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抓紧抓实春耕春播 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振兴

2023-04-22 09:46:03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4月21日消息(记者王迟)春耕春播进入关键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机械化作业助力春耕,切实保障粮食和经济作物稳定安全供给。

  在国新办2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提供有力支撑。

  稳步提升粮食产能

  在广袤的黑土地上,随着土壤解冻,农民们开始播种玉米,辛勤耕耘。

  “如今,土壤的湿度和温度适宜,为抢种提供了有利条件。抢种是为了抗旱保苗,立苗保产,从而为全年粮食增收打下坚实基础。”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凤香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集约经营,农民们将零星化、碎片化的田块整合为机械化、连片化操作的粮食生产基地,从而推动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这次春耕我们准备得很充分,不仅通过区域种植试验选择了高品质玉米种子,我们合作社还在原先68台套农机具的基础上新添了5台套农机具,助力粮食生产。”韩凤香告诉记者。

  韩凤香兴奋地说,他们对今年粮食增收很有信心。“如今在黑土地上,我们探索了玉米秸秆养牛,牛粪发酵还田的循环经济模式,逐步减少化肥的使用,增施有机肥,土地越来越肥沃,农民收入也在不断提高。”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4月20日在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春耕备播进展顺利,全国春播粮食已完成近两成,进度同比略快。预计今年粮食的意向播种面积在17.7亿亩以上,其中春播粮食面积9.5亿亩,均比上年稳中有增,而且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的品种结构也进一步优化。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在江西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万龙山乡茅店村,今年紫红米种植面积达到3500亩,比去年多了一千多亩。村委会主任谭新萍说:“这些紫红米将被加工成紫红米片、紫红炒米等特色小吃,并通过我们的电商平台销售出去。”

  2012年,谭新萍抢抓电商蓬勃发展良机,率先开办了萍乡市首个“农村E邮”电商服务站,帮助农民销售土特产,打造紫红米片、笋干、霉豆腐、辣椒酱、米酒等特色产品,让这个天然古朴的山村搭上了现代化电子商务这条“快车道”。

  “4月2日,我们在村委会召开了电商工作启动会,新动员80多位村民加入我们的电商团队,共同助力乡村振兴。”谭新萍表示,接下来还将举行电商直播带货培训会,孵化村民成为优质带货主播。

  不仅如此,茅店村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武功山是游客喜爱的旅游景区,来游玩的人很多,为此我们打造了特色民宿,帮助农民增收。”谭新萍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各地要充分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挖掘本地潜力,突出自身特色,立足县域,做强做大‘土特产’文章。”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王晓莉进一步分析称,“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如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等。“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产”讲的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把农产品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加快乡村振兴人才建设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生产力。据韩凤香介绍,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通过培训当上了农机手,为农业机械化注入活力。不少农民不仅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还在合作社务工,走上了双收入的致富路。

  而在谭新萍的电商团队里,村里不少年轻人返乡加入其中,做带货主播、拍摄及剪辑短视频、运营新媒体账号,帮助销售特色农产品。

  不少地方也出台相应政策,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建设。广东惠州出台关于推进优秀乡土人才遴选培养工作方案,积极组织遴选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三带一助”乡土人才。河南兰考出台激励优秀乡土人才十条措施,充分发挥优秀乡土人才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各类优秀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以人才振兴引领支撑乡村振兴。

  要想更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胡冰川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农村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打通新农人、返乡创业人员等人才要素双向流动机制,另一方面要打造人才培育机制,能够让优秀人才在广袤乡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真正在农村“落地生根”。

  王晓莉认为,“要立足县域,谋划农业产业发展,整合县域的人口、土地、资本、服务、技术等各项要素资源,重组并升级,以此为抓手方能真正将人才引回乡村、留在乡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为了深入推广少儿阅读 多地采取多种措施满足多样需求

      央视网消息:明天(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为了深入推广少儿阅读,全国各省(区、市)的100家新华书店内新设立了“青少年学生阅读空间”。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总台央视记者 卞晓妍:这就是新华书店“百年书房”专门打造的青少年阅读空间。书架上,精选图书按照读者...

    时间:04-22
  • 【理响中国】当代青年如何读懂中国、读懂世界

      第28个世界读书日恰好在中国二十四节气谷雨之后,这既是巧合,也极具寓意。谷雨,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春。正是万物灵动的好时光,正是庄稼生长的好时节。新生作物得到暖的庇护、初长秧苗得到雨的滋养。待到秋日来,收获满粮仓。当代青年就是初长的秧苗、就是新生的作物,正在茁...

    时间:04-22
  • 【大国基理】工业+文旅,这座城市钢厂走出了自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卓婕):春日的阳光下,繁茂的树木与远处的青山遥相呼应,一潭碧波倒映着雨后湛蓝的天空,一些游客在打卡拍照。你一定想不到,这个“景点”其实是福建省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坐落于福建省三明市的三钢集团。  福建三钢建于1958年,为新中国工业建设贡献...

    时间:04-22
  • 2023中国国际通用航空与无人机发展大会开幕

      中新网北京4月22日电(舒晨)以“变革与机遇”为主题的2023中国国际通用航空与无人机发展大会日前在京开幕。  来自全球通用航空和无人机行业的相关企业、机构代表和知名专家近700人,围绕促进通用航空和无人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据了解,近年...

    时间:04-22
  • 湘台青年以赛促学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新网长沙4月22日电 (张雪盈)“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加深了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也让我结识了更多的大陆朋友。”在湖南长沙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后,来自台湾花莲的大学生刘平乐打算利用业余时间,去诗词中提到的地方走走看看,冀以实地探访的方式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寻求更多与大陆青年...

    时间:04-22
  • 湖北宜昌:持续复绿长江岸线助力长江大保护

      中新网宜昌4月22日电 (董晓斌 隗权 甘露)记者22日从湖北省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获悉,该市不断加大林业生态修复力度,全面保护天然林资源,持续进行长江两岸造林绿化,提升森林覆盖率和森林固碳能力,助力长江大保护。  宜昌是三峡库坝区生态屏障和长江流域生态敏感区。近年来,宜昌构建完善的天然林保护制...

    时间:04-22
  • 北京发布智慧校园建设规范 “十四五”评选出100所示范校

      中新网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 杜燕)今天,2023年北京市数字教育大会开幕。会上发布《北京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规范(试行)》和《北京市高等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规范(试行)》(以下简称《建设规范》)正式发布,明确了智慧校园的基本内涵、层次架构、主要内容和配置标准,分类指导中小学校、高等学校结合办学...

    时间:04-22
  • 北京5月进行学龄人口信息采集 官方围绕热点问题答疑

      中新网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 杜燕)今天,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并就民众关注的问题进行答疑。据悉,北京将从5月1日起开通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进行入学政策宣传,5月5日至5月31日进行小学和初中入学信息采集。  入学条件及方式有哪些?  根据《意见》,北京市...

    时间:04-22
  • 两位欧洲议员访华“大开眼界”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 “这次中国行让我们大开眼界,中国所取得的成就令人赞叹。”  “我们所到之处都充满活力,人们生活多姿多彩。”  9天,4座城市——北京、西安、成都、重庆,欧洲议会爱尔兰籍议员米克·华莱士和克莱尔·戴利前不久刚刚结束了访华之旅。  在重庆...

    时间:04-22
  • 北京市数字教育大会召开 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中新网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 杜燕)今天,2023年北京市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以“数字赋能与教育创新”为主题,通过研讨数字变革,共话转型发展,大力推进北京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以教育数字化支撑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  大会由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时间:04-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