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从“大胆”传承到“奇巧”创新——她们见证豫剧在台湾70年发展历史

2023-04-13 10:08:5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台北4月13日电(记者黄扬、章利新)梆子声起,乐曲激荡。位于台北的台湾戏曲中心里,台湾豫剧团的演员接连登台为戏迷演示唱腔。

  “唱得中不中?”主持人问道。“中!”观众用河南话高声叫好。

  台湾豫剧名角王海玲此刻身在观众席中,一袭素雅纱衣,满面春风地为台上后辈鼓掌喝彩。

  “大胆”传承

  “从我的老师张岫云算起,豫剧在台湾经历70年,传承四代人。”王海玲说。

  20世纪50年代,豫剧演员张岫云率团在高雄左营落地生根。1959年,当时仅7岁的王海玲因机缘巧合,加入了台湾豫剧团的前身“飞马豫剧队”。作为张岫云亲传弟子,她时常听老师回忆剧团成立之初的时光。

  王海玲印象尤深的是,老师说起在金门演出时,胡琴一响,观众便开始鼓掌,“好多阿兵哥听见乡音,眼泪就掉了下来”。后来,王海玲到世界各地公演,当地侨胞看到剧团,如见亲人般激动。那一刻,她“忽然理解了老兵们的乡愁”。

  早先,为保证原汁原味,学员听着大陆的豫剧唱片学习唱腔。尽管多数唱片只有唱段,但能听到来自豫剧家乡的声音,已是十分珍贵。

  团员们依照唱段推想剧情、编排剧本。如何把人物演活演好,全靠演员自己体悟。王海玲年纪虽小,却敢想敢为、敢唱敢演,因此被团员称作“王大胆”。她照着剧本想象人物反应,反复听唱片,从配乐唱腔里揣摩人物情感、设计舞台表演。她尤其钟爱豫剧名家常香玉、崔兰田的唱段,能模仿得惟妙惟肖。凭着这套方法,王海玲积累了信心,也探索出别具特色的表演风格。

  “不论生旦净末丑,也不管文戏武戏,我都尝试,都能演。”王海玲说。编剧施如芳赞叹说,什么样的剧,王海玲都敢挑战。

  几十年艺术生涯里,王海玲演绎过上百出剧目里的各类角色,成就台湾豫剧史上一抹绚烂多姿的靓丽风景。

  女承母业

  光阴荏苒,曾经的小学徒“王大胆”已从剧团退休。王海玲将更多时间投入豫剧的弘扬传承,为新生代演员做“绿叶”。剧团专门筹划“王海玲经典传承计划”,筛选经典剧目,改编之后排演。

  “这个计划是为了把精华留存下来。”王海玲希望新生代演员在老戏中获得历练,把唱念做打基本功练扎实。

  1998年第一次到河南公演后,王海玲时常赴大陆交流,与豫剧名家切磋技艺。

  随着两岸豫剧交流增加,豫台两地建立了互派戏剧人才培训计划。河南省选派人才赴台,与台湾豫剧团协力打造精品剧目,同时交流学习剧场营销经验;台湾豫剧团则选派年轻演员到河南学习舞台表演、唱腔设计等。

  在传承计划滋养下,台湾豫剧团涌现出一批能挑大梁的青年演员,王海玲的大女儿刘建华便是其中之一。

  2005年考入台湾豫剧团以来,刘建华陆续担纲过数十部作品的主要角色,广受戏迷喜爱。

  “我喝着豫剧的奶水、淋着歌仔戏的雨水长大。”曾长期接受闽南歌仔戏训练的刘建华认为,豫剧在台湾70年,孕育出新特色,也有助歌仔戏发展

  在台湾,像刘建华这样“剧种跨界”的年轻人渐渐增加。如今,不少歌仔戏的学生会与台湾豫剧团一同排演豫剧剧目,从中汲取舞台表演、器乐演奏的经验。例如5月将上演的武侠豫剧大戏《镖客》,就有台湾戏曲学院歌仔戏班学员参与。有台湾学者表示,很多歌仔戏传人的戏曲艺术功底、知识涵养,都得益于豫剧团的浸润。

  “奇巧”创新

  说起女儿刘建华、刘建帼,王海玲笑称,她们“打娘胎起就听豫剧,出生便带着戏曲DNA”。

  两姐妹从小热爱传统戏曲,常向周围人推广豫剧,但发现不少人出于刻板印象,对豫剧有距离感。“让更多人喜爱豫剧”,成为她们的共同心愿。两人都放弃了在外人看来更为优渥的工作,投入戏曲领域。

  2004年,两人共同成立“奇巧剧团”。剧团注重在创作上发挥巧思奇想,曾将《西游记》与《木偶奇遇记》相结合设计儿童剧,用轻松有趣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解唱念做打。

  “奇巧剧团”还尝试不同剧种融合“混搭”,最常见的就是豫剧与歌仔戏。这些剧目在岛内受到欢迎,还通过两岸交流契机登上大陆舞台。

  “社会在变,世界在变,我们要跟着一起往前。”姐妹俩告诉记者,如今豫剧需要走入市场面对各类艺术形式的挑战,创新是必然选择。

  近年来,台湾豫剧团尝试以传统与创新双轨并行的方式发展,每年除上演经典剧目外,也会推出一两部创新剧目,种类包括乡土剧、儿童剧等。

  “豫剧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自有其艺术高度。”刘建华说,“好的艺术自然能够吸引观众。我们希望,用创新拉近豫剧与大众的距离。”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老铁路昆明—万象跨境客运列车正式开行 中方:为旅游等产业复苏按下“加速键”

      中新网北京4月13日电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4月1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今天(13日)上午,中老铁路昆明—万象跨境客运列车正式开行,两地实现乘火车当日通达。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越来越紧密和便利,你能否介绍更多情况?  汪文斌:正如你所提到的...

    时间:04-13
  • 汪文斌:支持也门问题有关各方通过对话协商实现也门问题政治解决

      中新网北京4月13日电 (谢雁冰 梁晓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4月1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近日,沙特和阿曼联合派团赴也门萨那同胡塞组织进行谈判,寻求结束持续多年的也门冲突。昨天,沙特外交大臣接待了叙利亚外长访问沙特,是叙利亚危机爆发12年来叙利亚外长首次访问沙特。中方对此有何评...

    时间:04-13
  • 中方:希望德方不要将正常的商业合作泛政治化、泛意识形态化、泛安全化

      中新网北京4月13日电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4月1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德国方面表示正在重新审查中远集团入股汉堡港码头的交易,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中德务实合作建立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互利互惠共赢。德方对中远集团收购汉堡港码头的来龙去脉心知肚明,希望德...

    时间:04-13
  • 潮头观澜丨六个故事,走进中国“南大门”新时代答卷

      四月的南粤大地,草木青翠,春意盎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来到广东考察。在湛江,看海水养殖基地,心系中国饭碗,打造更多“蓝色良田”;到茂名,考察荔枝种植园,关注乡村振兴,发掘“土特产”里的新文章……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时间:04-13
  • 中方:强烈敦促日本政府深刻反省侵略历史,在军事安全领域慎重行事

      中新网北京4月13日电(谢雁冰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4月1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日本防卫省与三菱重工签订价值28.4亿美元的合同,用于建设一支新型导弹部队,核心目标是使日本获得射程1000公里的导弹打击能力,以应对“中国威胁”。日本还计划2026年部署高超音速武器,并力争本...

    时间:04-13
  •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因新冠阳性推迟访华 中方回应

      中新网北京4月13日电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4月1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12日称,因其新冠检测呈阳性,将推迟访华。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欧方已向中方通报了博雷利高级代表因新冠阳性推迟访华的决定,我们对此表示理解。中方向博雷...

    时间:04-13
  • 康渝高铁陕西段首座隧道开工建设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 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悉,13日,由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的康渝高铁陕西段余家梁特长隧道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设步入快车道。  康渝高铁陕西段全长约80.27公里,线路从安康西站引出,接入重庆市新建北碚南站。余家梁特长隧道位于安康市境内,全长约14.5公里,是康渝高铁正线第一...

    时间:04-13
  • 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

    时间:04-13
  • 【光明论坛】让数字化激活思政教育新生态

      【光明论坛】  随着现代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环境”。充分发挥好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数字化赋能网络思政工作体系、内容、方式等全方位创新,是新时代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生...

    时间:04-13
  • 在大兴调查研究中夯实实干之基

      【光明论坛】在大兴调查研究中夯实实干之基  实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融入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以实干推动党的作风建设,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树立了实干...

    时间:04-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