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跟总书记学调研 | 习近平:办法就在群众中

2023-04-29 08:28:34

来源:学习小组微信公号

  2004年6月21日,习近平在《浙江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办法就在群众中》。文中指出,要解决矛盾和问题,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深入调查研究。

  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是习近平开展调研工作的显著特点。他要求领导干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做到“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

  在基层调研,习近平很注重听取民声、体察民情、反映民意。1982年,他刚到河北正定工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户、了解情况。全县第一个粮食亩产过千斤的三角村,是他调研的首站。

  习近平没想到,当地百姓说得最多的竟是“粮食不够吃”:“一年干下来,从年头吃不到年尾”“谁家不够吃了,就偷着去邻县的村里换红薯干吃”“你瞧,这准是去换红薯干的”??那时,正定每年粮食征购任务高达7600万斤,剩下的口粮远不够老百姓填饱肚子。

  “我们正定宁可不要‘全国高产县’这个桂冠,也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为减少粮食征购,习近平顶住压力,跑省进京,反映实际情况。很快,中央与省、地两级相关部门组成调查组,到正定摸清了底数,把粮食征购任务核减到4800万斤,减幅达36.8%,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

  习近平在办公室地图前谋划正定的发展。(图源:《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

  开展调查研究,习近平强调“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但现实中,也有人碰到过这样的烦恼:下去跑了一大圈,意见收集了一箩筐,可就是不知道从哪儿入手解决问题,咋办?

  习近平曾提及自己的经验做法,“坚持调研开局、调研开路,凡事眼睛向下,先当学生,不耻下问,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

  比如,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提出精准扶贫战略。他说,精准扶贫,关键的关键是要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把家底盘清,这是前提。

  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到河北阜平骆驼湾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有啥好办法能精准识别出贫困户呢?

  2015年6月18日,在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谈到精确识别“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

  这套法子,是贵州省威宁县迤那镇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符合实际、形象直观、便于操作,习近平对此给予了肯定:“‘四看法’实际效果好,在实践中管用,是一个创造,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习近平还曾提到焦裕禄的故事。焦裕禄同志在兰考的475天中,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进行了走访和蹲点调研,面对面向群众请教、同群众商量。正是这种深入的调查研究,使他在较短时间内基本掌握了内涝、风沙、盐碱的规律,实施了治理“三害”的正确决策。

  2002年10月,《福建日报》刊发习近平的署名文章《研究借鉴晋江经验 加快构建三条战略通道——关于晋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图源:央视网)

  改革开放后,福建晋江从组织闲房、闲资、闲散劳动力创业起步,探索出一条“以市场经济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之路,实现了从落后贫困县到“全国十强县(市)”的历史跨越。

  习近平对晋江发展很关注。在福建工作期间,他六年间七下晋江调研,总结提出以“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晋江经验”,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基层是好课堂,群众是好老师。习近平说:“好措施、好办法哪里来?答案是从群众中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五一”假期首日预计全国营业性客运量5699万人次

      交通运输部信息显示,“五一”假期第一天,预计全国营业性客运量5699万人次,比2022年同期(劳动节假期第一天,下同)增长151.8%。  其中,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950万人次,同比增长343.6%;公路预计发送旅客3450万人次,同比增长98.8%;水路预计发送旅客95万人次,同比增长86.2%;民航预计发送旅客204万人次,同比增长441...

    时间:04-29
  • 专家学者汇聚昆明 研讨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中新网昆明4月29日电 (记者 韩帅南)28日至29日,“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学术研讨会——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23年年会暨第十届理事会换届选举大会在云南昆明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教学与研究》编辑部等高校和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云南师范大学,共同推动党的二十大...

    时间:04-29
  • 中国海军完成第二批紧急撤离我在苏丹人员任务

      中新网沙特吉达港4月29日电 (李怡诺 唐思宇)当地时间4月29日9时许(北京时间29日14时许),海军微山湖舰搭载我第二批撤离苏丹人员272人、外籍人员221人,在南宁舰伴随护卫下安全靠泊沙特吉达港,中国海军圆满完成第二批紧急撤离我在苏丹人员任务。  当地时间4月27日转运首批撤离人员抵达沙特吉达港后...

    时间:04-29
  • “拨”下希望 16亿元补助资金夯实夏粮丰收底气

      人民网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李栋)当前正处于小麦产量形成的重要时节,也是实施小麦“一喷三防”的关键时期。按照国务院部署,中央财政下达小麦“一喷三防”补助资金16亿元,促进小麦生产省份夏粮稳产,夯实丰收底气。  “一喷三防”,是在小麦生长期使用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

    时间:04-29
  • 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前景广阔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人社部组织开展了第十六届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出3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295名全国技术能手,并表彰一批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28日,国新办举行“技能成才 技能报国”中外记者见...

    时间:04-29
  • 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 | 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准备有序进行

      央视网消息:4月29日是“五一”假期的第一天,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依然坚守在岗位,维护设备运行,完成日常科研任务。目前,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已经全面建成并进入设备调试和试运行阶段,空间站各项科学实验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神十五乘组太空出差满五个月...

    时间:04-29
  • 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2022年“诚信之星”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诚信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诚信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大力弘扬诚信文化,积极推进诚信建设,持续推动诚实守信、履约践诺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向社会发布了2022年“诚信之星”。  此次发布的...

    时间:04-29
  • 点赞新疆发展变化,驳斥外媒编造假新闻——部分国家驻华总领事参访新疆

      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28日电 题:点赞新疆发展变化,驳斥外媒编造假新闻——部分国家驻华总领事参访新疆  新华社记者孙哲、胡虎虎  应外交部领事司邀请,4月24日至28日,巴西、伊朗、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厄瓜多尔和塞内加尔等14国驻华总领事参访新疆乌鲁木齐、喀什和...

    时间:04-29
  • 民盟先贤楚图南之子讲述父亲一生的转折点:站在历史与人生的交叉路口

      1948年6月14日,“五一口号”从太行山发出一个多月后,在香港恢复工作的中国民主同盟宣布响应号召、全力支持新政协。两天后,这篇声明登上了香港《华商报》,向全国广而告之。  此时的楚图南,正在香港。前一年的11月,迫于蒋介石的压力,部分民盟领导人在反复商议后,不得不在上海宣布停止活动。作为民盟中...

    时间:04-29
  • 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从今年4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推出学法时习之·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系列策划,本篇...

    时间:04-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