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最高检等启动专项行动:对黄河流域违法取水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2023-04-12 15:39: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4月12日从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正式启动。这一专项行动将持续至今年12月。

  据知,水利部、最高检开展这个专项行动,旨在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充分发挥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作用,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促进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专项行动要求,相关部门聚焦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这个最大矛盾,对黄河流域违法取水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有效规范流域水资源节约、保护、开发、利用秩序,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专项行动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重点针对黄河流域违法取水问题开展协作;坚持依法依规,保障水资源管理保护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分类施策,区分不同情况推动问题解决;坚持协同推进,注重发挥黄河流域管理机构和地方各级水利部门、检察机关的协同作用。

  另据介绍,专项行动主要针对水资源管理保护方面的突出违法行为展开,包括未经批准擅自取水、未依照批准的条件取水、擅自建设取水工程或者设施、未按规定安装取水计量设施、违反生态用水管理要求、不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等。

  专项行动分为部署动员、排查整改、重点检查、总结提升四个阶段,范围是黄河流域涉及的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山东省的相关县级行政区域。

  据知,水利部、最高检将强化协调协作,推动建立黄河流域检察公益诉讼协作平台,加强对专项行动的组织协调和跟踪督促,立足水资源业务管理、水行政执法、检察公益诉讼职能,推动违法取水相关问题整改到位。

  4月12日,最高检和水利部还联合发布检察监督与水行政执法协同保护黄河水安全典型案例,包括青海省尖扎县检察院督促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等11件,其中,刑事检察案例2件,公益诉讼检察案例9件。

  最高检有关负责人介绍,案例深入贯彻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要求,聚焦防洪安全、水资源保护、滩区治理、水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等黄河水安全领域问题,依法严惩非法采砂等严重危害黄河流域生态及河势稳定的行为,形成法治震慑,为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台湾遭遇“30年最大缺药潮”,原因何在?

      新华社台北4月12日电(记者尚昊、章利新)近期,除缺蛋困扰台湾民众生活外,缺药问题也常常占据岛内媒体头版。年初以来,抗生素、止痛药、退烧药等常用药品持续短缺,直接影响岛内百姓健康福祉。  缺蛋令人烦,缺药要人命。为了拿药治病,一些台湾民众一间接一间药店询问,但常...

    时间:04-12
  • 习近平:农村特色产业前景广阔

      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省茂名市,走进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他先后察看荔枝种植园、农业合作社,对乡亲们靠发展荔枝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表示肯定。习近平指出,这里是“荔枝之乡”,发展荔枝种植有特色有优势,是促进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农村特色产业前景广阔。(文字记者:张晓松、朱...

    时间:04-12
  • 商务部宣布就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 国台办回应

      中新网4月12日电 商务部12日宣布,就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对此,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台湾当局长期以来对大陆2400多项产品输入台湾地区采取单方面限制措施,对大陆相关产业和企业利益造成损害。应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和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申...

    时间:04-12
  • 时政现场说丨小荔枝“变身”富民大产业

      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考察荔枝种植园、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了解当地发展荔枝等特色种植业、推进乡村振兴等情况。视频:时政现场说丨小荔枝“变身”富民大产业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有着2000余年荔...

    时间:04-12
  • “九二共识”不存在?国台办指民进党当局欺骗舆论

      中新社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张晓曦 王捷先)就台陆委会称“九二共识”与“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一致、民进党称“九二共识”不存在等相关议题,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12日指出,民进党当局有关言论完全是颠倒黑白、混淆视听、欺骗舆论。  当日,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朱...

    时间:04-12
  • 我国一批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项目援助物资即将发运

      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高敬、黄伟)记者11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我国一批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项目援助物资即将发运。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当天举行的物资发运仪式上了解到,根据中国和相关国家签署的合作文件,中方向哥斯达黎加援助6辆电动公交车,为哥斯达黎加低碳交通发展提供助力。目前,援助车辆已完成...

    时间:04-12
  •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即将开通 老挝万象站国际列车售票口车票正式开售

      4月13日,中老铁路将从云南的昆明南、老挝的万象站双向对开国际旅客列车,昆明至万象间可实现乘火车朝发夕至。11日,中老两国铁路部门线上线下同时发售国际旅客列车车票。  购买万象始发国际旅客列车跨境车票的旅客,可通过老挝铁路互联网售票系统和万象、万荣、琅勃拉...

    时间:04-12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这些场景可不佩戴口罩

      中新网4月12日电 据国家疾控局微信公众号12日消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12日印发《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  指引提出,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根据《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

    时间:04-12
  •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解读问答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解读问答  一、为什么要修订佩戴口罩指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甲管”期间,国家先后出台五版佩戴口罩指引,为保护公众健康、有效防控疫情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1月8日,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正式实行“乙类乙管”,防控工作全面转入“保...

    时间:04-12
  • 总台记者观察丨伊朗民众期待与沙特复交 赞赏中国斡旋

      在中国的积极斡旋下,伊朗沙特关系解冻、恢复外交关系,带动中东地区“和解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近日在德黑兰街头进行了采访,当地民众是如何看待中东国家出现“和解潮”的,来看记者的报道。  总台记者 杨渊:四月上旬,德黑兰城市到处是春意盎然的景色。有中东媒体...

    时间:04-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