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历史见证】记录秘密北上的“摄影师”

2023-04-29 14:31:09

来源:统战新语微信公众号

  1948年4月30日,“五一口号”发出后,民主人士纷纷响应,并接受中共中央的邀请,在中央的安排下积极北上进入解放区。由于这次行动严格保密,很难详细记录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幸运的是,历史选择了两个人,让他们成为这次秘密行动的“摄影师”。

  75年前的一天,在李家庄的某个高处,童小鹏按下快门,于是,这个太行山里的小村庄,便有了一张最早的“村景照”。也正是得益于他的这部相机,民主人士在这里“中转”北上行动,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见证。

  童小鹏1914年出生于福建长汀童坊镇,16岁参加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生爱好摄影,从1937年开始用120相机在西安、延安等地为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等人均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定格。

  1941年,他在南方局工作时,经董必武批准,花了500元法币购得一台135旧徕卡相机。就是这部相机,伴随童小鹏辗转各地,从重庆到陕北,从西柏坡到北京,记录下了他亲历的峥嵘革命岁月。

  1948年4月,中央城工部进驻李家庄,并于9月改名中央统战部,童小鹏任中央统战部副秘书长。此时,李家庄作为“中转站”,接待了大量北上的民主人士。

  这一时期,在童小鹏的镜头中,出现较多的场景,是民主人士的家庭合影。其中包括胡愈之、沈兹九夫妇,周建人、王蕴如一家,以及吴晗、袁震夫妇。

  这3张照片被收录在1990年出版的《历史的脚印——童小鹏摄影资料选集》里,陆定一在序言中明确说明是童小鹏本人所照。

  除了民主人士,童小鹏还为自己的同事留下多幅合影照片,反映了中央统战部在李家庄的工作情况。

  中共“五一口号”吹响建立新中国的号角,李家庄见证了历史的选择。后来担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的童小鹏,在天安门城楼上,拍摄了开国大典中独一无二的彩色照片,为这段岁月完成了最重要的历史定格。

  在75年前,与童小鹏“一同”按下快门,记录民主人士北上的,还有一位年轻人,他就是鲁迅先生的儿子周海婴。

  1948年11月,鲁迅先生的遗孀、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领导人的许广平,带着19岁的儿子周海婴,乘坐“华中号”货轮,踏上另一条从海上赶赴东北解放区的北上线路,同行的还有马叙伦、郭沫若等知名人士。

  登船前,自幼酷爱摄影的周海婴购置了一部黑色双镜头胶片相机,希望能记录这段充满未知的旅程。

  因为是秘密航行,船上没有跟随记者,只有周海婴带了这部相机。他回忆:“许多老先生见了互相招呼,让我替他们在船上留念。”

  11月25日,周海婴为侯外庐、郭沫若、沈志远在“华中号”上合影。镜头前的郭沫若,身着长褂,神情平静淡然。

  其实,为了这次出发,民主人士都使出了浑身解数,郭沫若更是用“瞒天过海”之计,提前写好了很多天的稿子,连续刊载,才麻痹了在香港的国民党特务,得以脱身。

  12月初,克服重重困难,民主人士终于抵达辽宁省丹东市。此时,已是天寒地冻。20多位民主人士刚一下船,党组织就派人送去了獭皮帽、貉绒大衣、皮靴等御寒衣物。这一场景也被周海婴的镜头记录下来。

  此后,周海婴还拍下民主人士在沈阳铁路宾馆内开会,讨论召开新政协会议的场景,以及民主人士在沈阳站合影。

  岁月流转,这位当年举着相机、记录下北上瞬间的年轻人,后来也投身到新中国建设的大潮中,并任全国政协委员。

  由于北上行动严格保密,最终能用相机记录下民主人士心怀家国、追求光明的历史瞬间实属不易。

  1978年,童小鹏将这台见证无数历史时刻的135旧徕卡相机捐赠给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2010年,周海婴将陪伴自己60多年的双镜头老相机捐赠给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

  曾经定格历史的童小鹏和周海婴,以及他们手中的相机,最终也成为历史,被人们定格在心中。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五一”假期 旅游行业如何迎“大考”

      “五一”假期,春暖花开、万物生长,人们出游的热情也重新燃起。“五一”旅游市场的火热程度有目共睹。高铁、机票、酒店和热门景区门票预订高峰早已提前到来,一些热门目的地的车票、景区门票、酒店的预订已经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数倍甚至十几倍。  这个“五一”假期,对旅游业来说也是一次考验。“五...

    时间:04-30
  • 致敬劳动者 他们从未辜负时代

      手之于人,意味着什么?  有的手瘦弱,却能撑起一个家;有的手粗糙,却能细腻修复精巧的文物;有的手在无菌手套中起皱,却能托举起鲜活健康的生命……当一位劳动者摊开手掌,细密的纹路之中,隐藏着动人故事与朴素情感。  若是去到那个街坊邻居四处串门、自行车“叮铃铃”的声音在胡同里弄回响的年代,仿佛能随...

    时间:04-30
  • 日方应树立正确对华认知

      本报东京4月29日电 (记者岳林炜)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28日在日本记者俱乐部发表演讲时指出,日方应该从根子上树立正确对华认知,把握战略自主,判明时代大势,真正以建设性的姿态推动两国关系稳定发展。  吴江浩说,中方始终主张中日睦邻友好、合作共赢,从未把日本当作对手,更没有当作威胁甚至敌人,我们希...

    时间:04-30
  • “看好中国科技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联合利华成为第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目前在中国拥有八大生产基地,经营着40多个知名品牌。”联合利华全球副总裁曾锡文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联合利华全球销量最大的市场之一,联合利华希望继续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

    时间:04-30
  • 中国援摩医疗队塞达特分队启用新驻地

      本报4月29日电 (记者管克江)中国援摩洛哥医疗队塞达特分队新驻地启用仪式28日在摩洛哥塞达特省哈桑二世医院举行。中国驻摩洛哥大使李昌林、摩洛哥卫生部秘书长阿卜杜勒—卡里姆等中外各界代表80余人参加。  李昌林表示,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自1975年...

    时间:04-30
  • “感受到五星红旗的温暖与力量”

      当地时间4月29日上午9时许,在中国海军导弹驱逐舰南宁舰伴随护卫下,综合补给舰微山湖舰搭载约500名从苏丹撤离人员,缓缓靠抵沙特阿拉伯吉达港,圆满完成第二批人员转运任务。在中国驻有关国家使领馆的协助下,从北京时间4月26日至29日,南宁舰、微山湖舰将从苏丹港撤离的940...

    时间:04-30
  • 《航拍中国》台湾篇俯瞰宝岛:阖家团圆的心思从未变

      中新社北京4月29日电 (杨程晨 朱贺)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纪录片《航拍中国》第四季台湾篇29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台湾篇是《航拍中国》第四季的第11集,也是最后一集。这趟约50分钟的“空中旅程”从澎湖列岛开始,飞越至360余年前郑成功登陆台湾之处台南鹿耳门溪,来到位于花莲的清水断崖,在台...

    时间:04-29
  • 我国超8成人口已感染新冠 张文宏回应是否会有大的第二波疫情

      4月28日,中国疾控中心周报发表一项研究推测预估,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全国超过82%的人口感染新冠病毒。文章指出,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6个月内,对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和症状方面是有效的。  这项研究还揭示了新冠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和症状的有效性。数据显示,接...

    时间:04-29
  • 国防部就中国军队完成撤离中国在苏丹人员任务发表谈话

      为保护在苏丹的中国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中国军队奉命执行撤离中国在苏丹人员任务。在中国驻有关国家使领馆的协助下,海军南宁舰、微山湖舰于北京时间4月26日至29日,从苏丹港撤离940名中国公民、231名外籍人员至沙特吉达港。  人民军队为人民。中国军队永远都是人民的守护者,永远都是捍卫国家主权、...

    时间:04-29
  •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就中国军队完成撤离中国在苏丹人员任务发表谈话

      中新网4月29日电 据“国防部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就中国军队完成撤离中国在苏丹人员任务发表谈话。  为保护在苏丹的中国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中国军队奉命执行撤离中国在苏丹人员任务。在中国驻有关国家使领馆的协助下,海军南宁舰、微山湖舰于北京时间4月26日至29日,从苏丹...

    时间:04-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