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2023世界雷达博览会:中国电科“全明星”雷达集结亮相

2023-04-13 22:41: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4月1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主题为“雷达融合世界,数智引领未来”的2023第十届世界雷达博览会4月13日在北京开幕。作为共同主办方之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科)携旗下32家成员单位、291项展品参展,以其“全明星”阵容的雷达产品集结亮相,以雷达赋能千行百业,以前沿技术赋能数字经济,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

2023第十届世界雷达博览会在北京开幕,中国电科参展雷达产品。 中国电科 供图

  观天探海,雷达赋能千行百业

  作为中国国内民用雷达的领军企业中国电科在2023世界雷达博览会上展出的民用雷达产品覆盖气象探测、民航空管、智慧交通等领域。其中,重点展品包括S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C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便携式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SCR-21型一次监视雷达系统、SCR-127型VTS雷达、“智眸”雷球联动系统等产品。

  防范自然风险、应对气象灾害,气象雷达作用至关重要。中国电科拥有测风、测雨、测云全谱系气象雷达,已形成从雷达装备到应用系统整体解决方案:S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C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便携式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可快速监测风暴、暴雨、冰雹、龙卷和大风等中小尺度的灾害性天气,更早提供预警信息,帮助当地及时采取有效防御措施;毫米波雷达则可以更加精准地观测云中的微观物理结构参数,为天气预报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撑。

  在空管雷达领域,本次展出的SCR-21型一次监视雷达系统作为中国首批软件化雷达,主要用于机场终端区监视,针对飞行高度在1.2万米以下的民用航空器,探测距离可达110公里以上。

2023第十届世界雷达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中国电科 供图

  百变拓展,融合共舞数字经济

  走进2023世界雷达博览会“前沿技术与数字经济”展区,中国电科雷达前沿技术赋能数字经济的典型实践颇受瞩目,其展品覆盖通信感知一体化、5G/6G通信、人工智能、工业软件、智能制造、网络安全、传感器技术等领域前沿技术,可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科技创新魅力。

  据中国电科介绍,“灵犀手”是一款可以用“意念”控制的智能假肢。它基于雷达技术,将人的动作抽象成信号处理过程,主要包括脑指令破译、动作信号提纯传输以及机械手准确实现3个部分,融合了人工智能、生物交叉等前沿技术。

  “白虹”外骨骼机器人为髋关节助力外骨骼机器人,可实时检测人体的运动状态并据此分析得到人体的运动意图,对穿戴者进行行走中的腿部助力和搬运物资时的腰部助力,达到增强人体机能、减轻疲劳的作用。

  “虎贲”四足机器人则是一款轻量型、高动态性能的四足机器人,具备强劲的运动能力与稳定性,搭载有深度相机、激光雷达和语音模块,能实现目标跟随、自主定位导航、目标识别和语音控制功能。

  中国电科表示,2023世界雷达博览会上,中国电科按照形象展示、电子装备、网信体系、产业基础、网络安全、专题展区六大展区,体系化、多角度、立体式展示其在电子装备、网信体系、产业基础、网络安全四大重点业务板块的技术创新及核心关键能力,彰显中国电科的企业形象。(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国家移民管理局:五年来侦破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案件7.02万起

      中新网4月14日电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国家移民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移民管理体制改革5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和移民管理机构共侦破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案件7.02万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8.7万余人;依法查处“三非”外国人52.88万人次,对其中符合法定情形的35.1万人予以遣送出境。  据...

    时间:04-14
  • 青海省海西州政协原副主席、茫崖市原市委书记孔祥辉一审获刑13年

      新华社西宁4月14日电(记者李宁)记者14日从青海省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于13日依法公开对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政协原副主席、茫崖市原市委书记孔祥辉受贿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孔祥辉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200万元。  法院审理查明,2010年至2019年1月,...

    时间:04-14
  • 郭志同志逝世

      新华社石家庄4月14日电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党组书记郭志同志,因病于2023年3月11日在石家庄逝世,享年98岁。  郭志同志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慰问。  郭志,1925年3月生,河北藁城人。194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1941年10月起先后任藁无县保...

    时间:04-14
  • (台青话融合)台青画家张益昇:水墨绘两岸千城 丹青与时代共振

      中新社成都4月14日电 题:台青画家张益昇:水墨绘两岸千城 丹青与时代共振  中新社记者 贺劭清  “这里用岩片石料垒起聚落,历经百年巍然耸立,在乡村振兴中吸引游客如织,不正是‘人与建筑相互依存’的最好诠释吗?”近日,在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任教的台湾画家张益昇来到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04-14
  • 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新论)

      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时间:04-14
  • 在不断推进“两个结合”中牢牢掌握历史主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这一重要论断指明了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与把握历史主动的密切关系。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必须不断推进“两个结合”,才能更好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大势,牢牢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以更...

    时间:04-14
  • 第四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撒马尔罕宣言

      2023年4月13日,第四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在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马尔罕举行。  中国、伊朗、巴基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外长和高级别官员出席会议。  在坦诚、务实、互信的氛围中,各方就阿富汗当前局势和未来走势进行了全面、深入、建设性的讨论,声明如下:  各方...

    时间:04-14
  • 善于在精细中出彩

      善于在精细中出彩(人民论坛)  “治大国如烹小鲜”,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经典名言阐述治国之道,强调“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我们要倡导精细化的工作态度,善于在精细中出彩。  精细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味着各领域治理精细化程度的跃升。立足...

    时间:04-14
  • 重实践,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重实践,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人民观点)  ——牢牢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③  本报评论部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理论的说服力、感召力从根本上说源于在科学指导实践中展现的真理力量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在于把这一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

    时间:04-14
  • 云南:打造更具魅力、更有温度的“诗和远方”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全国两会精神看落实丨云南:打造更具魅力、更有温度的“诗和远方”  新华社昆明4月13日电 题:云南:打造更具魅力、更有温度的“诗和远方”  新华社记者吉哲鹏、严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

    时间:04-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