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东迎来“和解潮” 中国贡献正能量(环球热点)

2023-04-25 10:09:5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来,在中国国际积极力量的推动下,曾被视为“世界火药桶”的中东迎来和解浪潮:沙特与伊朗恢复外交关系、叙利亚外长12年来首次访问沙特、也门和平进程出现积极进展、卡塔尔和巴林决定恢复外交关系、土耳其和埃及改善双边关系……

  对此,国际社会盛赞中国积极推动中东热点问题降温、解决,为促进该地区和平作出重要贡献。

  真诚搭建对话平台

  近段时间,沙特与伊朗恢复外交关系的外溢与延展效应为中东地区关系缓和注入强劲动力。《以色列时报》报道称,随着沙伊这对“宿敌”在中国斡旋之下实现历史性握手言和,中东多国相继达成和解或关系缓和,国家间关系明显好转,一个多极化的中东正在形成。

  在此期间,中国继续为推动中东和平安宁而不懈努力。4月17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分别同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外长通电,强调中国愿为巴以双方尽快恢复和谈发挥积极作用。同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表示,中方希望也门各方在政治解决也门问题方面尽早迈出实质步伐。

  “这轮中东‘和解潮’不是突然出现的,其背后是中国和中东国家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孙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近年来,中国持续为实现中东地区的长久和平与繁荣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先后提出实现中东安全稳定的五点倡议、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四点主张、落实巴勒斯坦问题“两国方案”的三点思路等。此外,中国政府还通过设立中东问题特使、叙利亚问题特使以及举办研讨会和安全论坛等,对中东地区安全挑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巴基斯坦《论坛快报》也认为,沙伊和解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大量准备工作的结果。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和平缔造者,因为其与伊朗和沙特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中国连续10年成为伊朗最大贸易伙伴,两国还签署了一项为期25年的合作协议,以加强经济和安全合作。中国也是沙特最大的贸易伙伴。2022年12月,中国领导人访沙期间,中国与沙特签署了包括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在内的一系列协议。

  分析认为,除了紧密的经贸往来之外,中国在中东多年奉行平衡友好外交原则,也是中国能够成为可靠斡旋者的重要原因。

  “中国一向奉行在中东不谋求势力范围、不干涉中东国家内政的外交政策,并从多方面搭建对话平台。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中东国家得到广泛认可。”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王晋向本报记者分析称,中国在推动中东国家和解的过程中始终态度真诚,不设前提条件,不图一己私利,坚持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赢得信任,让当事国“自愿来到谈判桌前”,与某些国家动辄挥舞“制裁大棒”,甚至直接动用军事力量将当事国“按在谈判桌前”形成鲜明对比。

  符合中东人民期盼

  值得关注的是,自沙伊和解以来,近段时间阿拉伯国家内部在外交和解上新动作不断。4月17日,伊朗外交部表示伊朗总统莱希与沙特国王萨勒曼已互相邀请对方访问各自国家。同日,沙特领导的多国联军发言人图尔基·马勒基宣布,根据沙特提出的一项人道主义倡议,多国联军当天释放了104名被俘的也门胡塞武装人员,多国联军与胡塞武装互相释放俘虏的行动至此结束。

  专家分析认为,中东国家“和解潮”的出现,离不开强大的内生动力,内求发展、外求缓和成为该地区不少国家内外政策的方向。

  “当前,中东国家面临多方面挑战:地区安全方面,近年来美国在中东出现明显的战略收缩态势,其注意力转向亚太和欧洲。随着美国将大批军力紧急撤离中东,该地区安全局势恶化,沙特、阿联酋等国石油设施多次遭到胡塞武装袭击,海湾国家运输石油、天然气、粮食和其他进口商品的重要航道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经济发展方面,许多中东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过程中,希望摆脱对化石燃料出口收益的依赖,推进经济多元化和产业升级;非传统安全方面,减缓气候变化、保护有限水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等都是摆在中东国家面前的紧迫课题。”孙霞指出,中东人民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中国为推动中东国家和解所作的努力,符合中东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发展的期盼。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国际民意调查机构“阿拉伯晴雨表”一份最新调查报告显示,中东、北非地区的阿拉伯国家民众正在对西方民主制度能带来经济稳定失去信心。中东分析人士认为,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危机、渡过难关,得到中东国家领导人的广泛认可。今后,越来越多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将主要从本国发展需求出发,不会像以前一样对抗、站队。

  提供和平发展新理念

  在中国的积极斡旋下,中东迎来“和平潮”,影响深远。“首先,中东国家进一步增强了政治自主性,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来应对地区安全问题,这有利于中东地区的长久稳定与和平;其次,中东多国走向和解,有助于促进中东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各国可以加强优势互补,中东国家期待已久的经济一体化也将实现突破。”孙霞说。

  沙特国际问题专家沙巴尼指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为中东国家的发展愿望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具创造力的思路。

  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的历史背景下,推动中东迎来“和解潮”是中国倡导全球安全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彩实践,为世界各国通过对话协商解决矛盾提供了重要示范。

  叙利亚《祖国报》专栏作者奥马里表示,中国在全球安全倡议框架下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开展安全合作,积极推进安全理念对接和利益共融,沙特与伊朗恢复外交关系就是最好例证。在政治层面,沙伊和解将对解决叙利亚、伊拉克等国的各种危机和冲突产生积极影响,而这正是中国在维护全球安全方面作出积极努力的真实写照。

  今年2月,中国正式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针对当前最突出最紧迫的国际安全关切列出20项重点合作方向,并就倡议合作平台和机制提出建议设想。目前,已有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倡议表示赞赏支持。倡议明确写入20多份中国同有关国家和组织交往的双多边文件。

  “全球安全倡议为中东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实现和平与发展提供一种新理念。不同于某些国家拉一派打一派的做法,中国在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前提下,根据当事国意愿和需要,以劝和促谈为主要方式,以公平务实为主要态度,积极参与各类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面对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和加速演进的百年变局,中国站在全人类共同利益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坚定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为世界消弭安全赤字提供中国方案,展现了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担当。”王晋说。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三联·新知大会”第五季聚焦人工智能与人类未来

      中新网北京4月25日电 (记者 应妮)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办的“三联·新知大会”第五季活动正在举行中,将持续至4月28日。人工智能与人类未来成为今年新知大会的关注重点。  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出现引发了全球热议。这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具备了强大的...

    时间:04-25
  • 台经院下调2023年台湾GDP至2.31%

      中新社台北4月25日电 台湾经济研究院(简称“台经院”)25日发布最新经济预测,下调2023年台湾经济增长率至2.31%,较1月预测值降低0.27个百分点,并上调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增长率至2.2%,较前次预测值提高0.25个百分点。  综合中央社、联合新闻网等台湾媒体报道,台经院表示,受全球景气低迷、终端市场消...

    时间:04-25
  • 第128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启动

      中新社昆明4月25日电 (记者 胡远航)云南省公安厅25日通报称,当日9时,三艘中方执法艇缓缓驶离中国西双版纳景哈警务码头,标志着第128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正式启动。  此次联合巡逻执法行动预计用时4天3夜,中老缅泰四国执法部门共派出执法船艇7艘,分别从中国景哈、老挝孟莫、缅甸万崩码...

    时间:04-25
  • 外交部回应危地马拉总统涉台言论:奉劝贾马特政府不要助纣为虐

      中新网北京4月25日电(记者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4月25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危地马拉总统表示对台湾的“坚定支持”提问。  毛宁:中国同182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事实证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大义,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台湾民进党当局拓展“国际空间”的图谋已经道尽途穷,不过是自...

    时间:04-25
  • 外交部谈埃塞总理阿比向中方特使颁授感谢状:体现对中方努力的高度认可

      中新网北京4月25日电 (李京泽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4月25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近日,埃塞俄比亚联邦政府在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办和平进程恳谢大会,我们注意到外交部非洲之角事务特使薛冰出席了上述活动并接受了阿比总理颁授的感谢状,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去年11月以来...

    时间:04-25
  • 黑龙江省台联赴全国多地推介“大美北疆”

      中新网哈尔滨4月25日电(张欣 记者 王妮娜)建功新时代、奋进正当时,4月19至23日,黑龙江省台联党组副书记吴晓强带队,组织黑龙江省有关市地赴广州市、厦门市开展了2023年“携手台商筑未来——走进龙江”招商引资活动,哈尔滨市、伊春市、大兴安岭地区等市区县委统战部负责同志及招商部门人员参加了活动...

    时间:04-25
  • 中方:暂未接到在苏丹中国公民伤亡情况报告

      中新网北京4月25日电(记者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4月25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目前有多少中国公民已撤离苏丹?还有想撤离的中国公民仍然滞留在苏丹吗?自冲突爆发以来,是否有中国公民不幸遇难?  毛宁:当前,苏丹安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党中央高度关切,始终牵挂着在苏1000多名中国公民...

    时间:04-25
  • 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年东湖论坛在武汉举行

      中新社武汉4月25日电 (马芙蓉 石柏安)以“奋斗新青年·融合新时代”为主题的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年东湖论坛25日在武汉开幕,两岸300余名青年相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共叙友谊,共话发展。图为参会嘉宾共同启动开幕式。 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欢迎广大台湾同胞特别是台湾青年朋友,投身湖北改革发展各...

    时间:04-25
  • 秦刚将主持召开中国一中亚外长第四次会晤 中方介绍有关安排

      中新网北京4月25日电(李京泽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5日宣布: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将于4月27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召开中国—中亚外长第四次会晤。届时哈萨克斯坦副总理兼外长努尔特列乌、吉尔吉斯斯坦外长库鲁巴耶夫、塔吉克斯坦外长穆赫里丁、土库曼斯坦第一副外长哈吉耶夫和乌兹别克...

    时间:04-25
  • 中方宣布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措施:航空公司不再查验登机前检测证明

      中新网北京4月25日电(记者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本着科学、精准、安全、有序的原则,中方将进一步优化远端检测安排。  毛宁介绍称,自4月29日起,所有来华人员可以登机前48小时内抗原检测代替核酸检测,航空公司不再查验登机前检测证明。同时...

    时间:04-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