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潮头观澜|这项工程惠及千万群众

2023-04-13 08:41:17

来源:新华社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省湛江市,考察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了解当地优化水资源配置等情况。

  神州万里,雷州风暖。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今年2月全面开工,项目建成后,清冽的西江水将穿过云开山脉,自北向南奔流千里,润泽我国大陆最南端的这片“渴水之地”,历史性地终结包括雷州半岛在内的粤西地区千年苦旱难题,惠及1800多万人。

  十年九旱是常态

  雷州半岛是我国第三大半岛。因境内多中小河流,降水时空不均,加之气温高、蒸发量大、地势平坦难以蓄水,千百年来雷州半岛一直饱受区域性、季节性缺水之苦,十年九旱成为常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的渴望”正越来越迫切。

  生活之渴。生态、生产、生活用水缺一不可,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生活用水。因区域降水量偏少,当地水资源短缺情况突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若无相关措施,城乡居民用水形势会越来越严峻。

  农业之渴。雷州半岛是“广东粮仓”,火山岩浆演化而成的红土地,经世代开发,已成为数百万亩良田,包含广东最大的连片水稻田。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菠萝产区和重要的剑麻产地,30多万亩菠萝被称为“菠萝的海”,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用水的需求越来越高。

  工业之渴。随着广东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雷州半岛及粤西地区高质量发展提速,中科炼化等一系列重大项目陆续落地,广东·海南(徐闻)特别合作区等项目不断推进,城镇及工业用水需求同样日益增长。

  因为缺水,河道生态用水与农业灌溉用水被挤占,一些区域地下水超采造成的地面塌陷和海水入侵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改写千年苦旱历史

  雷州半岛人民对抗苦旱从未停歇。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东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南粤儿女,以重塑山河的气魄,彻底改写雷州半岛千年苦旱的历史。

  近年来,广东实施《雷州半岛水利建设“十三五”规划》,完成一大批引调水、灌区改造、村村通自来水等工程建设,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2022年加快推进的55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2022年8月31日,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先行项目动工。2023年2月,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面动工。该工程从广东省云浮市西江干流地心村河段取水,穿过云开山脉,调水至雷州半岛,供水范围包括云浮、茂名、阳江、湛江四市。

  这是广东省历史上输水线路最长、建设条件最复杂、总投资最高的跨流域引调水工程。

  工程建成后,可解决粤西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匹配问题,大幅提高区域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有水乃兴

  这是民生之水,发展之水,生态之水。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让老百姓直接获益。工程建成后,年均供水量将达到20.79亿立方米,可大幅度提高粤西地区特别是雷州半岛的供水保障能力。

  雷州半岛群众的生活用水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湛江分干线项目辐射范围包括雷州、徐闻、廉江等7个县(市、区),直接受惠人口达400万人。

  工农业生产将打开新的空间。雷州半岛上将新增185万亩大型灌区,改善灌溉面积40多万亩,有力保障粮食安全。优化水资源配置也将为广东·海南(徐闻)特别合作区、雷州经济开发区等工业园区发展先进制造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雷州半岛的地下水超采历史也将宣告结束,每年可减少5.66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使地上地下水环境互利互济,生态效益得到更好的实现。

  记者:陈凯星、肖思思、吴涛、田建川、熊嘉艺

  视觉 | 编辑:张爱芳、郝晓静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广东分社联合出品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

    时间:04-13
  • 【光明论坛】让数字化激活思政教育新生态

      【光明论坛】  随着现代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环境”。充分发挥好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数字化赋能网络思政工作体系、内容、方式等全方位创新,是新时代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生...

    时间:04-13
  • 在大兴调查研究中夯实实干之基

      【光明论坛】在大兴调查研究中夯实实干之基  实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融入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以实干推动党的作风建设,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树立了实干...

    时间:04-13
  • 【光明论坛】理论修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

      【光明论坛】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一以贯之重视理论武装、重视提升领导干部理论修养,不断推进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理论修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

    时间:04-13
  • 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科学认识问题 准确把握问题 正确解决问题  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专题深思)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出“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六个必须坚持”之一。我们要全面贯彻...

    时间:04-13
  • 媒体融合整体推进第十年:“通而不融”待解,新型视听平台提供破题新路径

      中新网4月13日电 题:媒体融合整体推进第十年:“通而不融”待解,新型视听平台提供破题新路径  中新财经 韩昕宁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院长、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主任王晓红近日指出,视听新媒体的“可见性”极大地激活了社会的创造力,也为“媒介的融合”及“融合的媒介”提供了新渠道、新方式,而...

    时间:04-13
  • 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

      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思想纵横)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

    时间:04-13
  • 深刻把握坚持问题导向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坚持问题导向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

    时间:04-13
  •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挂牌成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藏医)筹建单位

      中新网拉萨4月13日电 (记者 江飞波)国家中医医学中心(藏医)(筹)揭牌仪式4月12日在西藏自治区藏医院举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罗梅共同揭牌。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正式挂牌成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藏医)筹建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

    时间:04-13
  • 地基打得牢,大厦才能建得高(人民论坛)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基础研究是科学知识实际应用的源头活水,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都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建立于新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概...

    时间:04-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