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通讯:中老铁路“旱码头”为多国发展注入新动力

2023-04-16 17:50:4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万象4月16日电 通讯:中老铁路“旱码头”为多国发展注入新动力

  新华社记者樊曦 孙一 邢广利

  填写铁路箱出站单、提取空箱、安排货物装箱……15日,在中老铁路万象南站,吴阿强只用几个小时就完成了1000多吨铁矿石的装运计划。

  29岁的吴阿强是老挝华人,就职于老挝玉溪铁大矿业有限公司,公司自去年4月起将铁矿石由公路改为铁路运输。“相比之下,铁路运输成本低、安全性高,单次发货量也更大。”他说。

  万象南站是中老铁路老挝段主要货运站,靠近老挝与泰国边境。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物流转运配送区位优势,万象南站成为中老泰等国货物中转的“旱码头”。

  “中老铁路开行以来,企业货运量持续增长。我们提前制定货运计划,统筹抓好装车计划审批、运能匹配和空车空箱调运等工作,为货运上量创造良好条件。”万象南站站长李同许说。

  中老铁路2021年12月开通运营,凭借其安全快捷的优势,受到客户青睐,货运量不断攀升。以万象南站为例,2022年日均装车28车,2023年截至4月14日日均装车49车。

  4月的老挝正处旱季,烈日炎炎。万象南站换装场呈现一片繁忙景象。一个个集装箱从换装场一侧的中国标准轨列车上被吊起,又被稳稳地装在换装场另一侧的米轨列车上。吊装完毕后,米轨列车将向南驶向泰国。

  万象南站换装场于2022年7月正式建成投用,中国铁路网与中南半岛米轨铁路实现“硬联通”,中老泰铁路实现互联互通。

  展望未来,发展的画卷已然绘就:以昆明为中心的国际班列,向北辐射成都、重庆、武汉、西安等中国内陆物流节点,与“一带一路”中欧通道互联,打造东盟—中国—欧洲大通道;向南通过中老铁路、中南半岛米轨铁路到达泰国、新加坡等地港口,形成陆海联运的国际新通道。

  老中铁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宏告诉记者,目前近九成跨境货物从中国经中老铁路过境老挝后,向南转运至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辐射覆盖10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据统计,2023年1月1日至4月13日期间,中老铁路老挝段累计开行货物列车1130列,同比增长122%,货物发送量突破118万吨。同时,中老铁路老挝段货物品类也更加丰富,已从开通初期的100余种拓展到2000余种。

  据世界银行测算,在过境流程足够高效的前提下,中老铁路可将昆明到万象之间的运输成本降低40%至50%;如果跨境货物到达万象后转运到米轨铁路上,昆明到泰国林查班港之间的运输成本将减少40%以上。

  老挝琅南塔省省长坎莱表示,老中铁路开通运营以来,以安全高效的运输服务推动了老挝物流和客流发展,加快了沿线产业布局和开发步伐,为老挝国家发展和改善民生注入了新动力。

  刘宏表示,下一步,老中铁路有限公司将更精准地投放运力资源,同时围绕老挝铁矿石、农产品、钾肥等特产丰富的特点,进一步创新货运组织模式,优化运营管理,持续提升货运服务体验,为中国、老挝及邻近的东盟国家企业和民众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和红利。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运抵发射场 将执行天舟六号任务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消息,执行天舟六号飞行任务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日前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执行天舟六号飞行任务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已于4月13日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后续将与先期已运抵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一起开展发射场区总装...

    时间:04-17
  • 神舟十五号乘组刷新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4月15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密切协同,进行了神舟十五号乘组第四次出舱活动,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  航天员费俊龙打开出舱舱门,成功出舱。  之后,航天员张陆也顺利出舱。出舱任务期间,航天员邓清明在舱内进行支持工作。在完成舱外工作后,...

    时间:04-17
  • 全国已春播粮食面积超1.4亿亩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春播粮食面积超1.4亿亩,各地多措并举,高质量推进春季农业生产。  目前,全国春播完成意向面积的15.1%,进度同比快0.6个百分点。分作物看,早稻育秧基本完成,播栽近六成;薯类已播过三成,春小麦过四成,春玉米过一成,春大豆近一成。  同时,夏...

    时间:04-17
  • 云遇中国 “水陆空” 科技助力春耕春播

      央广网北京4月15日消息 大型农械开垦千里沃野,轻巧农机解放双手,高端人才扎根基层……各地正在科技的助攻下,确保耕作效益稳步提高,将文人笔下的“桃花源”变成现实。与其梦里问津,不如亲手建设!  4月11日,央广网“云遇中国·千里追耕”联动直播走进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园区,...

    时间:04-17
  • 去年全国耕地净增加约130万亩

      去年全国耕地净增加约130万亩(新数据 新看点)  本报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李晓晴)近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自然资源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耕地面积19.14亿亩(12760.1万公顷),较2021年底净增加约130万亩。  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相关部门从严管控耕地,特别是严控永久基本农田转为非...

    时间:04-17
  • 五个一百:折射欣欣向荣的中国

      编辑:郑芳芳  设计制作:刘梦甜、臧颖...

    时间:04-17
  • 外交部领事司提醒中国公民暂勿前往苏丹

      中新网4月17日电 据外交部领事司官方微信消息,4月15日,苏丹首都喀土穆及多地爆发武装部队间冲突,喀土穆国际机场航班中断,当地安全形势严峻。外交部立即启动领事保护应急机制,指导驻苏丹使馆全力保护在苏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驻苏丹使馆向在苏中国公民发出安全提示,联系在苏中资机构,核实中方人员机构...

    时间:04-17
  • 习言道|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始终还要有危机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

    时间:04-17
  • 人民网评:五个一百,点点星火汇聚中国发展正能量

      波澜壮阔的时代值得记录,团结奋进的征程值得点赞。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2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五个一百”评选活动持续举办了7年,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  “五个一百”讴歌伟大时代。2022年是梦想接...

    时间:04-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