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回家真好!从苏丹撤离的中方人员用镜头记录沿途经历

2023-04-29 14:32:5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4月15日,苏丹武装部队和快速支援部队发生武装冲突,当地局势迅速恶化。连日来,中国外交部和驻苏丹及周边国家使领馆分秒必争,努力创造条件,协助在苏中国公民安全转移撤离。目前大部分在苏丹中国公民已分批、有序、安全撤离至苏丹边境港口或周边邻国。

  万里归途 情深意切

  当地时间28日,部分中方撤离苏丹人员抵达了位于沙特西部城市吉达的国际机场。他们将在当天傍晚登上回国的飞机,那么现在他们的感受是怎样的?一起跟随总台记者去前方看看。

  总台记者 李超: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沙特西部的吉达国际机场,而在我的身后,部分从苏丹撤离的中方人员正在办理登机等手续。根据我们的了解,有超过340名中方人员即将乘坐国航的CA090次航班,从吉达的国际机场起飞,经过超过7000公里的飞行,返回祖国,抵达首都国际机场。

  从苏丹撤离的中国公民 周航:一路过来的时候,包括枪声,炮声,都是不断的,我们车队的后面甚至有被炮弹轰炸过的,浓烟滚滚的氛围。但是当我们踏上中国的微山湖军舰之后,感觉已经回到家了一样。不像之前那样感到恐惧和紧张。五一,至于就是说回国了之后,肯定是陪家人先聚一聚,回老家也是看看父母。

  “现在出发 我们回家”

  当地时间28日中午,那些等待回家的人们从酒店出发前往吉达国际机场。他们用镜头记录下沿途经历,表达对祖国的感谢和期盼回家的心。

  从苏丹撤离的中国公民 杨俊伟:吉达时间11点半,我们即将坐大巴车前往吉达国际机场。

  从苏丹撤离的中国公民 张启怀:我在喀土穆炼油厂(工作),我们是搞建筑的。喀土穆发生战争之后,大使馆组织我们撤离,而且迅速地撤离,是他们(使馆工作人员)让我们远离了战争,让我们回家了,我们非常感谢他们,非常激动。

  撤离路上 守望相助

  对于成功撤离的中国公民来说,撤离的路上有艰辛,更有同胞之间的守望相助。

  王冰冰是一家中资企业在苏丹业务的负责人。当记者见到王冰冰时,他已经抵达中国使领馆在沙特吉达安排的酒店房间几个小时了,但长时间的紧张情绪让他还没有办法放下心来。回忆起几天前在喀土穆的经历,他依然心有余悸。

  中资企业苏丹业务负责人 王冰冰:市区断网断电,一旦没有电的时候,对人的心理冲击还是比较大的。就怕流弹一下子过来,我们院子外面的车上也是有弹孔的。

  激烈的交火甚至将驻地大楼高层的玻璃完全震碎。中国驻苏丹大使馆多次发布安全提示,并登记在苏中国公民信息和撤离意愿,确保将撤离信息通知到每一个人。王冰冰和他的同事与其他在苏中资机构人员、留学生和个体商人一起,从喀土穆出发,沿陆路撤离到苏丹港。就在离开喀土穆的当天早上,安全形势还在不断恶化。

  中资企业苏丹业务负责人 王冰冰:那天早上还相对平静一些,但是就在大家一起聚集的时候,人不断变得越来越多的时候,旁边还是有往这边打炮,也有机枪扫射和密集的枪声,其实就在我们附近,一路过来的时候也在交战,路上不断有拉着持枪军人的车经过。

  抵达苏丹港后,为了妥善安置好计划从苏丹港撤离的数百名中方人员,王冰冰所在的企业将自己在当地的两处营地腾了出来,优先老人、孩子和妇女休息,而他和同事们也在抵达苏丹港的第一时间就投入到服务撤离人员的工作

  中资企业苏丹业务负责人 王冰冰:我们的员工自己都生病了,给他吃东西他都不吃。现场温度很高,嗓子有的都哑了,都说不出来话了,还在坚持。有人是两天两夜没合眼,一天睡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这都是常态。我们也是一定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也是我们自己发自内心的,是真的,真的有那种是自己同胞(的感觉),(大家都)挺不容易。

  撤离途中时间仓促、物资紧缺,王冰冰还在担心,他和同事们对同胞们的照顾不够周到。

  中资企业苏丹业务负责人 王冰冰:确实没地方了,有的在棚子里,甚至在(露天)场地里搭棚子住,确实也出现了这种情况,但大家没有一句怨言。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我们提供的餐饮并不是很及时,一是不及时,第二也可能并不是很好,但是大家没有一个嫌弃的。

  经过休整,这批撤离人员在26日夜间踏上了前往沙特吉达的路程。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五一”假期 旅游行业如何迎“大考”

      “五一”假期,春暖花开、万物生长,人们出游的热情也重新燃起。“五一”旅游市场的火热程度有目共睹。高铁、机票、酒店和热门景区门票预订高峰早已提前到来,一些热门目的地的车票、景区门票、酒店的预订已经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数倍甚至十几倍。  这个“五一”假期,对旅游业来说也是一次考验。“五...

    时间:04-30
  • 致敬劳动者 他们从未辜负时代

      手之于人,意味着什么?  有的手瘦弱,却能撑起一个家;有的手粗糙,却能细腻修复精巧的文物;有的手在无菌手套中起皱,却能托举起鲜活健康的生命……当一位劳动者摊开手掌,细密的纹路之中,隐藏着动人故事与朴素情感。  若是去到那个街坊邻居四处串门、自行车“叮铃铃”的声音在胡同里弄回响的年代,仿佛能随...

    时间:04-30
  • 日方应树立正确对华认知

      本报东京4月29日电 (记者岳林炜)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28日在日本记者俱乐部发表演讲时指出,日方应该从根子上树立正确对华认知,把握战略自主,判明时代大势,真正以建设性的姿态推动两国关系稳定发展。  吴江浩说,中方始终主张中日睦邻友好、合作共赢,从未把日本当作对手,更没有当作威胁甚至敌人,我们希...

    时间:04-30
  • “看好中国科技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联合利华成为第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目前在中国拥有八大生产基地,经营着40多个知名品牌。”联合利华全球副总裁曾锡文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联合利华全球销量最大的市场之一,联合利华希望继续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

    时间:04-30
  • 中国援摩医疗队塞达特分队启用新驻地

      本报4月29日电 (记者管克江)中国援摩洛哥医疗队塞达特分队新驻地启用仪式28日在摩洛哥塞达特省哈桑二世医院举行。中国驻摩洛哥大使李昌林、摩洛哥卫生部秘书长阿卜杜勒—卡里姆等中外各界代表80余人参加。  李昌林表示,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自1975年...

    时间:04-30
  • “感受到五星红旗的温暖与力量”

      当地时间4月29日上午9时许,在中国海军导弹驱逐舰南宁舰伴随护卫下,综合补给舰微山湖舰搭载约500名从苏丹撤离人员,缓缓靠抵沙特阿拉伯吉达港,圆满完成第二批人员转运任务。在中国驻有关国家使领馆的协助下,从北京时间4月26日至29日,南宁舰、微山湖舰将从苏丹港撤离的940...

    时间:04-30
  • 《航拍中国》台湾篇俯瞰宝岛:阖家团圆的心思从未变

      中新社北京4月29日电 (杨程晨 朱贺)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纪录片《航拍中国》第四季台湾篇29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台湾篇是《航拍中国》第四季的第11集,也是最后一集。这趟约50分钟的“空中旅程”从澎湖列岛开始,飞越至360余年前郑成功登陆台湾之处台南鹿耳门溪,来到位于花莲的清水断崖,在台...

    时间:04-29
  • 我国超8成人口已感染新冠 张文宏回应是否会有大的第二波疫情

      4月28日,中国疾控中心周报发表一项研究推测预估,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全国超过82%的人口感染新冠病毒。文章指出,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6个月内,对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和症状方面是有效的。  这项研究还揭示了新冠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和症状的有效性。数据显示,接...

    时间:04-29
  • 国防部就中国军队完成撤离中国在苏丹人员任务发表谈话

      为保护在苏丹的中国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中国军队奉命执行撤离中国在苏丹人员任务。在中国驻有关国家使领馆的协助下,海军南宁舰、微山湖舰于北京时间4月26日至29日,从苏丹港撤离940名中国公民、231名外籍人员至沙特吉达港。  人民军队为人民。中国军队永远都是人民的守护者,永远都是捍卫国家主权、...

    时间:04-29
  •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就中国军队完成撤离中国在苏丹人员任务发表谈话

      中新网4月29日电 据“国防部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就中国军队完成撤离中国在苏丹人员任务发表谈话。  为保护在苏丹的中国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中国军队奉命执行撤离中国在苏丹人员任务。在中国驻有关国家使领馆的协助下,海军南宁舰、微山湖舰于北京时间4月26日至29日,从苏丹...

    时间:04-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