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的书单

2023-04-22 10:35:3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道。一年后,在俄罗斯索契,他在谈及个人爱好时再次提及阅读:“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从梁家河到中南海,从基层工作到治国理政,习近平始终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在国内外的不同场合,他多次引用经典著作,列出丰富的书单——要求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从中汲取思想营养;了解历史,从《论语诠解》《古诗源》《诗经》《警世通言》等古诗文经典中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优秀文化;阅读《战争与和平》《老人与海》《复活》等外国名著,深入了解不同文化和文明……

  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的读书态度,从阅读中汲取智慧,涵养精神力量。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中汲取思想营养”

  马列著作,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党员干部推荐书单中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曾指出,领导干部普遍应当读三个方面的书。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而研读这些著作的同时,习近平还要求追根溯源,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

  从《共产党宣言》到《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等,“学好用好《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习近平一直的坚持,也是他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一贯要求。

△1920年8月(左)和9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

  窑洞的煤油灯下,青年习近平通读过三遍《资本论》,记了很多本笔记,还读过几种不同译本。

  他曾这样分享当年的读书心得:“那时候,我读了一些马列著作。15岁的我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在读书过程中通过不断重新审视,达到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慢慢觉得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确实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我们走的社会主义道路确实是一条必由之路。这种通过自己思考、认识得出的结论,就会坚定不移。”

△多个译本的《资本论》及《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内展示。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曾到图书馆参观。

  曾有人问习近平:“如何尽快读懂马克思主义原著,有什么窍门吗?”

  “没有窍门,就是要反复读,用心读,要把马克思主义原著‘厚的读薄,薄的读厚’。”他这样回答。

  多年后,习近平总书记还叮嘱广大党员干部:“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

  他认为,《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作出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

  中华文化典籍——“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去年读书日,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的贺信中,总书记这样阐述阅读之于传承的重要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同一座宝藏,一旦探秘其中,就会终生受用。

  在地方工作时,习近平就有细读地方志的习惯。他曾说:“要马上了解一个地方的重要情况,就要了解它的历史。了解历史的可靠的方法就是看志。”“过去,我无论走到哪里,第一件事就是要看地方志。”

  上世纪80年代,河北正定县委决定编写一本《正定古今》。“这书我可怎么编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相关工作人员到处找也没找到什么资料,只好向县委书记习近平求助。习近平说:“我手头有一整套《真定府志》,还有一套《正定县志》,对正定的历史,都有详细记载。”而这几本古籍,是习近平自己搜集到的复印本,非常难得。

△在正定工作时的习近平

  在浙江工作时,习近平要求绍兴领导干部背诵《兰亭集序》《钗头凤》,增进对当地历史文化的了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孔子故里山东曲阜的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表示要仔细看看《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这两本书;到北大探望国学泰斗汤一介,了解大型国学丛书《儒藏》编纂情况;在出访途中万米高空的专机上,与记者谈论“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

△参观者在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馆内参观。

  《古诗源》《诗经》《天问》《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总书记提及的一本本典籍、一篇篇作品里,流淌着中华民族涵养的浩然之气。以中华文明为源头活水,我们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外国文学名著——“领略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在河北正定工作时,习近平同陆树棠等友人谈论俄国文学,大家聊到托尔斯泰。

  习近平说:“哪个托尔斯泰?”

  陆树棠愣了一下,心里想:习书记这么有学问,难道不知道托尔斯泰的大名?

  习近平接着说:“俄国有两个托尔斯泰。一个是列夫·托尔斯泰,写过《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我读过。还有一个是阿·托尔斯泰,他是剧作家和诗人。”

  在习近平心中,了解各国哲学家、文学家及其著作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最好方式。阅读外国名著,不仅可以了解各国不同的文化,也能更好领略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提到诸多对他产生过影响的著作:“读法国近现代史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史的书籍,让我丰富了对人类社会政治演进规律的思考。读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圣西门、傅立叶、萨特等人的著作,让我加深了对思想进步对人类社会进步作用的认识。读蒙田、拉封丹、莫里哀、司汤达、巴尔扎克、雨果、大仲马、乔治·桑、福楼拜、小仲马、莫泊桑、罗曼·罗兰等人的著作,让我增加了对人类生活中悲欢离合的感触。”

△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在美国西雅图出席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在发表演讲时提到了《老人与海》。

  2015年,美国西雅图,习近平主席讲述了自己的一段“文学情缘”:“海明威《老人与海》对狂风和暴雨、巨浪和小船、老人和鲨鱼的描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第一次去古巴,专程去了海明威当年写《老人与海》的栈桥边。第二次去古巴,我去了海明威经常去的酒吧,点了海明威爱喝的朗姆酒配薄荷叶加冰块。我想体验一下当年海明威写下那些故事时的精神世界和实地氛围。我认为,对不同的文化和文明,我们需要去深入了解。”

△2021年9月,读者在第28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阅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跟随总书记列出的书单,多读书、读好书,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为了深入推广少儿阅读 多地采取多种措施满足多样需求

      央视网消息:明天(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为了深入推广少儿阅读,全国各省(区、市)的100家新华书店内新设立了“青少年学生阅读空间”。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总台央视记者 卞晓妍:这就是新华书店“百年书房”专门打造的青少年阅读空间。书架上,精选图书按照读者...

    时间:04-22
  • 【理响中国】当代青年如何读懂中国、读懂世界

      第28个世界读书日恰好在中国二十四节气谷雨之后,这既是巧合,也极具寓意。谷雨,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春。正是万物灵动的好时光,正是庄稼生长的好时节。新生作物得到暖的庇护、初长秧苗得到雨的滋养。待到秋日来,收获满粮仓。当代青年就是初长的秧苗、就是新生的作物,正在茁...

    时间:04-22
  • 【大国基理】工业+文旅,这座城市钢厂走出了自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卓婕):春日的阳光下,繁茂的树木与远处的青山遥相呼应,一潭碧波倒映着雨后湛蓝的天空,一些游客在打卡拍照。你一定想不到,这个“景点”其实是福建省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坐落于福建省三明市的三钢集团。  福建三钢建于1958年,为新中国工业建设贡献...

    时间:04-22
  • 2023中国国际通用航空与无人机发展大会开幕

      中新网北京4月22日电(舒晨)以“变革与机遇”为主题的2023中国国际通用航空与无人机发展大会日前在京开幕。  来自全球通用航空和无人机行业的相关企业、机构代表和知名专家近700人,围绕促进通用航空和无人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据了解,近年...

    时间:04-22
  • 湘台青年以赛促学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新网长沙4月22日电 (张雪盈)“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加深了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也让我结识了更多的大陆朋友。”在湖南长沙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后,来自台湾花莲的大学生刘平乐打算利用业余时间,去诗词中提到的地方走走看看,冀以实地探访的方式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寻求更多与大陆青年...

    时间:04-22
  • 湖北宜昌:持续复绿长江岸线助力长江大保护

      中新网宜昌4月22日电 (董晓斌 隗权 甘露)记者22日从湖北省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获悉,该市不断加大林业生态修复力度,全面保护天然林资源,持续进行长江两岸造林绿化,提升森林覆盖率和森林固碳能力,助力长江大保护。  宜昌是三峡库坝区生态屏障和长江流域生态敏感区。近年来,宜昌构建完善的天然林保护制...

    时间:04-22
  • 北京发布智慧校园建设规范 “十四五”评选出100所示范校

      中新网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 杜燕)今天,2023年北京市数字教育大会开幕。会上发布《北京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规范(试行)》和《北京市高等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规范(试行)》(以下简称《建设规范》)正式发布,明确了智慧校园的基本内涵、层次架构、主要内容和配置标准,分类指导中小学校、高等学校结合办学...

    时间:04-22
  • 北京5月进行学龄人口信息采集 官方围绕热点问题答疑

      中新网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 杜燕)今天,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并就民众关注的问题进行答疑。据悉,北京将从5月1日起开通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进行入学政策宣传,5月5日至5月31日进行小学和初中入学信息采集。  入学条件及方式有哪些?  根据《意见》,北京市...

    时间:04-22
  • 两位欧洲议员访华“大开眼界”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 “这次中国行让我们大开眼界,中国所取得的成就令人赞叹。”  “我们所到之处都充满活力,人们生活多姿多彩。”  9天,4座城市——北京、西安、成都、重庆,欧洲议会爱尔兰籍议员米克·华莱士和克莱尔·戴利前不久刚刚结束了访华之旅。  在重庆...

    时间:04-22
  • 北京市数字教育大会召开 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中新网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 杜燕)今天,2023年北京市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以“数字赋能与教育创新”为主题,通过研讨数字变革,共话转型发展,大力推进北京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以教育数字化支撑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  大会由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时间:04-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