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发布

2023-04-24 09:21: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合肥4月24日电 (记者马帅莎)4月24日,在合肥举行的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

火星地理命名图 国家航天局 供图

  本次发布的影像图为彩色,包括按照制图标准分别制作的火星东西半球正射投影图、鲁宾逊投影图和墨卡托投影加方位投影图,空间分辨率为76米,将为开展火星探测工程和火星科学研究提供质量更好的基础底图。天问一号任务获取的包括影像图在内的一批科学探测数据,将为人类深入认知火星作出中国贡献。

  天问一号任务环绕器中分辨率相机,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历时8个月,实施了284轨次遥感成像,对火星表面实现了全球覆盖。地面应用系统对获取的14757幅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火星全球彩色影像图。

火星全球图(东西半球正射投影) 国家航天局 供图

  科学研究团队通过火星高分影像,识别了着陆点附近大量的地理实体,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根据相关规则,将其中的22个地理实体,以中国人口数小于10万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加以命名,将中国标识永久刻印在火星大地。

  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经历202天的奔火飞行,成功进入环火轨道。2021年5月15日,着陆巡视器降落在目标着陆点,祝融号火星车开展巡视探测。至2021年8月15日,火星车完成90个火星日的既定探测任务后,继续实施拓展任务,已累计巡视探测358个火星日,行驶1921米,目前仍处于休眠期。

火星全球图(鲁宾逊投影) 国家航天局 供图

  至2022年6月29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实现了全球遥感探测,目前已运行超过1000天,状态良好,继续在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科学探测,积累原始数据。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一步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目标圆满完成。

  天问一号任务携带的13台载荷累计获取原始科学数据1800GB,形成了标准数据产品。科学研究团队通过对一手科学数据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科学成果。

  比如,利用环绕器高分辨率相机获取的着陆区亚米分辨率地形数据对着陆区分布的凹锥、壁垒撞击坑、沟槽等典型地貌开展的综合研究,揭示了上述地貌的形成与水活动之间存在的重要联系。通过相机影像获取的火星车车辙图像数据研究,获得了着陆区土壤凝聚力和承载强度等力学参数,揭示了着陆区表面物理特性。

火星全球图(墨卡托投影加方位投影) 国家航天局 供图

  此外,通过对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数据研究,发现巡视区近期水活动证据,揭示晚亚马逊纪(7亿年前)火星水圈比传统认知的更加活跃。通过对火星车双频全极化雷达获得的着陆区地下分层信息研究,发现火表数米厚的风沙尘下约30米和80米存在两套向上变细的沉积层序,揭示距今30亿年以来多期次水活动相关的火星表面改造事件和地质过程。

  再如,通过对火星车导航地形相机、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和火星气象测量仪获取的数据开展综合分析,发现了巡视区存在距今约7.6亿年的盐水活动和现代水汽循环的证据。

  据悉,上述原创性成果已在《自然》(Nature)、《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国家科学评论》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数字阅读,与你一同成长”全民阅读公益项目——“阅读经典,悦享童年”展示体验活动在京启动

      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24日电(记者 潘晓文)4月23日,“数字阅读,与你一同成长”全民阅读公益项目——“阅读经典,悦享童年”展示体验活动在京启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张瑞革、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彭锋、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军等出席仪式。张瑞革、彭锋、张军与青少年儿童...

    时间:04-24
  • 清华教授党安荣:数字孪生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中新网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 应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人居环境信息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数字遗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党安荣日前在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带来一场题为“数字孪生 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主...

    时间:04-24
  • “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大会”举办

      中新网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 高凯)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浙江大学、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大会”日前在杭州举办。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致辞时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已成为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成为应对日益激烈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为高等教育创新路径...

    时间:04-24
  • 专家学者齐聚新疆库尔勒 探讨超深油气勘探开发“硬核”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24日电 (陶拴科 苏华)20日至23日,由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超深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研发中心主办,塔里木油田承办的超深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交流会在新疆库尔勒市召开。  会议采取“线上+线下”联动,围绕“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与技术创新、强力推进中国最大超深油气生产基地建设”主题...

    时间:04-24
  • 聚焦“科技自立自强” 辽宁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成效

      中新网沈阳4月24日电(记者 王景巍) 4月24日,记者在2023年一季度经济“开门红”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3场)上获悉,今年一季度,辽宁以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统领,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科研和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成效。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

    时间:04-24
  •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名录在京发布

      中新网北京4月24日电 “2022年度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名录发布论坛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与学术期刊发展研讨会”4月2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召开。论坛发布《2022年度复印报刊资料高转载期刊、机构名录》和《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22年版)》两项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副...

    时间:04-24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获“钱学森最高成就奖”

      中新网合肥4月24日电 (马帅莎 胡蓝月)4月24日,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为奖励取得突出科技创新成果、对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会上特别颁发了2022年度中国航天基金会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获“钱学...

    时间:04-24
  • 【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江苏盐城:把协商平台建到群众家门口

      中新网盐城4月24日电(记者 袁秀月)“我想讲一个理发的问题,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针对老年人的理发服务蛮好,价格很到位,只要两元钱,但是每周只开放一次,现在理发的老年人又特别多,我想建议咱们社区领导,能不能把给老年人开放的时间再增加一些?”  4月23日,江苏省盐城市的潘黄街道东升社区召开了一场特别的...

    时间:04-24
  • 秦刚会见俄罗斯第一副外长季托夫

      中新网北京4月24日电 4月24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会见俄罗斯第一副外长季托夫,同他就中俄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完)...

    时间:04-24
  • 《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的百年逐梦》巡回展在京开展

      中新网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 高凯)《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的百年逐梦》——纪念詹天佑先生诞辰162周年巡回展开幕式日前在北京交通大学举行。  《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的百年逐梦》巡回展由詹天佑科学与技术发展基金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北京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中国铁道博...

    时间:04-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