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来自40万米高空的凝望!200余颗在轨遥感卫星守护“美丽中国”

2023-04-22 11:47:0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这是一个专门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更直观了解这些工作成果,今天,我们选择通过国产高分卫星的“眼睛”,从40万米高空来观察中国

  我国国际湿地城市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美景背后,是近十年来,我国新增和修复湿地80多万公顷,现有国际重要湿地64处,国家重要湿地29处,国际湿地城市13个、居世界第一。我国出台了国家层面的《湿地保护法》,28个省区市制定了省级湿地保护法规。截至目前,我国湿地面积达到5635万公顷,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以占全球4%的湿地,承载着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对湿地的主要需求。目前,我国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总数达到2200多个,同时还规划将1100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实行最严格的保护管理。

  200余颗在轨遥感卫星守护“美丽中国

  中国国家航天局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在轨稳定运行的300千克以上的卫星有300余颗,居世界第二位。在轨遥感卫星200余颗,实现了16米分辨率卫星数据1天全球覆盖,光学2米分辨率数据全球1天重访,1米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对全球任意地区重访时间为5小时。在国家航天局去年开通的国家遥感数据与应用服务平台,可以方便地查询使用近十年我国的遥感数据。

  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 邢进:这个是我们遥感影像一个巨大的优势,规划部门、建设部门可以根据遥感影像来监测是不是按照规划去建设的,工程部门可以监督工程质量。

  我国遥感应用已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农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林草等重点行业已经实现由示范应用转入主体业务服务。同时,在发生紧急灾情的情况时,遥感卫星还可以快速成像,去观察受灾地点情况。

  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 邢进:当灾害发生的时候,我们紧急对它安排遥感成像,这个就是高分一号的、这是珠海一号的、这是吉林一号的。

  近年来,我国遥感卫星进入快速发展期,特别是过去十年,在遥感卫星技术自主化方面,我国从数量、质量上均迈入了世界卫星对地观测的先进行列。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人民海军,生日快乐!

    2023年4月23日人民海军成立74周年从小艇到巨舰,从黄水走向深蓝74岁的人民海军风华正茂资料图:中国海军航母编队在远海大洋乘风破浪。莫小亮 摄1949年4月23日在渡江战役的炮火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宣告诞生当年以张爱萍司令员为首华东军区海军初创成员共13...

    时间:04-22
  • 湘台青年比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新社长沙4月22日电 (张雪盈)“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加深了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也让我结识了更多的大陆朋友。”参加完湘台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后,来自台湾花莲的刘平乐决定,利用假期去诗词中提到的地方走走看看,寻求更多与大陆青年交流的机会。  22日下午,来自湖南5所高校的10名台湾...

    时间:04-22
  • 台湾收藏家庄志铭向武当山捐赠夜明珠

      中新社湖北十堰4月22日电 (记者 李雪峰)台湾收藏家庄志铭22日向道教圣地湖北十堰武当山捐赠一颗收藏多年的天然夜明珠。  夜明珠古称随珠、垂棘、明月珠、龙珠、月明珠等。据介绍,这是庄志铭向大陆捐赠的第四颗夜明珠,与其捐赠供奉在南京牛首山的夜明珠、常州天宁寺及福建湄洲妈祖祖庙的夜明珠...

    时间:04-22
  • 安徽黄山实施新安医学振兴工程 千年传统医学焕新机

      中新社合肥4月22日电 (张强 刘鸿鹤)安徽省副省长、黄山市市长孙勇22日在黄山表示,作为新安医学的发源地,黄山市正深入实施新安医学振兴工程,加快推动新安医学传承创新发展。  第二届中国(黄山)新安医学发展大会当日举行。黄山市政府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安徽中医药大学签署共...

    时间:04-22
  • “技能造就美好未来” 上海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幕

      中新网上海4月22日电 (记者 许婧)以“技能造就美好未来”为主题的上海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幕式22日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大赛共有109个正式比赛项目,吸引1076名选手同台竞技,是目前上海规格最高、规模最大、项目最多的综合性职业技能竞赛。  记者了解到,此次大赛的项目中,不少都是聚焦...

    时间:04-22
  • 2023年西藏青少年科普实践营活动拉萨开营

      中新网拉萨4月22日电 (李林)4月22日,由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西藏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承办的“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净土行·走进科学—2023年西藏青少年科普实践营活动在拉萨开营。  此次活动旨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崇尚科学文明,以铸牢中华民...

    时间:04-22
  • 第54个世界地球日 2.2万市民为北京添新绿

      中新网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 徐婧)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在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统一部署下,北京各区各基地开展了植树播绿、林木抚育、绿地清扫等多种形式的植树尽责活动。当天全市共举办义务植树活动416场,参加人数2.2万余人。  22日,西城区共开展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45场,参与人数1300人,抚育...

    时间:04-22
  • 世界地球日 通过遥感卫星看中国生态修复成效

      央视网消息:今天(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这是一个专门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截至目前,全世界共有43个城市被《湿地公约》评为“国际湿地城市”,其中,中国就有13个,位居世界第一。高空看湿地是怎样的感受?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  这是常熟南湖湿地公园。作为...

    时间:04-22
  • 为了深入推广少儿阅读 多地采取多种措施满足多样需求

      央视网消息:明天(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为了深入推广少儿阅读,全国各省(区、市)的100家新华书店内新设立了“青少年学生阅读空间”。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总台央视记者 卞晓妍:这就是新华书店“百年书房”专门打造的青少年阅读空间。书架上,精选图书按照读者...

    时间:04-22
  • 【理响中国】当代青年如何读懂中国、读懂世界

      第28个世界读书日恰好在中国二十四节气谷雨之后,这既是巧合,也极具寓意。谷雨,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春。正是万物灵动的好时光,正是庄稼生长的好时节。新生作物得到暖的庇护、初长秧苗得到雨的滋养。待到秋日来,收获满粮仓。当代青年就是初长的秧苗、就是新生的作物,正在茁...

    时间:04-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