离行动方案,有千余名中国同胞和外籍人员搭乘中国海军军舰从苏丹的苏丹港,撤离至沙特阿拉伯的吉达港,两个港口横跨红海,直线距离约170余海里。为了让脱离险境的撤离人员在舰上能睡上安稳觉,海军官兵腾出大部分住舱,拿出自己的被褥,还在通道里贴好指引标识,告诉大家卫生间、餐厅的位置。炊事班几乎全天不休,保障撤离人员吃上热菜热饭。

  当地时间4月27日10时许,首批678名撤离人员安全顺利抵达沙特阿拉伯吉达港后,南宁舰、微山湖舰迅即再次折返苏丹港,开启苏丹港到吉达港的“摆渡”模式。在几天时间里,两艘军舰航程超过1140海里,指挥流程顺畅,官兵配合默契,装备性能良好。

  4月29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宣布:中国军队完成撤离中国在苏丹人员任务。中国海军不仅从苏丹港撤离出940名中国公民,还应有关国家请求,撤离出231名外籍人员。

  “这说明,中国海军已经具备了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能力。”军事专家李剑介绍说,撤离行动检验了中国海军舰艇的机动性能和海军官兵的专业素养,也展现了中国政府和中国军队良好的国际形象,是一次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红海行动”。微山湖舰也成为中国海军唯一参加过两次撤离行动的军舰。

  早在2015年的也门撤离行动中,微山湖舰和临沂舰、潍坊舰组成编队,分5批将900余名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区,其中包括分别来自15个国家的279名外籍人员。

  当前,圆满完成撤离中国在苏丹人员任务的中国海军导弹驱逐舰南宁舰、综合补给舰微山湖舰,已经驶离红海,与正在亚丁湾护航的导弹护卫舰三亚舰汇合,继续执行护航任务。

  在亚丁湾海域,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已经轮换至第43批,为7100余艘过往的中外船舶提供安全护卫。4月28日,由导弹驱逐舰淄博舰、导弹护卫舰荆州舰、综合补给舰千岛湖舰组成的第44批护航编队从浙江舟山解缆起航,前往亚丁湾接替第43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

  从苏丹撤出的同胞,已陆续乘坐中国政府安排的包机返回祖国。过不了多久,在国家有需要、人民有危难时挺身而出的中国海军军舰,也将接受祖国母亲的拥抱。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秦刚同缅甸外长丹穗举行会谈

      中新社北京5月3日电 当地时间5月2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内比都同缅甸外长丹穗举行会谈。  秦刚表示,中缅两国山水相连,胞波情谊深厚。习近平主席2020年历史性访缅,开启中缅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看待同缅睦邻友好关系,愿同缅方共同落实好习近平主席访缅重要成果,深化各...

    时间:05-03
  • “五个一百”:澎湃正能量,为新征程凝聚源动力

      中新网北京5月3日电 (记者 谢艺观)网络空间已成为亿万网民离不开的求知空间、精神空间、发展空间,如何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需要用正能量激浊扬清,为奋进新征程凝聚源动力。  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10.67亿,互...

    时间:05-03
  • 中国共青团团内统计公报发布:全国共有共青团员7358.3万名

      今天(5月3日),共青团中央发布中国共青团团内统计公报。  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国共有共青团员7358.3万名,共青团组织409.3万个。其中,团的地方委员会0.3万个,基层团(工)委18.9万个,团(总)支部390.1万个。学校团组织186.8万个,团员4016.3万名;企业团组织81.4万个,团员657.9万名;机关事业单位团组织35.0万...

    时间:05-03
  • 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 ——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②

      青春逢盛世,拼搏正当时。不久前,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2年“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从矢志科研、勇攀高峰,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到心怀大我、参与维和,生动讲好中国故事,再到顽强拼搏、为国争光,在体育赛场上挥洒汗水……青春的故事精彩纷呈,青春的答卷绚烂多彩。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党的十...

    时间:05-03
  • 固本培元强根基 立德树人建新功——中管高校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 题:固本培元强根基 立德树人建新功——中管高校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新华社记者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中管高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部署,将理论学习、调查...

    时间:05-03
  • 时政微视频丨青年朋友的知心人

      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图书馆里,有一张特殊的老照片,照片里的青年们一张张神采飞扬的面孔,讲述着一段青春故事。  1984年夏天,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实践团赴河北正定调研,时任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骑自行车去看望他们,鼓励同学们毕业后到基层一线去接受实践锻炼。这次难忘的历程,也成为了实践团成员们前行的动力...

    时间:05-03
  • “团结奋进新时代——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授牌活动”特别节目今日播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了“团结奋进新时代——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授牌活动”特别节目,今晚八点档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时间:05-03
  • 复兴号将驶上青藏铁路 “神奇天路”提质升级再创奇迹

      “复兴号”将驶上青藏铁路 “神奇天路”提质升级再创奇迹  【这些年,我们创造的奇迹⑨】  本报拉萨5月2日电(记者詹媛、尕玛多吉)青藏铁路又传喜讯——“复兴号”动车组将首次驶上青藏铁路!记者近日从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青藏铁路提质升级已进入新阶段,西宁至格尔木段预计在今年全部...

    时间:05-03
  • 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实现健康有序发展(视线)   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支一顶帐篷,邀亲朋好友,听蝉鸣,闻清风,话家常,好不惬意。  近年来,露营成为广受人们欢迎的假日休闲方式。从家边绿地到旷野山林,人们开启露营之旅,是追逐美景,更是奔赴美好时光。去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等1...

    时间:05-03
  • 劳动创造幸福 实干成就伟业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五一”假期,许多劳动者仍然坚守在各自岗位上,用辛勤劳动绘就精彩人生,生动诠释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  他们中,有不辞辛劳、甘于奉献的交通战线职工,保障人们的假日出行;有铆足干劲的产业工人...

    时间:05-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