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春季限定”上新,时令经济带来消费新活力

2023-04-27 10:11:37

来源:光明日报

  【光明时评】

  作者:赵家宁

  转眼间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已过,催促着人们赶快抓住春天的尾巴,尽享暮春的美好时光。这个春天,伴随着气温回暖,“春日经济”持续升温。从高颜值的春季限定商品,到令人垂涎欲滴的时令菜单,再到刷屏社交平台的赏花打卡地,“季节限定”成为许多商家企业的流量密码。

  消费市场的运行本就带有显著的季节规律。不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商家企业开始主动将目光投向时令经济,瞄准“季节”这一关键词背后的深层次需求,开发具有季节特色的专属产品,在季节消费场景上持续推陈出新。这些让消费者应接不暇的创新尝试,已经逐渐汇聚为一股引领大众消费的新潮流,构成了与季节景观相呼应的亮丽“风景线”。如果现在这个时候走进街头的便利店、饮品店,消费者一定能够感受到春天扑面而来的浪漫氛围,在货架上、菜单里注意到大量以粉嫩颜色为代表的春日元素。

  顺应人们品质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传统的季节性消费在时令经济的带动下呈现出快速提质扩容的发展趋势。以吃春菜为例,电商平台数据显示,今年立春以来,春菜品类相关关键词搜索热度上涨近80%,食客们“咬春”尝鲜的热情格外高涨。春菜鲜美但大部分难以保存运输,导致春菜消费往往只能局限于一时一地。随着冷链、配送等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在数字经济的介入下逐步提效,这种状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今年春天,不少消费者发现市面上出现了以前没见过的春菜“新面孔”,线上线下春菜销售品种明显增加,一些生鲜零售商还趁机推出了春菜预制菜、半成品,帮助消费者直接解决“小众春菜怎么吃”的难题。农产品上行通道的拓宽和产业链的延伸升级,使全国各地的特色春菜得以突破地域限制,走上更多人的餐桌。

  在人们愈加重视消费体验的今天,时令经济“自带场景”的特点是其走红的重要原因。古人云“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依托四时风物取之不竭的灵感来源,营造多样化的消费场景,时令经济不仅易于打造富有氛围感的沉浸式消费体验,而且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感。今年一季度,春游踏青需求引领文旅市场加速复苏,各大旅游平台上赏花类产品预订量增势迅猛,赏花经济成为一大亮点。踏青赏花的热潮中,“赏花+露营”“赏花+市集”“赏花+体育”“赏花+夜游”等融合业态花样翻新,为餐饮、户外等多种产业创造了发展场景式消费的新机遇。

  除了提供更具沉浸感和新鲜感的消费体验,时令经济受到追捧与传统文化的回归潮流不无关系。基于农耕文明的文化底色,中国人自古以来对自然变化、季节更替保持着一种特有的敏感。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应时应季的生活哲学,恰好呼应了当下人们对仪式感的看重和对乡土田园的向往。在这种文化情感的加持下,附有鲜明时间属性的消费行为,就成了人们调剂现代生活、寄寓自然情结的一种方式。

  眼下,时令经济热闹非凡,然而也需要看到,某些行业领域的季节性产品正面临着走向同质化的风险。比如樱花、草莓、白桃等元素在春季消费市场上的泛滥,不免让消费者产生疲劳心理。此外,季节限定产品还普遍存在口味不佳、实物与宣传不符等质量问题,消耗着消费者宝贵的信任和好奇心。值得指出的是,时令经济不只是有关稀缺性和外表包装的营销,其中蕴藏的文化和精神价值同样可观。聚焦产品本身,通过强化研发能力、重塑供应链管理、创新营销思路等底层手段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才能让时令经济的“春风”吹得更久更远。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人间四季都是好时节,让时令经济“四季常青”,赋予“季节限定”更丰富的价值内涵,一定能够助推消费市场释放出更加旺盛的活力,更好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27日 02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秦刚谈中国—中亚外长第四次会晤共识

      2023年4月27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西安主持中国—中亚外长第四次会晤后向记者介绍了有关情况。  秦刚说,中国—中亚外长第四次会晤为即将举办的中国—中亚峰会作了全面政治准备,并就中国同中亚国家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一是坚...

    时间:04-27
  • 秦刚:推动国际社会形成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最大公约数

      中新网西安4月27日电 (记者 梁晓辉)4月26至27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西安同来华出席中国—中亚外长第四次会晤的五国外长们就当前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就乌克兰危机阐述了中方立场。  秦刚说,乌克兰危机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现实原因。但再复杂的危机,最...

    时间:04-27
  • 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已成为海外科技人才来华(归国)发展重要载体

      中新网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被誉为“科技工作者之家”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27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由其主办的、主题为“汇聚海智力量,建设人才高地”的2023年海智论坛,26日在吉林长春开幕,旨在为今后进一步做好海外科技人才工作,用好全球资源,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高质量发展进行...

    时间:04-27
  • 美国起诉中国执法人员 中方回应:美方本质上是将法律武器化、政治化

      中新网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 张素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4月27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公安部新闻发言人26日通报,公安部已就美国起诉中国执法人员向美国执法部门提出严正交涉抗议,请问外交部对此有何进一步评论?  毛宁:近日,美方恶意炮制所谓“跨国镇压”,编造拼凑证据...

    时间:04-27
  • “东非职教师资培养EPIP认证试验中心”在天津揭牌成立

      中新网天津4月27日电 (庞喻文)“埃塞鲁班工坊,是在非盟总部所在国建设的鲁班工坊。项目建成以来,已成为非盟总部人力资源开发委员会指定的面向整个非洲的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中心。”日前,“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研推中心”和“东非职教师资培养EPIP认证试验中心”在天津揭牌成立。埃塞俄比亚劳动与...

    时间:04-27
  • 天津海事法院与河北高校共促海商等涉外领域京津冀一体化

      中新网天津4月27日电 (周亚强田飞)记者从天津海事法院获悉,该院26日与河北工业大学签署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协议,以实现人才培养与涉外法律服务的精准对接,为海事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专业支撑,共同促进贸易、海商领域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利用河北工业大学隶属河北、坐落...

    时间:04-27
  • 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主席向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致贺信引发亚洲国家人士热烈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题: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主席向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致贺信引发亚洲国家人士热烈反响  新华社记者  首届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25日在陕西西安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天向大会致贺信,引发亚洲国家人士热烈反响。大家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对...

    时间:04-27
  • 美韩发表宣言称美将升级对韩提供“延伸威慑” 中国外交部回应

      中新网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4月27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当地时间26日,美韩发表《华盛顿宣言》,作为韩总统尹锡悦访美成果文件之一。宣言称,美将通过扩大美韩核危机磋商、新增美韩军事训练和模拟演习、成立“美韩核磋商小组”机制、扩大半岛周边美战略...

    时间:04-27
  • 学习语|携手构建开放共赢的数据领域国际合作格局

      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向第四届联合国世界数据论坛致贺信指出,中国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支持者和践行者,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立健全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加强数据和统计能力建设,积极分享中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监测实践和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

    时间:04-27
  • 国防部:美方行径严重影响多边军控、防扩散与裁军进程

      中新网4月27日电 近日,美方发布2023年《军控、防扩散与裁军遵约报告》,指称中国核试验活动不透明、开展敏感生物军事活动、从事导弹技术扩散活动等。对此,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大校在27日举行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美方报告中的这些内容毫无根据,纯属凭空捏造、刻意抹黑,我们对此坚决反对。  ...

    时间:04-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