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通讯:三名巴西人的中国情缘

2023-03-24 16:52:3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3月23日电 通讯:三名巴西人的中国情缘

  新华社记者赵焱 陈威华

  中国与巴西远隔重洋,然而民间交往源远流长,华人移民巴西已有200多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巴西人也来到中国访问和生活,见证了两国关系发展。而今,越来越多的巴西人关注中国甚至主动宣传中国,在两国之间架起友好的桥梁。

  宣传中国的波马尔

  刚刚在巴西东南部城市茹伊斯-迪福拉给当地奶制品企业协会介绍中国情况,次日又来到里约热内卢州的大学做关于中国的讲座,紧接着再到北部城市贝伦参加有关中国新机遇的论坛……往来于巴西各州,在院校和企业宣讲中国、在杂志报纸上撰写中国有关的专栏文章,这就是米尔顿·波马尔的日常生活。

  64岁的波马尔一生都与中国结缘。他的祖父佩德罗·波马尔是巴西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56年就访问过中国;父亲弗拉迪米尔·波马尔是巴西劳工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卢拉作为巴西总统首次中国之行的协调人之一。

  受父辈影响,波马尔年轻时就希望到中国去看看。1997年,他终于随巴西一个企业家代表团到中国访问,走访了广州等地。“让我最难忘的是,看到当地人民的生活变好了,与爷爷和父亲讲述的中国已经很不一样。”波马尔说,这让他产生了深度认识中国的想法。

  他说:“此后,我走过大大小小40多个中国的城市和乡村,领略过新疆、广西的少数民族风情,品尝过重庆的火锅美味,倾听过吴侬软语的苏州评弹……这些经历让我能够不断地汲取力量,并始终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探索。”

  新冠疫情期间,波马尔在线上与中国继续保持密切联系。他计划今年10月再去一趟中国,并且在明年两国建交50周年之际出版一本介绍中国的图片集。

  研究中国的卡瓦略

  今年春节刚过,巴西瓦加斯基金会国际法教授埃万德罗·卡瓦略就到中国参加了商务部举办的国际商务官员研修班。卡瓦略说:“这次我在北京和海南两地感受到中国民众与以往一样的热情与活力,中国又回到了快速增长的轨道上。”

  卡瓦略38岁以前一直在巴西从事法律工作,业余时间出于兴趣在里约一家中文学校学习中文。2013年,卡瓦略被选中参加中国一个奖学金项目,开启了他的另一段人生——在中国,他成为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的一名访问学者,在继续学习中文的同时积极接触中国文化,透过日常生活了解中国

  2016年回到里约后,卡瓦略不遗余力组织开展推动巴中、拉中交往的活动,频繁来往于巴中两地,以自己所供职的南美洲最大智库瓦加斯基金会作为平台,推动拉美地区对中国的研究。在他的努力下,2017年,瓦加斯基金会法学院设立了巴中研究中心;随后,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也正式揭牌成立。

  已是巴西知名中国问题专家的卡瓦略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巴西人了解中国。他担任《今日中国》月刊葡萄牙文版主编,并推动巴西东进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成立合作选题研发中心,共同推出图书品牌“SHU”,以促进在当地翻译出版以中国为主题的读物。

  教授中文的利维娅

  利维娅·达席尔瓦出生在里约热内卢州的小城卡希亚斯公爵城。她最初跟母亲一起学习中文。2012年,她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获得了去中国留学的奖学金。

  前往遥远的中国学习,对利维娅来说是个挑战。“我的父亲非常鼓励我去中国看看,因为那时候中国已经成为巴西最大贸易伙伴,我父亲认为我不能仅仅学习语言,还应该去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习俗,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她说。

  在湖南师范大学一年半的学习、成都和广州数年的学习及工作经历,令利维娅深切感受到了中国人的勤勉刻苦。“以前我觉得自己学习很用功了,到了中国后我才知道什么是学无止境,”她说,“我同时发现自己以前对中国的了解还很肤浅,自己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努力之处。”

  新冠疫情期间,利维娅的家乡开设了巴西全国第二所葡中双语学校,当地政府找到了利维娅担任中文教师。“我从来没有当过这么多孩子的老师,但我在中国学会了怎样去应对挑战。”她说,“我感受到学生们学习中文的愿望非常强烈,不少学生都知道中国较快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他们都希望能去中国看看。”

  “中文对于巴西人来说很难,但他们的老师——我就是通过学习中文改变命运的人。我希望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的学生们,现在的努力付出一定是值得的。”利维娅说。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京交警两天查获改装车炸街等违法行为117起

      改装车炸街扰民、面包车违法载客等这些违法行为扰乱交通秩序、影响市民群众生活休息,北京交管部门两天时间共查获拼改装车炸街、面包车违法载客117起。  今日(3月24日)早高峰期间,北京朝阳交通支队分别在东三环辅路、东四环辅路、建国路等15处点位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8点半左右,执勤民警发现...

    时间:03-25
  • 秦刚会见新西兰外长马胡塔

      中新社北京3月24日电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24日在北京会见新西兰外长马胡塔。  秦刚说,建交以来,中新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求同存异,双边关系实现长期稳定发展,成为不同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发展阶段国家友好关系的典范。去年,中新共同庆祝建交50周年,两国领导人成功会晤并...

    时间:03-24
  • 中国民间组织代表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2届会议介绍新时代中国少数民族权利保障成就

      新华社日内瓦3月24日电 23至24日,中国少数民族对外交流协会3位代表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2届会议上发言,介绍新时代中国少数民族权利保障成就。  中央民族大学维吾尔族学者祖农·纳司尔丁说,他从小接受维吾尔语教育,用维吾尔语参加高考,并完成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业,目前从事少数民族语言教学...

    时间:03-24
  • 公安部交管局:保障清明假期出行道路交通安全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记者任沁沁)清明假期将至,公安部交管局24日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切实做好2023年清明假期交通安保工作,保障广大群众清明假期出行道路交通安全。  天气逐渐转暖,随着国内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经济社会秩序加速恢复,群众外出旅游和祭扫意愿强烈。公安部交管局要求,集中排...

    时间:03-24
  • 陈文清在北京调研强调 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奋力开创首都政法工作新局面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24日在北京调研时强调,首都政法机关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力维护首都安全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奋力开创首都政法工作新局面。  在北京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西城区人...

    时间:03-24
  • 中国和菲律宾举行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第七次会议

      中新社马尼拉3月24日电 (记者 张兴龙)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24日在马尼拉同菲律宾副外长拉扎罗共同主持召开中国—菲律宾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BCM)第七次会议。这次会议是疫情以来中菲双方首次举行面对面BCM磋商,旨在落实两国元首就涉海问题达成的重要共识。  双方积极评价中菲关系发展,强调...

    时间:03-24
  • 北京-莫斯科,世界瞩目的握手时刻——记习近平同志再次当选国家主席后首次国事访问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 题:北京-莫斯科,世界瞩目的握手时刻——记习近平同志再次当选国家主席后首次国事访问  “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10年前当选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的演讲引用...

    时间:03-24
  • “台军失枪的日常”?舆论:沦为笑柄该检讨自己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军方近日再被曝出疑似重大军纪事件。警方日前在捣破黑帮军火库时,发现嫌疑犯有一把T65K2步枪及大量子弹,疑似由军方流出。舆论随即讽刺这是“台军失枪的日常”。示意图,台湾军方进行射击训练用的T65K2步枪。来源:中时新闻网资料图  台军频传枪械管理疏失  舆论如此嘲讽,有其背景...

    时间:03-24
  • 我国推进母亲河复苏行动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记者刘诗平)记者24日从水利部了解到,为修复河流生态环境,水利部近日公布《母亲河复苏行动河湖名单(2022—2025年)》,永定河等78条河流、白洋淀等10个湖泊名列其中。  据水利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母亲河复苏行动聚焦河道断流、湖泊萎缩干涸两大问题,水利部在组织全面排查断流河流...

    时间:03-24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国务院2023年重点工作分工研究优化完善部分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审议“三农”重点任务工作方案听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情况汇报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国务院2023年重点工作分工,研究优化完善部分阶段性税费优惠政...

    时间:03-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