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文物史料专题展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展出

2023-04-17 17:01: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4月17日电 (记者 许婧)“精神之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文物史料专题展”17日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专题展厅开幕。

  展览创新展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红色资源,以小见大,以物证史,生动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与辉煌、光荣与梦想,激励人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介绍说,“精神之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文物史料专题展”是继2022年“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时代——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后,中共一大纪念馆策划的又一个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主题的原创展。本次展览特邀请全国各地25家场馆联合举办,灵活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中心展岛设计、创意性文物展陈方式等手法,串联起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一路向前的辉煌历程。

  展览共分为两个部分。展厅一楼运用沉浸式光影技术手段,生动精彩地呈现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进入展厅二楼便能看到伟大建党精神的特色展岛树立于展厅中心,其他精神文物环绕周边,象征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之源。

  展厅二楼陈列了全国各地26家场馆提供的馆藏精品文物,亮点纷呈,共展出40件(套)珍贵文物和展品,其中原件24件,一级品4件,二级品1件,三级品4件,包括:中共一大纪念馆藏首版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延安革命纪念馆藏的周恩来穿过的皮大衣,青海原子城纪念馆藏手摇计算机,宁化县革命纪念馆藏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深圳博物馆藏1987年深圳土地有偿使用拍卖槌等。

“精神之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文物史料专题展”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专题展厅开幕。 中共一大纪念馆供图

  展览结束处,汇集了26家博物馆、纪念馆的主题宣传片,让观众足不出沪,便能在一次展览中饱览各家重要场馆的卓越风采。

  本次展览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中共一大纪念馆、深圳博物馆、西柏坡纪念馆、香山革命纪念馆、沂蒙革命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西南联大博物馆、古田会议纪念馆、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宁化县革命纪念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遵义会议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吕梁市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南湖革命纪念馆、抚顺市雷锋纪念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西安交通大学交大西迁博物馆、上海浦东展览馆、南通博物苑、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青海原子城纪念馆、红旗渠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联合主办,联想集团支持,上海美术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布展。展览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展期至7月下旬。

  展览开幕式上还成立了“伟大建党精神展示和传承联盟”,举行了赠书和“党的诞生地”主题红色游船首航仪式。联盟当日举办了首次研讨活动,各场馆代表畅所欲言,分享各自场馆研究和弘扬伟大精神谱系的路径、方法等创新举措。(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全人群覆盖,全周期管理——防治癌症,全面行动

      全人群覆盖,全周期管理,全社会参与——  防治癌症,全面行动(健康直通车·关注肿瘤防治 ②)   4月15日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中国高度重视癌症防治工作,将癌症防治行动列为健康中国重大专项行动之一,全面推进癌症防治各项工作。  近年来,我国肿瘤防治...

    时间:04-18
  • 40多个省市对殡葬管理进行立法 保障群众“身后事”

      40多个省市对殡葬管理进行立法  推进殡葬改革保障群众“身后事”   □ 本报记者  蒲晓磊  4月1日,贵州省贵阳市民政局、贵阳市殡葬管理所组织9户逝者家庭赴天津市参加海葬活动;4月7日,在浙江省温州市第七次骨灰联合海葬活动上,150位逝者家属为自己的亲人报名,让...

    时间:04-18
  • 一季度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开局良好

      春日融融,一座座水利工程建设现场一片繁忙。今年一季度,湖北姚家平水利枢纽、安徽凤凰山水库、宁夏贺兰山东麓防洪治理工程、四川三坝水库、云南腾冲灌区等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为阔步向前的水利建设步伐写下生动注脚。  “2023年开年以来,我们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推...

    时间:04-18
  • 最新研究:145个影响身高的基因确定

      145个影响身高的基因确定   科技日报北京4月17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细胞基因组学》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在一项针对小鼠和人类基因的研究中,精确定位了145个“身高基因”,这些基因能调控儿童生长板中的软骨细胞,有望决定人的身高。  该研究负责人...

    时间:04-18
  • 我国高端超薄取向硅钢技术取得突破

      科技日报讯 (记者华凌)记者日前从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获悉,该研究院高端超薄取向硅钢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中国金属学会委员会评审鉴定后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国际领先水平,解决了“卡脖子”问题。  据了解,一直以来,我国超薄取向硅钢年进口量约3000吨,价值超6亿元,不仅在特高...

    时间:04-18
  • 太空电梯是“跳一跳就够得着”的美梦吗

      【科幻开脑洞 科学找答案】  ◎实习记者 朱 玺  目前人类空间运输主要依靠火箭。虽然相关技术已足够成熟,但其回收和燃料成本仍然太高。如果使用太空电梯,运输费用会降至每公斤几百美元。另外,如果太空电梯计划能够实现,人类太空旅行的成本也将降低,其中蕴含的巨大...

    时间:04-18
  • 地上地下搭起“通讯网”植物间交流无处不在

      【新知】  ◎本报记者 赵汉斌  自然界中,植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经常与其他生物产生形式各异的互动。植物间通过地上和地下部分产生的挥发物以及利用根际分泌物进行交流互作,对此,科学家已进行了深入研究。  日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吴建强团队受...

    时间:04-18
  • 研究人员为老鼠开发迷宫实验 寻找大脑记忆存储“芯片”

      研究人员为老鼠开发迷宫实验  寻找大脑的记忆存储“芯片”   ◎宋闻凯 实习记者 朱 玺  无论是小朋友第一次记住回家的路,还是在朋友生日的时候第一时间送上祝福,在人类的高级认知活动中,记忆无疑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人类之所以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关...

    时间:04-18
  • 我学者发现光驱动可编程胶体自组装新机制

      科技日报合肥4月17日电 (记者吴长锋)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院彭晨晖教授团队,利用光驱动偶氮苯分子的协同效应诱导液晶分子的集体运动及重新排列,同时引发向列相中向错线的时空演变,从而实现了胶体颗粒的集体传递和可重构自组装。研究成果日前发表...

    时间:04-18
  • 新冠抗体“保护期”快到了,需再接种疫苗吗?专家解读

      新冠抗体“保护期”快到了,需再接种疫苗吗?   ◎本报记者 张佳星  “随着时间延长,新冠中和抗体在体内的滴度的确会慢慢降低。”4月17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戴连攀在接受科技日报独家采访时表示,如果要有效防止再次感染,在体内抗体显著下降前再次接种新冠...

    时间:04-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