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能源安全保障四方面发力 迎峰度夏五处着手——国家能源局详解今年能源安全保障工作

2023-04-13 09:20:16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4月12日电 题:能源安全保障四方面发力 迎峰度夏五处着手——国家能源局详解今年能源安全保障工作

  新华社记者戴小河

  能源安全事关全局。眼下正值迎峰度夏的准备阶段,今年夏季电力保供是否充足?在全球能源供应紧张的背景下,我国能源安全是否有保障?能源消费结构转型迫在眉睫,目前可再生能源发展遇到哪些瓶颈?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12日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回应了上述关切。

  四方面发力保障能源安全

  “当今世界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加,不断冲击全球能源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去年以来,在全球能源供应紧张的形势下,我国以能源供给能力和质量的持续提升,实现了能源供应的量价齐稳。”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说。

  未来一段时间,能源消费还将保持刚性增长,新能源安全替代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化石能源还需发挥兜底保障作用,部分能源技术装备尚存短板,极端天气对能源稳定供应的影响日益凸显,给能源安全带来了多重压力。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从四个方面着手保障能源安全。一是立足国内,多措并举增加能源供给能力,加强煤炭先进产能建设,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大清洁能源供给,加强能源储备能力建设。二是提升能源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加强关键技术攻关,补齐产业链短板。三是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使能源消费越来越多由非化石能源保障。四是强化能源安全风险的预测预警,继续制定和实施相关的能源保障预案,确保我国能源供应稳定。

  迎峰度夏五处着手

  “今年预计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将超过13.6亿千瓦,较去年有较大的增长。”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梁昌新说,据研判,今年我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部分省份在高峰时段可能会出现用电紧张,国家能源局将加强统筹协调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抓好监测分析预警。做好电力供需形势常态化监测工作,迎峰度夏期间,按照“一省一策”抓好电力保供工作。汛前继续密切监测云南、贵州等地的来水情况及供需形势,充分考虑汛期来水的不确定性,提早准备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

  二是加大支撑性电源和输电通道建设投产。按照“适度超前、留有裕度”原则,督促各类电源迎峰度夏前投产发挥保供作用。其中,支撑性电源不少于1700万千瓦。持续优化区域主网架结构,增强应急保障能力。

  三是确保电煤充足供应。重点保障电煤供应的量、质和价。督促指导地方加快建设煤矿手续的办理,推动已核准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在建煤矿进一步优化工期安排,尽快投产达产。督促各省份密切跟踪电煤中长期合同协议保质保量签订和履约情况,积极做好督促落实和协调工作

  四是全力做好机组稳发满发工作。督促发电企业落实电煤、燃气的稳定供应,保质保量签订电煤和燃气的中长期合同协议,并加大力度监管履约情况。督促发电企业强化生产运行和设备的运维管理,坚决服从调度指令,确保发电机组顶得上、发得出、稳得住。

  五是科学做好负荷管理工作。督促地方引导社会支持、理解、参与需求侧响应,进一步提升需求侧响应能力,有效消解高峰时段压力,督促地方进一步优化有序用电方案并精准细化执行。

  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三个挑战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国。当前,可再生能源发展还面临三方面挑战。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介绍,第一个挑战体现在并网消纳方面,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传统电力系统在规划建设、调度运行等方面已不能适应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要求,在局部地区新能源并网消纳压力比较大。

  “要素保障是第二个挑战。”李创军说,新能源发展土地需求大,要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需要在用地用海、生态环保等方面进一步与相关部门加大政策衔接协调力度。

  第三个挑战是消费利用。为积极适应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的新要求,需要进一步引导全社会消费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主动性。

  针对上述挑战,国家能源局将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统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完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抓紧出台可再生能源绿证全覆盖、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相关政策,明确绿证的权威性、通用性、唯一性和主导性,扩大绿证核发和交易范围,推动绿证核发全覆盖。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焦点访谈:中国路 跨海通衢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在全球桥梁行业有这样一个共识:桥梁建设70年代看欧美,90年代看日本,21世纪看中国。今天,中国桥梁数量约96万座,总长度约7.38万公里。全世界各种各样的桥梁建筑之最,大多都在中国。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从好到优,一次次迭代创新,中国路桥基建诠释着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含义。今天我们就去粤...

    时间:04-13
  • 外媒记者畅游海南五指山,推广黎族文化我愿意!

      中国日报网4月13日电 4月12日,“2023中国有约”国际媒体采访团来到了藏在五指山深处的一座黎族村寨——毛纳村。在这里,你可以和黎族阿婆织一张黎锦,牵一只老黄牛走在稻田间,和黎族少女跳上一曲竹竿舞,再品上一杯浓郁醇香的大叶茶。  毛纳村以黎族文化和热带风情为主...

    时间:04-13
  • 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湛江看“海”,关切这些“国之大者”

      广东湛江,三面环海,拥有1556公里海岸线,是一个和海很亲近的地方。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调研的首站,来到湛江。  海洋种业研发、海洋渔业发展、“海岸卫士”保护、海港建设,总书记关切这些“国之大者”,背后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202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湛江国家863计划项目海...

    时间:04-13
  • 中老铁路昆明—万象跨境客运列车正式开行 中方:为旅游等产业复苏按下“加速键”

      中新网北京4月13日电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4月1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今天(13日)上午,中老铁路昆明—万象跨境客运列车正式开行,两地实现乘火车当日通达。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越来越紧密和便利,你能否介绍更多情况?  汪文斌:正如你所提到的...

    时间:04-13
  • 汪文斌:支持也门问题有关各方通过对话协商实现也门问题政治解决

      中新网北京4月13日电 (谢雁冰 梁晓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4月1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近日,沙特和阿曼联合派团赴也门萨那同胡塞组织进行谈判,寻求结束持续多年的也门冲突。昨天,沙特外交大臣接待了叙利亚外长访问沙特,是叙利亚危机爆发12年来叙利亚外长首次访问沙特。中方对此有何评...

    时间:04-13
  • 中方:希望德方不要将正常的商业合作泛政治化、泛意识形态化、泛安全化

      中新网北京4月13日电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4月1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德国方面表示正在重新审查中远集团入股汉堡港码头的交易,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中德务实合作建立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互利互惠共赢。德方对中远集团收购汉堡港码头的来龙去脉心知肚明,希望德...

    时间:04-13
  • 潮头观澜丨六个故事,走进中国“南大门”新时代答卷

      四月的南粤大地,草木青翠,春意盎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来到广东考察。在湛江,看海水养殖基地,心系中国饭碗,打造更多“蓝色良田”;到茂名,考察荔枝种植园,关注乡村振兴,发掘“土特产”里的新文章……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时间:04-13
  • 中方:强烈敦促日本政府深刻反省侵略历史,在军事安全领域慎重行事

      中新网北京4月13日电(谢雁冰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4月1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日本防卫省与三菱重工签订价值28.4亿美元的合同,用于建设一支新型导弹部队,核心目标是使日本获得射程1000公里的导弹打击能力,以应对“中国威胁”。日本还计划2026年部署高超音速武器,并力争本...

    时间:04-13
  •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因新冠阳性推迟访华 中方回应

      中新网北京4月13日电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4月1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12日称,因其新冠检测呈阳性,将推迟访华。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欧方已向中方通报了博雷利高级代表因新冠阳性推迟访华的决定,我们对此表示理解。中方向博雷...

    时间:04-13
  • 康渝高铁陕西段首座隧道开工建设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 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悉,13日,由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的康渝高铁陕西段余家梁特长隧道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设步入快车道。  康渝高铁陕西段全长约80.27公里,线路从安康西站引出,接入重庆市新建北碚南站。余家梁特长隧道位于安康市境内,全长约14.5公里,是康渝高铁正线第一...

    时间:04-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