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巴经贸合作不断深化

2023-04-12 15:42:01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连续14年成为巴西最大贸易伙伴 双方贸易额连续5年破1000亿美元

  中巴经贸合作不断深化

  中国和巴西互为重要经贸伙伴,近年来,中巴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双边贸易稳步发展,投资合作日趋活跃。2022年,中巴双边贸易额达1714.9亿美元,同比增长4.9%。据巴方统计,截至2022年,巴中贸易额连续5年突破1000亿美元,中国连续14年成为巴西最大贸易伙伴。中巴两国持续释放务实合作潜能,成为互利共赢和南南合作的典范。

  农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农业合作是中巴合作重要领域之一。近年来,大豆等巴西大宗商品对华出口保持稳定增长,肉类、水果、蜂蜜等农产品对华出口占比也不断增加。今年1月,巴西玉米输华走廊正式打通,对加强中巴农业合作、维护全球农业供应链安全稳定等产生积极深远影响。

  借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一平台,巴西企业积极深耕中国市场,巴西阿萨伊浆果、马黛茶、特色风味果汁等进入中国消费者视野。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连续5年参加上海进博会,去年带领多家巴西食品饮料企业在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参展,积极寻求与中国伙伴的合作机遇。该局主席维亚纳表示:“中国是巴西最大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来源国,深化对华合作对巴西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巴西动物蛋白协会总裁里卡多·桑丁表示,该协会在历届进博会上积极推广巴西产品,希望更好地抓住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机遇,在农副产品贸易上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中国有着世界上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中等收入群体,对高质量消费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对巴西农产品出口来说是重要的机遇。”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农业联合会主席杰德奥·佩雷拉表示。

  中巴在农业科技方面的合作也不断推进。在圣保罗,“华南农业大学大豆品种巴西育种基地”已揭牌,中巴双方共同开展创新研究,促进大豆新品种的研发、示范与推广。在帕拉卡图市,中国—巴西农业科技产业园区正在建设中,将融合精准农业、田间监测和测绘以及其他先进农业技术,致力于建设南美最大的玉米、大豆种子研发中心和供应集群。

  巴西伯南布哥州前州长保罗·卡玛拉表示,巴西各州正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与中方开展有关合作将有力提高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助力当地民众脱贫致富,实现互利共赢。

  贸易与投资合作潜力巨大

  中国是巴西主要外资来源国,对巴累计投资近1000亿美元。近年来,中资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耕巴西市场,为巴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助力。

  在巴西中部戈亚斯州首府戈亚尼亚,一条500千伏输电线路正在建设中。这是中国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承建的大型绿地输电特许权项目。看到又一座输电铁塔基础浇筑完成,25岁的巴西青年工人若昂欣喜不已。他告诉记者,输电线路将穿越他的家乡邦菲诺波利斯,不仅改善沿线地区缺电少电的现状,还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在米纳斯吉拉斯州包索市,徐工集团巴西制造基地已然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建成投产以来,该基地生产的装备广泛参与巴西矿业、农业、基础设施等各领域的生产和建设。去年,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与徐工巴西制造有限公司签订了首批矿山设备采购协议。参与洽谈的巴西淡水河谷采购代表马可·布拉加说:“中国企业成为我们的供应商,使我们能更好借助中国制造业发展所积累的规模和技术,推动巴西工业向着更高品质发展。”

  在圣保罗,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日前成立智慧城市科技与文化交流中心,为中国企业和巴西合作伙伴搭建交流平台。进入巴西市场15年来,中国中车先后为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等城市提供了668辆轨道列车。未来,还将向巴西出口62辆干线铁路客车。曾在里约地铁担任执行董事的茹贝托·弗洛雷斯表示,巴西铁路发展需求迫切,市场潜力巨大,中国企业的技术将为巴西铁路发展提供支持。

  巴西利亚大学国际问题专家阿尔西德斯·科斯塔·瓦斯认为,在吸引国际资本以重振薄弱的电信基础设施等方面,中国将成为巴西重要合作伙伴。巴西驻华大使高望表示,巴中经济具有高度互补性,未来两国在贸易、投资合作等领域仍有巨大增长空间。

  共同打造前沿领域新增长点

  在深化传统领域合作基础上,中巴在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打造新增长点,引领双边合作朝附加值更高、科技含量更足的方向升级。

  自中巴建交以来,尤其是自1982年双方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以来,两国在航天、数学、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能源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巴西是中国在拉美地区共建联合实验室最多的国家,双方建有农业联合实验室、气候变化和能源创新技术中心、纳米研究中心、南美空间天气实验室、气象卫星联合中心等,并正在筹建生物技术中心。

  中巴联合研制地球资源卫星项目被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已成功发射5颗卫星。去年5月,中巴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就航天领域合作达成一系列共识。“巴中地球资源卫星项目对于加强亚马孙雨林地区的环境监测和开展气候研究颇为关键。”巴西科技部长卢西亚娜·桑托斯表示,“中国是巴西科技产业化的重要伙伴,发展空间广阔。两国间加强经验交流,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双方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

  2021年11月,中广核巴西能源控股有限公司LDB风电扩建项目正式投产,新开工的TN风电项目计划于今年6月建成投产……在巴西多地,中企中标的多个清洁能源项目正在或即将建设。

  “巴西致力于塑造低碳未来,中国的技术和理念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望说,相信两国将继续深化能源领域合作,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方面的合作。

  巴西正积极推进5G通信、低碳农业、智慧城市等数字经济重点领域发展。去年下半年,中巴围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物联网、工业自动化等多个主题举办数字经济合作系列线上对话会,探讨两国数字经济领域合作前景,为中巴合作提质升级开辟更大空间。

  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家罗尼·林斯对本报记者表示,作为新兴经济体,巴西致力于同中国深度合作,改善物流和网络设施,希望中国经验和技术可以助力巴西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教授马科斯·科尔迪罗·皮雷斯表示,巴中两国已经在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金融等多个领域开展多元合作,相信两国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合作前景。

  (人民日报 记者 陈一鸣 本报里约热内卢4月11日电)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台湾遭遇“30年最大缺药潮”,原因何在?

      新华社台北4月12日电(记者尚昊、章利新)近期,除缺蛋困扰台湾民众生活外,缺药问题也常常占据岛内媒体头版。年初以来,抗生素、止痛药、退烧药等常用药品持续短缺,直接影响岛内百姓健康福祉。  缺蛋令人烦,缺药要人命。为了拿药治病,一些台湾民众一间接一间药店询问,但常...

    时间:04-12
  • 习近平:农村特色产业前景广阔

      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省茂名市,走进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他先后察看荔枝种植园、农业合作社,对乡亲们靠发展荔枝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表示肯定。习近平指出,这里是“荔枝之乡”,发展荔枝种植有特色有优势,是促进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农村特色产业前景广阔。(文字记者:张晓松、朱...

    时间:04-12
  • 商务部宣布就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 国台办回应

      中新网4月12日电 商务部12日宣布,就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对此,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台湾当局长期以来对大陆2400多项产品输入台湾地区采取单方面限制措施,对大陆相关产业和企业利益造成损害。应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和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申...

    时间:04-12
  • 时政现场说丨小荔枝“变身”富民大产业

      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考察荔枝种植园、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了解当地发展荔枝等特色种植业、推进乡村振兴等情况。视频:时政现场说丨小荔枝“变身”富民大产业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有着2000余年荔...

    时间:04-12
  • “九二共识”不存在?国台办指民进党当局欺骗舆论

      中新社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张晓曦 王捷先)就台陆委会称“九二共识”与“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一致、民进党称“九二共识”不存在等相关议题,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12日指出,民进党当局有关言论完全是颠倒黑白、混淆视听、欺骗舆论。  当日,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朱...

    时间:04-12
  • 我国一批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项目援助物资即将发运

      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高敬、黄伟)记者11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我国一批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项目援助物资即将发运。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当天举行的物资发运仪式上了解到,根据中国和相关国家签署的合作文件,中方向哥斯达黎加援助6辆电动公交车,为哥斯达黎加低碳交通发展提供助力。目前,援助车辆已完成...

    时间:04-12
  •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即将开通 老挝万象站国际列车售票口车票正式开售

      4月13日,中老铁路将从云南的昆明南、老挝的万象站双向对开国际旅客列车,昆明至万象间可实现乘火车朝发夕至。11日,中老两国铁路部门线上线下同时发售国际旅客列车车票。  购买万象始发国际旅客列车跨境车票的旅客,可通过老挝铁路互联网售票系统和万象、万荣、琅勃拉...

    时间:04-12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这些场景可不佩戴口罩

      中新网4月12日电 据国家疾控局微信公众号12日消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12日印发《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  指引提出,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根据《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

    时间:04-12
  •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解读问答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解读问答  一、为什么要修订佩戴口罩指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甲管”期间,国家先后出台五版佩戴口罩指引,为保护公众健康、有效防控疫情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1月8日,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正式实行“乙类乙管”,防控工作全面转入“保...

    时间:04-12
  • 总台记者观察丨伊朗民众期待与沙特复交 赞赏中国斡旋

      在中国的积极斡旋下,伊朗沙特关系解冻、恢复外交关系,带动中东地区“和解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近日在德黑兰街头进行了采访,当地民众是如何看待中东国家出现“和解潮”的,来看记者的报道。  总台记者 杨渊:四月上旬,德黑兰城市到处是春意盎然的景色。有中东媒体...

    时间:04-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