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

2023-04-17 15:18:48

来源:人民日报

  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评论员观察)

  ——加快数字中国建设⑥

  数字化和绿色化是两大趋势,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数字化促进绿色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将产生“1+1>2”的整体效应

  数字技术的介入为生态治理全流程提供支撑,让精准识别、实时追踪环境数据成为常态,让及时研判、系统解决生态问题成为现实

  数字化和绿色化不仅是全球发展的重要主题,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孪生体

  在浙江宁波,甬江流域数字孪生平台实现对洪水演进的仿真预演,提高了风险管控能力;在湖北石首的天鹅洲保护区内,水温、溶氧率、江豚进食量等数据被采集汇总到智慧生态保护系统中,助力动物保护更加精准高效;陕西省建设的数字乡村生态环境管理平台,具有数字乡村环境监测、可视化地理信息服务等功能……近年来,不少地方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赋能生态治理,数字化、智能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当今世界,数字化和绿色化是两大趋势,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数字化促进绿色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将产生“1+1>2”的整体效应。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将“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作为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目标,提出“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为新一代数字科技助力生态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断加强科技攻关,拓展数字应用,才能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生态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数字技术的介入为生态治理全流程提供支撑,让精准识别、实时追踪环境数据成为常态,让及时研判、系统解决生态问题成为现实。以福建生态环境大数据云平台为例,从海漂垃圾重点监测、空气质量精准研判,到指挥中枢部署工作“点对点”、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无纸化”,该平台更好帮助生态环保工作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事实证明,有了海量数据与强大算力,生态治理不仅有了高效监测、主动预警的“千里眼”“顺风耳”,还有了科学分析、有效应对的“智慧脑”“灵巧手”。下一步,丰富生态领域数字应用,加快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就能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智慧治理水平。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有利于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很多数字科技企业制定低碳发展计划,5G基站单站址能耗比2019年商用初期降低20%以上;节能建筑、节水农业、零碳工厂等数字应用新探索,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据预测,到2030年,各行业受益于数字技术减少的碳排放量将达到121亿吨。数字化与绿色化相融合,有助于降低全链条能源消耗,推动生产效率和能源效能共同提升、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让发展质量更高、成色更足。

  绿色发展不仅是生产方式的变革,还意味着生活方式的转变。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看房到实现无纸化签合同,从使用手机应用程序打卡健身到参与线上二手交易,数字化应用吸引更多人参与到绿色智慧生活中来。依托数字技术,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家居等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在促进节能、降碳、减污的同时,推动全民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绿色智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落地生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就有了更加坚实的根基。

  当前,数字化和绿色化不仅是全球发展的重要主题,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孪生体。下一步,不断夯实生态环境科技基础,拓宽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以数字化引领绿色化发展,以绿色化带动数字化转型,我们必定能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让美丽中国不断展现更加壮丽的新图景。(石羚)

  《人民日报》(2023年04月17日 05 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地上地下搭起“通讯网”植物间交流无处不在

      【新知】  ◎本报记者 赵汉斌  自然界中,植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经常与其他生物产生形式各异的互动。植物间通过地上和地下部分产生的挥发物以及利用根际分泌物进行交流互作,对此,科学家已进行了深入研究。  日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吴建强团队受...

    时间:04-18
  • 研究人员为老鼠开发迷宫实验 寻找大脑记忆存储“芯片”

      研究人员为老鼠开发迷宫实验  寻找大脑的记忆存储“芯片”   ◎宋闻凯 实习记者 朱 玺  无论是小朋友第一次记住回家的路,还是在朋友生日的时候第一时间送上祝福,在人类的高级认知活动中,记忆无疑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人类之所以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关...

    时间:04-18
  • 我学者发现光驱动可编程胶体自组装新机制

      科技日报合肥4月17日电 (记者吴长锋)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院彭晨晖教授团队,利用光驱动偶氮苯分子的协同效应诱导液晶分子的集体运动及重新排列,同时引发向列相中向错线的时空演变,从而实现了胶体颗粒的集体传递和可重构自组装。研究成果日前发表...

    时间:04-18
  • 新冠抗体“保护期”快到了,需再接种疫苗吗?专家解读

      新冠抗体“保护期”快到了,需再接种疫苗吗?   ◎本报记者 张佳星  “随着时间延长,新冠中和抗体在体内的滴度的确会慢慢降低。”4月17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戴连攀在接受科技日报独家采访时表示,如果要有效防止再次感染,在体内抗体显著下降前再次接种新冠...

    时间:04-18
  • 王毅会见老挝副总理兼外长沙伦赛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17日在北京会见老挝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兼外长沙伦赛。  王毅表示,中老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双方要落实好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战略共识,弘扬传统友谊,深化政治互信,对接发展战略,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台阶。中方愿与老方一道,维护好...

    时间:04-18
  • 李鸿忠在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期代表学习班上强调 充分发挥全国人大代表在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17日在京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期代表学习班开班式。他强调,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全国人大代表在坚持和发...

    时间:04-18
  • 秦刚同以色列外长科恩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 4月17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同以色列外长科恩通电话。  秦刚表示,中方对当前以巴紧张局势感到担忧,当务之急是管控局势,防止冲突加剧甚至失控。各方应保持冷静克制,制止过激和挑衅言行。根本出路是恢复和谈,落实“两国方案”。做正确的事情永远都不晚。中方鼓励以巴双方拿出政...

    时间:04-17
  • 秦刚同巴勒斯坦外长马立基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 4月17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同巴勒斯坦外长马立基通电话。  秦刚表示,近期巴以冲突加剧、紧张局势升级,中方高度关注,已推动安理会举行磋商,并同国际社会密切沟通,努力推动局势降温。中方强烈谴责违反联合国有关决议的言行,支持巴以双方以“两国方案”为基础尽快恢复和谈,并愿为...

    时间:04-17
  • 张国清在中央企业2023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签订会议上强调 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战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17日出席中央企业2023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签订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国资央企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时间:04-17
  • 中方回应德国外长涉台言论:敦促有关方面尊重历史和事实

      中新社北京4月17日电 (记者 李京泽)针对德国外长贝尔伯克涉台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7日在北京表示,中方敦促有关方面尊重历史和事实,也希望德国的一些政客充分认清台湾问题的实质,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不要再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在当天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据报道,德国外长贝...

    时间:04-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