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一见·广东之行,从总书记的足迹看中国式现代化

2023-04-18 08:07:38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地方考察选择广东。这是新时代以来,总书记第四次考察广东,对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的重视不言而喻。

  从粤西大地到珠江之滨,总书记的考察足迹中,饱含着对广东的殷殷期许,蕴含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邃思考。

  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促进共同富裕

  “一路过来,看到咱们茂名这一带盖的房子都很好,说明这里的群众特别是农民的家庭还是殷实的。和珠三角比,差距和潜力都在产业上。”考察途中,习近平总书记看得仔细。

  “差距”与“潜力”,注解了为何要“协调”、为何能“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思考广东发展:“不仅要靠珠三角,粤北、粤东、粤西这些地区也要联动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促进共同富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共同富裕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牵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共同富裕离不开乡村振兴。在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乡亲们通过发展荔枝等特色种植业尝到了“甜头”,总书记很欣慰:“我们要搞共同富裕,先富带后富,把后富的往前推一把”“乡村振兴要和这些‘国之大者’结合起来”。

  “国之大者”,四字重千钧。两年前广西考察,历史记录下经典对话——

  “总书记,您平时这么忙,还来看我们,真的感谢您。”

  “我忙就是忙这些事,‘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字里行间,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笃定理解,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不变初心。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三“下团组”,“科技自立自强”被多次提及。大会后首赴地方考察,总书记再提“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反复强调,足见重视。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今天,科技成为关键变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历史证明,“拿来主义”在关键领域常会受制于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

  解决“卡脖子”问题,必须自力更生。去年在辽宁考察,得知企业依靠核心技术、零部件、产品能为全球3000多家跨国企业提供产业服务时,总书记语重心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

  今年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这次考察,在广汽研究院里,习近平总书记同来自广东各个方面的代表亲切交流:“经济要持续发展,不要大起大落。这里面很重要的就是科技、教育、人才。”

  打头的依然是“科技”。

  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

  中国空间站翱翔九天,“雪龙2”号挺进极地,发展成就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坚实支撑。

  历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体经济重要性。

  以考察广东为例。2018年广东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

  这次在听取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实体经济,题眼在“实”。做强实体经济是大国迈向强国的坚实路径。

  从地方到中央,做强实体经济始终是习近平同志倡导的发展思路。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系统总结提炼出“晋江经验”。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是“晋江经验”的鲜明特色。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福建代表团审议时,一位代表讲述了福建民营企业传承“晋江经验”的情况。听了发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实体经济,要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地做一个主业,这是本分。

  坚持本分,也是坚守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看到,实体经济是基础,各种制造业不能丢,作为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和实体产业要以自己为主,这一条绝对不能丢。”

  正是“绝对不能丢”的历史自觉,奠定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物质基础,激荡起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能”的历史自信。

  撰文:王洲、潘俊强

  图片:新华社(摄影:燕雁,视觉:赖向东、李琰)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教育部公布五起学科类隐形变异违规培训典型案例

      中新网4月18日电 据教育部新闻办官方微信消息,近期,全国各地深入贯彻中央“双减”部署,按照《教育部办公厅等十二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的意见》要求,依法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严肃查处了一批学科类隐形变异违规培训行为,现公布其中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北京市查处“...

    时间:04-18
  • 中国是非洲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

      中国是非洲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国际论坛)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通胀高企、市场波动加剧、不确定增加、下行压力增大等风险。在此背景下,非洲国家同中国巩固传统友谊、深化经贸合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通胀高企、市场波动加剧、不确定增加、下行压力增大等风险。复杂严峻的形势...

    时间:04-18
  • 农业银行吉林省分行高级专家陆俊波接受审查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农业银行纪检监察组、吉林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农业银行吉林省分行高级专家陆俊波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农业银行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吉林省通化市监委监察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农业银行纪检监察组、吉...

    时间:04-18
  • 【每日一习话】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习近平:世界各国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拆墙而不筑墙、开放而不隔绝、融合而不脱钩,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世界经济活力充分迸发出来。  这段话出自2022年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时发表的演讲。 ...

    时间:04-18
  • 习近平的成事之道丨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

      编者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循着总书记的实践足迹和思想指引,央视网《习语品读》特别策划“习近平的成事之道”,带您一起从人民领袖的语言魅力和工作方法中学习和领悟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风范。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调查研究...

    时间:04-18
  • 台北7000万新台币以上豪宅去年仅成交388间 11年以来新低

      中新网4月18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东森房屋研究中心汇整实价登录资料,2022年台北市总价高于7000万(新台币,下同)以上定义豪宅,成交件数仅有388件,创统计11年以来新低,相较2021年,骤减254件,大幅减少4成。  东森房屋台北松高加盟店店长林梅雀分析,去年台北市豪宅买气走弱主因有二。一是去年在...

    时间:04-18
  • 中国代表敦促美方正视朝鲜半岛问题症结

      新华社联合国4月17日电 联合国安理会17日举行朝鲜核问题公开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会上作两轮发言,敦促美方正视朝鲜半岛问题症结,采取有意义的实际行动,并阐明中方对美英澳核潜艇合作问题的立场。  张军在第一轮发言中说,当前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紧张,对抗不断升级,中方对此深表关切。半岛问题...

    时间:04-18
  • 时隔29年再次返湘祭祖,王令麟:“两岸同胞有着割不断的血脉亲情”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7日讯(记者 唐亚新)“这是我人生第二次来大陆祭祖探亲,内心非常感动。”4月16日,东森集团总裁王令麟携家人来到长沙市望城区桥驿镇和茶亭镇,在王家祖墓前祭拜祖父王简文等祖先,表达慎终追远之意。  “两岸同胞有着割不断的血脉亲情。”再次回到祖籍地的王令麟,在诵读祭...

    时间:04-18
  • 单日8300辆次 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今年第五次刷新车辆通行纪录

      4月16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车辆总数超过8320辆次。这是今年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第五次刷新车辆通行最高纪录,其中澳门单牌车日验放量首次超过4000辆次,达到4500辆次,占当日车流总量的54%,刷新了4月9日3900辆次的单日最高纪录。  据统计,4月以来,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日均验放出入境车辆...

    时间:04-18
  • 台湾:3月和首季刷卡额同步创史上同期新高

      中新网4月18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3月单月台湾刷卡额冲到3467亿元(新台币,下同),是首见3月刷破“3”字头,累计前三月刷9324亿元,更一举逼近万亿元大关,单月和首季刷卡额年增率都有2成水平,同步创史上同期新高。  2022年全年台湾民众刷卡额是3.49万亿元、年增12%,2023年首季就快刷近万亿元,市场预...

    时间:04-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