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别让职业病认定“卡”在劳动关系确认上

2023-04-24 06:00:34

来源:工人日报

  阅读提示

  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1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工人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劳动者在受到职业伤害之后,因为缺少劳动合同、用工关系复杂等原因,难以被认定为职业病,面临维权困境。

  在铁矿干了13年井下采矿的河南工人张康新(化名),没想到自己会得职业病,更没想到为了职业病认定,仅仅确认劳动关系就用了两年多时间。

  认定职业病、享受工伤待遇的重要依据之一,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4月25日至5月1日是我国第21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为此,《工人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用工关系复杂、缺少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材料等原因,一些患有职业病的劳动者的维权之路步履维艰。

  跟“带班人”干活,确认劳动关系耗时两年多

  1999年起,张康新跟着“带班人”来到家附近的铁矿,从事井下打钻、爆破、运矿等工作,没签劳动合同,没听说过职业病,不知道其危害,也不知道井下作业需要防护以及如何防护。直到2012年,张康新了解到尘肺病,开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方式进行简单防护。

  2020年左右,张康新开始气喘。同年8月,经当地职业病防治研究部门诊断,张康新为职业性矽肺三期。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申请工伤认定,不仅要提交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还要有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然而,这家铁矿认为,“带班人”为承包人,张康新与铁矿不存在劳动关系,并非铁矿单位职工。

  2020年9月,张康新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2021年8月,当地仲裁委裁决,“带班人”无从查实,铁矿对张康新承担用工主体责任。想要与铁矿确认劳动关系的张康新不服从这一裁决,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021年11月,当地人民法院判决该铁矿承担张康新自1999年至2012年期间的用工主体责任。

  张康新在这家铁矿连续工作了十余年。手握铁矿办理的工作证、爆破证、入井作业人员操作证,却被认为不是铁矿职工,这让张康新颇为无奈,他选择上诉。2022年,当地中级人民法院裁决,撤销一审判决,发回重审。

  2022年11月,张康新终于拿到了重审结果。法院查明,张康新社保参保证明显示,这家铁矿于2007年至2015年为张康新参保工伤保险,据此裁决张康新与铁矿存在劳动关系。

  “确认劳动关系这一步就走了两年多的时间,太难了。”如今,患有尘肺病的张康新时常感到气喘,劳动能力也有所降低。

  用工情形复杂增加认定难度

  “职业病是工伤的一种情形,确认劳动关系是职业病诊断、工伤认定的起点。”北京市常鸿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剑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果无法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就很难进行工伤认定申请。

  职业病具有潜伏性、迟发性。不少劳动者出现身体不适时,已经离开相关岗位和用人单位数年甚至数十年。有劳动者表示,如果工作时没有注意搜集和保存与工作相关的材料,患病后会因为无法认定劳动关系导致难以维权。

  曾在一处金矿从事10年打风炮工作的于超文(化名),在离开金矿岗位20年后,被诊断为尘肺病一期。然而,所在地的职业病防治和诊断单位认为,诊断书上的“尘肺病一期”仅为临床诊断,不属于法定职业性尘肺病范畴。

  如何证明自己与金矿存在劳动关系?于超文犯了难。“已经过去好多年了,矿和企业都没有了,当时没签劳动合同也没缴纳社会保险,工资是现金结算的。”找不到能证明劳动关系材料的于超文,没能被认定为职业病。

  “有些没有登记注册过的小矿、小企业,一旦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劳动者想找到这些用人单位都很难。”广东华商(龙岗)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管铁流律师向记者介绍。此外,层层转包、分包等用工关系,使得劳动关系认定愈发复杂和困难,增加了患有职业病的劳动者的维权难度。

  还有患病劳动者反映,原工作单位出现改制、合并等变动,有“新官不理旧账”、现单位否认与他们存在劳动关系的情况。“在司法实践中,有些情况下会裁判用人单位有用工主体责任,但这与确认劳动关系、诊断职业病并认定工伤后的保障相比,还存在差距。”管铁流表示。

  专家提醒劳动者保留证据是关键

  “有些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甚至不让劳动者留存劳动合同等材料,这给劳动者维护权益增加了难度。”陈剑峰说。不过,他指出,即便没有一纸合同,还可出具相关凭证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只要用人单位还存在,仍然可以向用人单位追责。

  根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病人,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医疗保障、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

  “现在,劳动者的法律意识普遍提高,技术手段也更加多样,劳动者想要搜集与工作相关的证据,只要留心是可以做到的。”管铁流提醒,劳动者入职时应了解自己与用人单位是何种用工关系,如遇到复杂用工关系或用人单位主体变更等情况,应有意识地搜集和保存与工作相关的证据。

  赵琛

  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不是要消除城乡空间的功能型差异,关键在这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城乡融合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之义。然而,当前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从社会空间的角度来看,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城乡空间结构失调和资源要素配置不合理的结...

    时间:04-24
  • 天问二号已基本完成初样研制 预计2025年5月前后发射

      中新社合肥4月24日电 (记者 马帅莎)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天问二号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初样研制阶段的工作,2023年度中期将转入正样研制阶段,将于2025年5月前后实施发射。  张荣桥介绍称,天问二号任务的探测对象是国际公认的有其特殊性的天体,即近地小行星...

    时间:04-24
  • 中俄核领域合作或使中国成为核超级大国?外交部:曲解中国核战略

      中新网北京4月24日电(记者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4月24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中国与俄罗斯更广泛的核领域合作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核超级大国,这种合力最终将使中俄在核领域超越美国。中方对这种说法有何评论?  毛宁:我想告诉你的是,这种对中国核战略的臆测和曲解,要么是缺乏常识,要...

    时间:04-24
  • 台湾产业电力景气连续六个月呈现“衰退”

      中新社台北4月24日电 台湾综合研究院(台综院)24日公布,台湾3月整体产业电力景气灯号连续第六个月呈现“衰退”蓝灯,制造业生产动能萎缩幅度高于非制造业,半导体业陷入衰退危机。  综合中央社、中时新闻网等台湾媒体报道,台综院指出,3月台湾产业高压以上用电量较去年同期减少4.79%,整体产业电力景气...

    时间:04-24
  • 习近平向第四届联合国世界数据论坛致贺信

      习近平向第四届联合国世界数据论坛致贺信。...

    时间:04-24
  •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守则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记者范思翔)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守则修订草案24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  据了解,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守则是1993年7月由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行为准则作出专门规定,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自律...

    时间:04-24
  • 2022年中国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数比2017年下降58%

      中新网上海4月24日电 (记者 陈静)今年的4月25日至5月1日是全国第21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主题是“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  24日,全国第21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在上海启动。记者了解到,2022年全国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数比2017年下降58%,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

    时间:04-24
  • 外交部: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发展对华关系符合危地马拉根本利益和人民心声

      中新网北京4月24日电(记者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4月24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危地马拉总统近期窜访中国台湾地区并强调要加强“外交关系”。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注意到近期危地马拉部分政界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承认台湾地区是中国的一部分,危地马...

    时间:04-24
  • 英国外交大臣称“台湾问题不是中国内政” 中国外交部驳斥

      中新网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 邢翀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4月24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近日,英国外交大臣克莱弗利接受采访时称,台湾问题不是中国内政,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符合所有人利益。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英国外交大臣显然应该好好补补历史课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时间:04-24
  • 外交部:第一批中国公民已安全撤至苏丹邻国

      中新网北京4月24日电(记者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4月24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中国驻苏丹使馆发布了关于统计在苏丹中国公民撤离意愿的通知。也有消息称,苏丹武装部队确认中国、美国、英国将从苏丹首都喀土穆撤离该国公民。外交部能否确认有关消息,中方是否开始从苏丹撤...

    时间:04-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