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又见张园 再现繁华(视线·城市更新)

2023-04-22 09:59:27

来源:人民日报

  地处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风貌保护区核心位置的张园,至今已有140余年历史。它是上海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筑风格最丰富的石库门建筑群之一,也是上海首个保护性征收改造的城市更新项目。在历经4年的保护性改造后,张园西区已于2022年12月1日正式对公众开放,这片打上“海上第一名园”“七十二家房客”印迹的石库门里弄,以更胜往昔的繁华与生机,为城市更新增添新注脚,为城市生活注入新内涵。

  海上名园 中西合璧

  开园不久,上海张园西区联动茂名北路分时段步行街,为市民带来沉浸式音乐剧联动等精彩纷呈的游园活动。春节黄金周,张园西区日均人流量在1.5万人次以上,1月26日则达到峰值2.95万人次。

  随着西区的重装亮相,百年张园似乎又回归它本来的面貌——上海盛极一时的公共活动和文化娱乐中心。1882年,无锡富商张叔和购地建起私家园林,取名“张氏味莼园”,简称“张园”。这座私邸花园的开放,不仅吸引了孙中山、蔡元培、章太炎等人来此开坛演讲,还集纳了当时几乎所有的新鲜事物——上海第一盏电灯在这里点亮、上海第一辆自行车在这里试骑、中国第一部话剧在这里上演……因此,张园一度是“摩登”的代名词。

  到了1919年,张园被划分为28个地块陆续出售,28家业主入住后带来了不同风格的石库门建筑群。每栋房子都有一圈石料箍着的门框、一对乌漆实心厚木的门扇和一副考究的铜环,在上海话里,“箍”和“库”的发音很像,“石箍门”也就渐渐演变为“石库门”了。

  “张园是典型的中后期石库门建筑群,中西文化在这里融会贯通,传统江南民居与西洋风格建筑交相辉映。”负责修缮张园的上海静安置业集团装饰公司总经理褚峰说,张园内最经典的中西合璧建筑当数西区12号楼。从外部看,这座建筑的巴洛克风格穹顶与中式庭院长廊完美契合;走进建筑内部,只见传统雕花木窗、进口洋松木扶手与绿色釉面砖壁炉搭配和谐。

  张园的精妙还在于内部规划布局。“在张园的弄堂里行走,拐个弯,可能就会看到完全不同风格的建筑。”上海静安置业集团董事长时筠仑眼中的张园,四处通达却错落有致——10米宽的总弄、6米宽的支弄、3米宽的毛细弄,条条里弄皆是互通。

  向史而新 修旧如故

  新中国成立后,位于老城厢威海路的张园里头建起了厂房,更多人住进石库门里弄,最高峰时,这里的居民达近万人。一扇“石库门”,就是一片自成一统的小天地,是“七十二家房客”的柴米油盐、市井烟火,也是海上人家的砖瓦相连、温情巷陌。

  生长在石库门老弄堂里的黄敏,自上世纪90年代搬到张园后就再没离开过,“在我们这些老居民心中,张园不仅浓缩着上海的历史,也充盈着邻里间相互守望的温情暖意。”

  直至2018年张园启动保护性征收改造,黄敏一家成为第一批签约的居民——征而不拆、人走房留,张园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心里肯定是舍不得的,但时代在发展,城市在更新,张园也需要换一种活法。”

  20多年来一直忙于上海旧改工作的时筠仑介绍:“近年来的城市更新工作更加注重城市风貌的保护。保留、改造、拆除——‘留改拆’里,保留被放在首位,要完好保留街坊肌理、街巷尺度和建筑风貌。”

  过去几年,褚峰每天都在修缮张园的一砖一瓦中度过。尽管他所在的团队曾出色完成静安区80%红色旧址的修缮任务,但面对张园6万平方米庞大体量、13处市优秀历史建筑、24处区文保点以及5处规划需要保留的历史建筑,一时也有些畏手畏脚。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对历史建筑的敬畏,让团队里每个人都兢兢业业、不敢怠慢。

  2015年开始,上海静安置业集团为张园内的历史建筑建立了“一幢一档”完整资料库,张园内42栋、170幢、2053个房间都被清晰记录在案,从建筑概况、房屋信息、基础资料到历史图纸、现状图纸等,都十分完备。档案团队还搜集了老居民的照片、采访屋主后人的影像和文字资料,并附上工艺描述、保护建议等。同时,每幢建筑都配备清单,记载着改造过程中须原样保留的部位。

  2022年,再次回到张园的黄敏无比欣喜,眼前的张园16号楼,无论是外墙立面,还是室内的格局、楼梯、马赛克花砖、门窗以及天花线脚造型,都复原了当年模样。面对保留下来的岁月痕迹,黄敏读懂了张园保护性改造团队“向史而新、修旧如故”的初心。

  阅读建筑 功能活化

  重新恢复公共空间属性的张园变得可亲、可感、可触碰。“以前的修缮保护是让老建筑延年益寿,而保护性改造则是赋予老建筑以新的生命。”时筠仑说,张园的活化利用,一方面要避免一味走高端路线,呈现出高冷、生人勿近的面孔;另一方面还要避免落入“千街一面、千店一面”的俗套。

  根据规划,未来张园东部区域将设置酒店、公寓及办公场所,带动片区产业升级;西部区域则引入国内外知名品牌,打造城市商圈;靠近吴江路区域,将由享有国际声誉的设计师团队形成美术馆设计方案;南部沿威海路区域将打造潮流文化中心及演艺中心,展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广泛深入的全球文化交流。

  张园更新,不仅是一个历史风貌区整体保护的尝试,更是为盘活城市存量资源探路。“只有活化利用,老建筑才能真正历久弥新。”静安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施煜认为,带着城市文化属性的老建筑,被赋予新的功能、新的公共属性,让人们可以亲近它、使用它,这才是老建筑最好的活法。

  张园恢复往昔热闹,市民游客纷至沓来。漫步其中,人们品鉴到风貌街区之趣,也读到了历史建筑之美。“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果不虚言。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为了深入推广少儿阅读 多地采取多种措施满足多样需求

      央视网消息:明天(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为了深入推广少儿阅读,全国各省(区、市)的100家新华书店内新设立了“青少年学生阅读空间”。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总台央视记者 卞晓妍:这就是新华书店“百年书房”专门打造的青少年阅读空间。书架上,精选图书按照读者...

    时间:04-22
  • 【理响中国】当代青年如何读懂中国、读懂世界

      第28个世界读书日恰好在中国二十四节气谷雨之后,这既是巧合,也极具寓意。谷雨,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春。正是万物灵动的好时光,正是庄稼生长的好时节。新生作物得到暖的庇护、初长秧苗得到雨的滋养。待到秋日来,收获满粮仓。当代青年就是初长的秧苗、就是新生的作物,正在茁...

    时间:04-22
  • 【大国基理】工业+文旅,这座城市钢厂走出了自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卓婕):春日的阳光下,繁茂的树木与远处的青山遥相呼应,一潭碧波倒映着雨后湛蓝的天空,一些游客在打卡拍照。你一定想不到,这个“景点”其实是福建省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坐落于福建省三明市的三钢集团。  福建三钢建于1958年,为新中国工业建设贡献...

    时间:04-22
  • 2023中国国际通用航空与无人机发展大会开幕

      中新网北京4月22日电(舒晨)以“变革与机遇”为主题的2023中国国际通用航空与无人机发展大会日前在京开幕。  来自全球通用航空和无人机行业的相关企业、机构代表和知名专家近700人,围绕促进通用航空和无人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据了解,近年...

    时间:04-22
  • 湘台青年以赛促学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新网长沙4月22日电 (张雪盈)“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加深了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也让我结识了更多的大陆朋友。”在湖南长沙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后,来自台湾花莲的大学生刘平乐打算利用业余时间,去诗词中提到的地方走走看看,冀以实地探访的方式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寻求更多与大陆青年...

    时间:04-22
  • 湖北宜昌:持续复绿长江岸线助力长江大保护

      中新网宜昌4月22日电 (董晓斌 隗权 甘露)记者22日从湖北省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获悉,该市不断加大林业生态修复力度,全面保护天然林资源,持续进行长江两岸造林绿化,提升森林覆盖率和森林固碳能力,助力长江大保护。  宜昌是三峡库坝区生态屏障和长江流域生态敏感区。近年来,宜昌构建完善的天然林保护制...

    时间:04-22
  • 北京发布智慧校园建设规范 “十四五”评选出100所示范校

      中新网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 杜燕)今天,2023年北京市数字教育大会开幕。会上发布《北京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规范(试行)》和《北京市高等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规范(试行)》(以下简称《建设规范》)正式发布,明确了智慧校园的基本内涵、层次架构、主要内容和配置标准,分类指导中小学校、高等学校结合办学...

    时间:04-22
  • 北京5月进行学龄人口信息采集 官方围绕热点问题答疑

      中新网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 杜燕)今天,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并就民众关注的问题进行答疑。据悉,北京将从5月1日起开通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进行入学政策宣传,5月5日至5月31日进行小学和初中入学信息采集。  入学条件及方式有哪些?  根据《意见》,北京市...

    时间:04-22
  • 两位欧洲议员访华“大开眼界”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 “这次中国行让我们大开眼界,中国所取得的成就令人赞叹。”  “我们所到之处都充满活力,人们生活多姿多彩。”  9天,4座城市——北京、西安、成都、重庆,欧洲议会爱尔兰籍议员米克·华莱士和克莱尔·戴利前不久刚刚结束了访华之旅。  在重庆...

    时间:04-22
  • 北京市数字教育大会召开 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中新网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 杜燕)今天,2023年北京市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以“数字赋能与教育创新”为主题,通过研讨数字变革,共话转型发展,大力推进北京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以教育数字化支撑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  大会由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时间:04-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