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东西问丨近藤博道:黄檗文化为何流芳日本?

2023-04-25 19:48: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东京4月25日电 题:黄檗文化为何流芳日本?

  ——专访日本黄檗宗大本山万福寺管长近藤博道

  作者 朱晨曦 吕少威 蒋文月

  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文明互鉴的历史长河中,以佛教交流为中心的文化传播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晚明的隐元禅师在花甲之年应邀东渡日本弘法,开创了日本禅宗三大宗派之一的黄檗宗,其带去的中国先进文化和技术等深深影响了当时的日本社会。

  隐元禅师一生“两开黄檗,应化西东”,既是一代佛教大师,也是一位文化巨匠。以隐元禅师为代表的黄檗文化被称为“中日交流史上的明珠”,至今仍具有非凡影响力。日本黄檗宗大本山万福寺管长近藤博道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阐释黄檗文化为何流芳日本,探讨隐元禅师精神的当代传承。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隐元禅师来自福建福清黄檗山万福寺,他为何东渡日本弘法?

  近藤博道:在隐元禅师赴日前,日本长崎的“唐寺”就有来自中国的僧侣前来弘法,他们多次对隐元禅师发出邀请,请他东渡弘法。起初,隐元禅师派出了弟子也懒性圭,但不幸遇到海难身亡。其后,隐元禅师决心乘坐商船亲自东渡弘法。1654年,63岁的隐元禅师带着数十名弟子来到日本。

  众所周知,佛教在日本奈良时代从中国传来,至隐元禅师那时,佛教发展已经历了很长时间,包括临济宗和曹洞宗在内的宗派在日本开始出现衰退。正是隐元禅师的到来,成为日本佛教中兴的一大契机。隐元禅师原本计划三年返回中国,但未能遂愿,可能是怀念故乡的万福寺,因此他在日本京都也建了一座“黄檗山万福寺”。

  1673年,隐元禅师在日本圆寂的前一日被册封为“大光普照国师”。此后,日本皇室每隔50年在隐元禅师忌日为其追加封号,他先后被册封为“佛慈广鉴国师”“径山首出国师”“觉性圆明国师”“真空大师”“华光大师”。2022年2月,隐元禅师再获日本皇室追授“严统大师”谥号,这是日本皇室第七次对隐元禅师予以敕封、加谥。这也说明了隐元禅师的功绩和影响力。


2022年2月,隐元禅师获日本天皇追授“严统大师”谥号。黄檗文化促进会供图

  中新社记者:隐元禅师为日本佛教带来哪些变化?

  近藤博道:黄檗宗起初被称为“临济宗黄檗派”,1876年作为一宗独立。日本所说的“禅宗”即为临济宗、曹洞宗、黄檗宗三宗。与临济宗、曹洞宗相比,黄檗宗保留了浓厚的中国文化特征。从江户初期到中期,黄檗宗大本山万福寺的住持几乎都是从中国东渡而来的僧侣。

  黄檗宗从禅风思想、戒律清规、法事仪轨、教团组织、丛林制度等方面给日本佛教界带来深刻影响。隐元及其弟子把明末临济宗的崭新禅风传入日本,又提倡严格的戒律,设立三坛戒会,制定禅林清规,规范僧人日常行仪。这些给戒律松弛、生机不振的日本佛教以巨大刺激,各个宗派因而仿效,进行自我调整,日本近世佛教的发展因此注入了活力。

  隐元禅师到来以前,日本僧人实行一日两餐制,过午不食,而那时中国人一般一日三餐。当时,日本僧人把晚饭称为“药石”,据说僧人晚上饿的时候就把加热后的石头放到怀里取暖止饥,后来“药石”一词就用来指代晚饭了。古代印度僧人也有一日两餐的习惯,因其在热带附近,尚可做到。但中国寒冷的地区,即使用“药石”也无法忍受,就变成三餐制了。隐元禅师东渡日本后带来了一日三餐的进食习惯。

  黄檗宗的仪式礼法和佛经诵读都忠实地继承自中国。在诵经上,黄檗宗很独特,发音一直以隐元禅师那个时代的汉语发音进行,这种独特的发音方式被称为“黄檗唐韵”。我们曾到访过中国,当时中国寺院诵的经我们也能听懂,就一起诵读起来。其他宗派的僧侣看到后说,“果然黄檗宗和中国渊源深厚”。有一点不同的是,虽然是同一部佛经,我们的发音也一样,但感觉中国僧人会抑扬其声,而日本则是平声诵读。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黄檗唐韵”虽然称之为“唐韵”,但实际上是源自明朝时期的汉语发音。隐元禅师所处时代佛经的发音,就这样在黄檗宗流传至今。

黄檗宗僧人用唐音颂大藏经。黄檗文化促进会供图

  黄檗宗有“梵呗”。正如字面意思,“梵呗”是像唱歌一样去诵经,以4拍子为基本节奏,以钟、太鼓、木鱼等法器为伴奏。在隐元禅师东渡之前,日本寺院是没有木鱼的。黄檗宗万福寺以作为木鱼发祥的寺院而闻名。在万福寺僧人们的食堂“斋堂”旁边,悬挂着木鱼的原型“鱼梆”。鱼在睡觉时候也睁着眼睛,是不眠不休的象征。以此勉励大家在修行上像鱼一样精进不懈,珍惜光阴。木鱼嘴里的圆球象征着烦恼,用木棒敲打鱼肚子,有倾吐烦恼之意。

日本华人亲子研学团走进京都黄檗山万福寺,参观木鱼原型“鱼梆”。黄檗文化促进会供图

  中新社记者:黄檗文化对日本社会有何影响?

  近藤博道:隐元禅师不仅传播了佛学经义,还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文化和技术等带入日本,很多一直流传至今。黄檗文化从思想、文学、语言文字、书法、音乐,到佛像雕塑、印刷、绘画,乃至医学、教育等方面,对日本产生了广泛影响。隐元禅师还带来了中国明代的建筑技术,我们寺院就是明代的建筑样式。

  在日本近代以前对平民教育发挥重要作用的“寺子屋”(民间私塾,起源于寺院教育),黄檗宗僧人也贡献了很大力量。隐元禅师的弟子了翁禅师在东京上野宽永寺设立“劝学寮”,这被看作是日本最早的图书馆。隐元禅师东渡时,日本还没有平民教育。在明朝时期,中国加强了平民教育。德川幕府效仿了中国明朝的政治举措,这也为黄檗宗僧侣致力于平民教育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黄檗文化在当今日本社会依然具有生命力。我想再举个大家现在习以为常的例子,来具体说明一下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隐元禅师东渡日本之前,日本人用餐没有桌椅,而是在自己面前放置一小箱,里边有碗、盘子等食具,吃饭时将食具放在箱子上面,这种饮食习惯被称为“箱膳”。隐元禅师带来了新的饮食方式,即围坐在餐桌旁,食物被盛放在大盘子里供自由分食。当然,坐在椅子上更方便,但一般民众家里并没有那么宽敞的空间,因此想出一个办法,即将桌子腿削短,坐在地上进食。大家围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平等意识。从餐桌上的四季豆(日本称为“隐元豆”)、莲藕(日本称为“莲根”)、西瓜等,到文化领域的明朝体(一种字体)、书稿用纸等。诸如此类,由隐元禅师带来的生活方式已深深融入日本社会,而许多当代日本人却还理所当然地认为,那些原本就是日本自古流传下来的文化。

  中新社记者:隐元禅师精神的重要内涵是“道义撑持,东西互照”,您怎么理解这句话?

  近藤博道:这里的“东”和“西”指的就是日本和中国。隐元祖师一直开示我们,在做人修行、建设道场、开创事业以及人与人的交流中,要秉持道义。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需要互相交流,互相促进。

2022年3月,“黄檗文华润两邦——隐元及师友弟子的禅墨世界”书画展在北京举行。田雨昊 摄

  “道义撑持、东西互照”,这是隐元祖师的教诲,是黄檗文化的灵魂,也是黄檗文化的魅力。1661年8月29日,隐元祖师住持新建的京都黄檗山万福禅寺,当时他还欢喜吟诗:“新开黄檗壮禅基,正脉流传海外奇。有志英灵须着眼,苦心道义共撑持。”也即是说,宇宙之中,地球之上,无论东西,大家都应本着道义守望相助。

  在今天,重新体会隐元禅师的精神,我认为日本和中国可以建立更加强韧的纽带,互相切磋钻研,更加深化联系。正如祖师所说的那样:“纯钢打就身心,东西互照无尽,自然有全功全美之事。”“东”和“西”也可以是指世界的东方和西方。世界需要交流。若无交流,就不会有地球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是可以跨越国界而相通的,这也将促进世界的和平。(完)

  受访者简介:

日本黄檗宗大本山万福寺管长近藤博道 朱晨曦 摄

  近藤博道,生于1948年,2015年就任黄檗宗万福寺第62代堂头(黄檗宗管长),曾历任黄檗宗教学部长、宗会议长、万福寺禅堂师家等职务。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跟总书记学调研 | 调研搞得好不好,习近平提出3条标准

      当前,全党正大兴调查研究,一个话题讨论度很高: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看什么?  现实中,有人先入为主,带着论点找论据,把调研变成结论的预设;有人调而不研,装一兜子材料回来,汇报一下就草草了事;有人高谈阔论,调研报告看似漂亮,里面却没啥干货⋯⋯这样的“调查研究”,既解决不了问题,还容易带偏决策...

    时间:04-26
  • 地大团队研究“祝融号”数据找到火星近期水活动新证据

      长江日报讯(记者陈晓彤 通讯员余淳梅 孙彦钦)火星表面的水活动,是评估火星宜居性的关键科学问题。4月25日,长江日报记者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了解到,该校肖龙教授研究团队有了新的科研突破,他们找到了火星近期水活动的最新证据。  团队成员、地质探测与评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赵健楠副研究员介绍,目...

    时间:04-26
  • CAP1400屏蔽主泵:抢占核产业高地的大国重器

      2022年11月,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获得了一台“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屏蔽主泵备泵合同。至此,沈鼓集团已有屏蔽主泵近50台,累计合同金额近百亿元。从接受任务,投入近20亿元历经16年的研发,沈鼓集团终于推出大国重器——CAP1400屏蔽主泵,在为中国核泵产业抢占世界制高点的同时,也开拓了一个更加广大的...

    时间:04-26
  • “以技提薪”覆盖近15万名技术型职工

      本报讯 (记者邹倜然 通讯员张晓燕)记者近日从浙江省杭州市总工会了解到,近年来,杭州市总工会扎实推进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和新业态行业企业集体协商,不断拓展集体协商内容和领域,保障职工收入分配权益,努力推动实现企业和职工“双富裕”“双提升”。去年以来,全市累计签订能级工资集体合同1090份,覆盖企业...

    时间:04-26
  • 揭开“降水星”神秘面纱

      4月16日,距离地球407公里的浩瀚太空中又增加了一颗闪亮的“中国星”——风云三号G星。这是风云气象卫星家族的第20颗卫星,也是风云三号系列卫星发射的第6颗星作为中国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卫星。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同时业务运行晨昏、上午、下午和倾斜四条近地轨道民用气象卫星的...

    时间:04-26
  • 准入查询,严把教师“入口关” 用“心”呵护,筑牢心理健康防线

      【职教刍议】准入查询,严把教师“入口关” 用“心”呵护,筑牢心理健康防线  新闻: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推开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工作的通知》,就依法推开准入查询制度,严格落实从业禁止制度作出了规定,旨在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师德违规问题“零容忍”。  点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德师风建设是教...

    时间:04-26
  • 走访20多家饭店发现鲜有提供 小份菜半份菜去哪儿了?

      小份菜半份菜,都去哪儿了?【记者走访20多家饭店发现鲜有提供】  ● 随着反食品浪费法的出台实施,小份菜、半份菜曾经一度受到消费者热捧,不少商家也适时推出相关菜品。可如今鲜有饭馆在线下设置小份菜、半份菜,主要原因是时间、人力、物力成本上升,单价更贵了  ● 相较于线下餐饮,外卖平台上的小份...

    时间:04-26
  • 我国与中亚五国全面复航 “空中丝绸之路”扩能提速

      我国与中亚五国全面复航 “空中丝绸之路”不断扩能提速  4月25日晚,中国南方航空CZ6015航班从乌鲁木齐起飞前往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标志着我国与土库曼斯坦时隔三年正式恢复定期客运航线,这也标志着我国与中亚五国全面复航,“空中丝绸之路”不断扩能提速。  据了解,这次恢复的乌鲁木齐-阿...

    时间:04-26
  • 提高森林碳汇能力 塞罕坝2040年混交林面积将达49万亩

      中新社石家庄4月25日电 (姚伟强)据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25日消息,《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营造近自然异龄混交林工作方案》(简称《方案》)近日正式印发。《方案》规划到2040年,世界最大人工林塞罕坝机械林场全场混交林面积新增24.4万亩,总面积达到49万亩。  《方案》有针对性采取保护性抚育促进形成...

    时间:04-26
  • “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揭牌

      中新社西安4月25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25日从西北大学获悉,在当日召开的首届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上,“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面向中亚、西亚、南亚等地区开展丝绸之路考古合作、遗产保护、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等工作,为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搭建开放共享的考古合作研究与人...

    时间:04-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