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统战故里”李家庄:寻访“五一口号”故事

2023-04-30 16:15: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石家庄4月30日电 题:“统战故里”李家庄:寻访“五一口号”故事

  作者 李晓伟 翟羽佳 邢璐

  距中国革命圣地西柏坡直线距离不到10公里的河北省平山县李家庄村,是中共中央统战部旧址所在地,被誉为“统战故里”,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以下简称中央城工部)在这里改名为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以下简称中央统战部)。75年前,“五一口号”发布后,中共中央在此接待了大批民主人士,留下很多共商建国大计的佳话。今年是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当下的李家庄正迎来一批批学习参观的人群。

图为“统战故里”李家庄村景色。(资料图) 翟羽佳 摄

  走进中共中央统战部旧址,投射在进门地板上的一句“新中国统一战线从这里走来”,以及一张张旧照片、一件件老物件,引领观众走进历史深处。

  “1948年4月,中央城工部跟随中共中央机关进行迁移,当时中共中央机关到了西柏坡,而中央城工部来到了李家庄。1948年9月26日,中央城工部改名为中央统战部。”中共中央统战部旧址讲解员李文霞说,岗南水库修建前,李家庄与西柏坡的距离仅2.5公里,这里物产丰富,群众基础较好,这些都是中央城工部选驻李家庄的重要原因。

图为位于李家庄的中共中央统战部旧址。 翟羽佳 摄

  1948年4月30日,“五一口号”发布,召开新政协、建立新中国也就提上了日程。李文霞说,当时中共中央统战部在李家庄的主要任务就是接待民主人士,以及筹备新政协。为将民主人士安全及时地接送到解放区,当时中共中央制定了两条路线,一个是南线,一个是北线。其中北线就是上海、天津、北平的民主人士先到达石家庄,再到李家庄。

  “当初冲破国民党重重封锁,顺利来到李家庄的民主人士主要是24位,他们中有20位成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亲身经历并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李文霞说。

  因为这些特殊客人的到来和中共中央领导人的时常光顾,李家庄这个宁静的山村经常呈现“沸腾”的场面,时任中央统战部副秘书长的童小鹏在回忆文章中形容为“沸腾的李家庄”。这些当时最进步的人士,也开化着闭塞的李家庄。

  那段岁月,村民谷文朝的父亲谷俊德受托用自家的老石磨为中共中央统战部机关和民主人士磨面。“李家庄家家户户都有石磨,但我父母都是中共党员,政治可靠。”谷文朝回忆说,中共中央统战部每天提供100斤小麦,但只要75斤面粉,剩下的面粉和麦麸就给他家留作酬劳。这不仅没有增添谷家人的负担,还大大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家里磨面半年就买下了一头驴。

中共中央统战部旧址里参观者络绎不绝。 李晓伟 摄

  谷文朝听村里的长辈讲,村民们热情接待了这些客人,房屋紧张,村民就将房子让给客人们住,还与中共中央统战部工作人员一起动手建新房。晚上,村民们还与客人们一起在打麦场唱歌跳舞联欢。

  这样鱼水情深的故事还有很多。在时任村公安员刘军祥的回忆里,1949年春节,村干部和村里的青年分为三组,分头给各民主人士拜年,民主人士们给大家回拜,一起欢庆春节。村民史悦华回忆说,她因为家贫上不起学,民主人士雷洁琼介绍她到“工校”学习……

  1959年,因修建岗南水库,部分李家庄村民进行了移民,留下来的村民搬到了山坡上,就是现在李家庄所处的位置。2007年,在邻近水库的地方,平山县开始逐步复原中共中央统战部旧址。

  2015年,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和河北省、市、县支持下,李家庄被纳入西柏坡红色生态旅游片区。依托中共中央统战部旧址等红色景点,这个小山村深入挖掘旅游资源,打造太行风情美丽乡村,开展红色游、生态游、乡村游。

  经过不懈努力,如今的李家庄风景如画,引得游客络绎不绝。据了解,202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8万元。

李家庄村民谷文朝重拾父辈的手艺,做起石磨面粉的营生。 翟羽佳 摄

  “这几年间发生的变化比以前几十年都大。”66岁的谷文朝感慨道。因为看好李家庄未来的发展,原本在石家庄工作的谷文朝夫妇回到家乡,老宅租给企业做精品民宿,他和老伴儿则重拾父辈的手艺,做起石磨面粉的营生。他说,磨子会一直转下去,为今天的幸福生活,也为了纪念历史。(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现象级”城市营销掀起新热潮 文旅创新融合升级增“游量”

      央视网消息:“五一”假期,多地着力丰富新消费供给,发力培育兼具文化特色、年轻化、沉浸感、互动强的文旅新业态,一些深度融入生活场景兼具地域特色文化的创意市集、时尚露营成为文旅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亮点。  从城市到乡村,特色露营新业态项目成为释放消费的新方式,花样翻新的露营不断刷新“新...

    时间:05-01
  • “真正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中国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巴布亚新几内亚潘古党全国总书记多吉迈·托维贝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一伟大成就的取得,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把减贫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

    时间:05-01
  • 经济日报社论:用劳动筑就通向伟大梦想的阶梯——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一个伟大时代,总有一种勇毅向上的力量。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千千万万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协力奏响了劳动光荣的新时代乐章。在“五一”这个美好的节日里,我们谨向全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诚挚的祝福,向为社会主义现...

    时间:05-01
  • 旅游业复苏更需诚信经营

      “五一”小长假,消费者出游热情高涨,旅游市场快速复苏。在消费活力迸发的同时,行业乱象也随之出现,比如,有些飞机、酒店、餐饮价格暴涨,还有民宿为了涨价恶意毁约。此前受疫情影响,旅游市场低迷,商家想通过此次假期快速“回血”,心情可以理解,但若不顾长远“狂捞一笔”,不仅影...

    时间:05-01
  • 捍卫英烈荣光 传承民族精神 ——写在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5周年之际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  2018年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该法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5年来,让尊崇捍卫英雄...

    时间:05-01
  • 【每日一习话】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

      习近平: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勤于创造、勇于奋斗,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这段话出自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发表的讲话。...

    时间:05-01
  • 汇聚劳动洪流 迸发时代伟力

      【社论】   建功火热时代,他们的血脉奔涌着创造美好生活的澎湃激情;奏响劳动之歌,他们的双手谱就了推动时代发展的华美乐章——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站在五月首端,全国人民共庆劳动佳节;放眼广袤穹宇,劳动礼赞最为嘹亮激荡。在和暖的春意中,我们向各条战线上的...

    时间:05-01
  • 国际最新研究估计:亚洲象适宜生境300多年来减少超64%

      中新网北京5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近日发表一篇生态学研究论文估计,自公元1700年以来的300多年里,亚洲象的适宜生境减少了64%以上——相当于33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研究者认为,在经历了几百年的相对稳定之后,1700年开始的生境丧失与殖民时期的土...

    时间:05-01
  • 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重温总书记的谆谆话语

      时习之  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重温总书记的谆谆话语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全国广大劳动者,激励广大劳动者在平凡岗位上续写不平凡的故事。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让我们重温总书记的谆谆话语,用辛勤劳动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时间:05-01
  • “五一”假日观察 | 文旅创新发力 带“活”带“火”特色经济

      央视网消息:从景点、从路上,都能看出这个“五一”假期出游热情之高涨,这股热情有一部分就来自于各地文旅创新带来的吸引力。下面我们就到各地看看,今年又多了哪些新玩法。  河南新乡:满足年轻游客需求 打造主题露营地   在河南新乡的宝泉大峡谷,景区按照森林主题、峡谷主题,分别打造了两大露营地。...

    时间:05-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