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伟大抗疫精神的价值底蕴、理论品格和世界情怀

2023-04-14 15:29:28

来源:光明日报

  三年以来,新冠疫情多点暴发、全球肆虐蔓延,给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给整个人类社会正常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抗疫,成为一个时期内人类社会不得不全力以赴应对的重大课题。我国有效应对了全球五波疫情冲击,妥善处置了100多起聚集性疫情,始终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我国三年多抗疫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

  从国内看,面对百年来全球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暴发、大流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率先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付出巨大牺牲和代价,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实现正增长,社会大局稳定、爱国主义精神澎湃高昂。从全球看,中国率先赢得疫情防控工作的战略主动,对国际社会抗疫和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积极影响。三年来,我国向150多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数以千亿件抗疫物资,毫无保留公布疫情数据,公开防控方案、分享救治经验、诊疗方案,尽自己所能在资金、物资、医疗、疫苗、国际债务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与援助。2021年我国经济增速达到8.1%,三年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4.5%,增速远高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速1.8%,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中欧班列三年累计开行4.3万列,运送包括抗疫物资在内的各类货物420万标箱。这些举措有力维护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注入活力。中国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最稳定的力量。

  在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中华民族勇于探索、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牺牲,形成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这一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抗疫斗争的经验总结、思想提升和精神凝练,也愈发闪耀着璀璨的国际人道主义光芒,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更为深沉的世界情怀。

  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价值追求的生动展现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始终保持不屈不挠的昂扬斗志,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进取姿态,始终迸发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伟大抗疫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仁爱传统的继承弘扬。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的中华文化,早已在中华大地上写就了大大的“人”字,构建出牢牢的“国”字,而在处理这两者的关系中,又体现出乐于奉献、甘于牺牲的担当精神。敬佑生命、珍爱生命早已经化为中华民族基因和精神血脉,伟大抗疫精神的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就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点。

  近代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仁人志士为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不屈不挠、前赴后继,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终找到的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历经艰辛、不畏艰难、敢于牺牲、勇于奉献,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使得中华民族精神得以不断升华,达到了全新高度,而伟大抗疫精神则是这一精神谱系在当代的重要体现。革命战争年代,中华民族孕育出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又创造出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波澜壮阔的进程中,又涌现出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进入新时代,在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形成了伟大抗疫精神。这些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经劫难终不屈,历久弥坚、愈挫愈奋的文化表征,体现了整个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始终浓郁蓬勃、昂扬向上的生命力。伟大抗疫精神既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又集中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终极价值追求。伟大抗疫精神生动展示出的正是中华文明历5000多年岁月磨砺、数不清劫难阻亘而能始终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文化基因。

  伟大抗疫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创新、发扬光大

  伟大抗疫精神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深深扎根于马克思主义人民本位、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沃土之中,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重民本”的弘扬与发展,又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深刻诠释和生动写照。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不断深入传播、日益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内化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不断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三年来,14亿多中国人民与病毒生死较量不畏惧、为防控疫情千难万险不退缩,以顽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谱写出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

  三年抗疫是中国共产党走群众路线最成功、最生动的实践之一。三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把疫情蔓延势头遏制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感慨:“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从危重病房争分夺秒的救治,到城乡社区挨家挨户的排查,从车间工地加班加点的劳作,到实验室夜以继日的攻关。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正是因为有了数以亿计的普通人默默奉献、辛劳付出,以涓滴细流汇聚起磅礴之势,我们才能在病毒肆虐之际,守护住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党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克时艰,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孕育出充分体现时代品格和精神面貌的伟大抗疫精神。这一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再一次彰显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真理性光芒。

  中国政府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密切同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关国家合作,推动国际社会的联防联控,共同维护全球和地区公共卫生安全,保护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佑护各国人民生命和健康,共同佑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再一次生动反映出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力量所在,充分体现出伟大抗疫精神的人类情怀的鲜亮底色。

  伟大抗疫精神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伟大抗疫精神体现出中国人民独特而深沉的人类意识和世界情怀。中国始终力所能及地支援世界各国抗疫。面对新冠疫情,中国人民没有半点犹豫、没有半步后退,而是义无反顾地投入这场斗争中。中国人民深深懂得病毒没有国界,生命高于一切,在这场肆虐全球的疫情面前,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个体能够完全置身事外,完全不受影响。“大道不孤,大爱无疆”,我们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信心,充分展示了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负责任大国形象,生动诠释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面对疫情,我们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中国率先蹚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疫情防控之路,率先复工复产,并源源不断向世界提供各类防疫物资,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中国明确宣布在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其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可及性和可负担性贡献力量,发挥了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岛和减震器的积极作用。中国以实际行动帮助挽救了全球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彰显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与各国人民一道,破除各种各样的相互指责、相互猜疑、相互谩骂,携起手来精诚合作、共同抗击新冠病毒,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照亮疫魔肆虐、偏见充斥的“至暗时刻”,昭示人类发展的光明前景。

  面对共同的敌人,世界各国越来越清醒认识到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只有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才能打赢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如果说,“一带一路”倡议使各国人民在推进物质层面上的发展方面感受到彼此是紧密相连的利益共同体的话,中国提出共同抗击新冠疫情的国际合作主张则让各国人民在精神层面认识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在走向未来的进程中患难与共、生死相依,在不断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不断推进精神世界渐进完善的历史过程,是人类思想不断提升、境界不断升华的历史过程。

  作者:曹小文(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光明日报》(2023年04月14日 11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等举办论坛 与会者探讨媒体变革与公共关系未来

      中新网北京4月14日电 (李欣宇  张素)4月13日,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主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协会新闻与传播委员会承办的“新时代中国公共关系之媒体的角色与功能”论坛在清华大学举办。“新时代中国公共关系之媒体的角色与功能”论坛上,媒体、学者共话媒体变革与公共关系未来 中国公共关系协...

    时间:04-14
  • 专访:消博会彰显中国对自由贸易和共同繁荣的承诺——访巴西商业领袖组织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卢斯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4月14日电 专访:消博会彰显中国对自由贸易和共同繁荣的承诺——访巴西商业领袖组织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卢斯  新华社记者陈威华 王天聪  巴西商业领袖组织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小若泽·里卡多·卢斯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正在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彰显中国对自...

    时间:04-14
  •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通讯:“机会真的来了”——泰国中小企业欢迎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

      新华社泰国廊开4月14日电 通讯:“机会真的来了”——泰国中小企业欢迎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  新华社记者林昊 王媛媛  尽管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在泰国东北部边贸重镇廊开经营中小企业的塔纳帕依然对自己第一次搭乘中老铁路的经历记忆犹新。“火车之旅留下了深刻印象,车厢整洁舒适。就是想...

    时间:04-14
  • 赵乐际会见巴西总统卢拉

      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14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巴西总统卢拉。  赵乐际表示,中国和巴西作为发展中大国,拥有天然亲近感和广泛共同利益,面临着相似的发展任务。双方始终秉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原则,推动两国关系平稳发展。中方愿同巴方继续携手前行,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夯...

    时间:04-14
  • 第六轮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 秦刚:中德是伙伴 不是对手

      第六轮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今天(14日)在北京举行, 中德两国外长就中德、中欧关系及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进行全面、深入沟通。秦刚强调,发展好双边关系的关键在于增进战略互信,避免战略误判。  秦刚指出,中德是伙伴,不是对手。德方制定涉华战略文件时,应从中德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福祉出发,...

    时间:04-14
  • 北京完善反恐工作各项措施 因时因地制宜开展“五进”活动

      中新网北京4月14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警总队副总队长李红今天表示,正积极制定《北京市实施〈反恐怖主义法〉办法》,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反恐怖主义工作各项措施。同时,围绕《反恐怖主义法》重点内容,在宣传机制建设、内容创新、渠道推广、人才队伍打造以及反恐品牌建立等方面进行全...

    时间:04-14
  • 海外华文媒体春风十里探扬州

      中新网扬州4月14日电 (记者 崔佳明 钟升)14日,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缅甸、老挝、斐济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50多家华文媒体负责人在江苏扬州进行参访。  扬州有着25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一座集“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于一身的国家历...

    时间:04-14
  • 民进党当局炒作大陆航天活动 国台办:歪曲事实、欺骗舆论

      中新社北京4月14日电 针对民进党当局大肆炒作大陆正常航天活动,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14日在北京表示,民进党当局为一己之私,歪曲事实、欺骗舆论,企图升高两岸对立,这种政治伎俩不会得逞。  有记者问,近日,民进党当局大肆炒作大陆正常航天活动“影响台北飞行情报区”,声称“表达抗议”。对此有何评...

    时间:04-14
  • 中国高压严打非法集资 涉案金额等连续三年下降

      中新社北京4月14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对非法集资违法犯罪保持高压严打态势。记者14日从官方获悉,中国非法集资案发数量、涉案金额和涉及人数已连续三年保持下降态势。  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当天介绍说,联席会议切实加大指导协调督办力度,中国各地着力完善“一案一策一专...

    时间:04-14
  • 吴忠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傅小东受贿一案

      4月14日,吴忠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傅小东受贿一案。被告人傅小东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扣押在案的赃款赃物依法没收,上缴国库。  法院经审理查明,2007年上半年至2020年底,被告人傅小东利用其担任国家开发银行宁夏分行党委...

    时间:04-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