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提质升级,保持中国外贸传统出口优势(开放谈)

2023-03-21 19:28:3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去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增长131.8%,光伏产品增长67.8%,锂电池增长86.7%。以电、光、锂这“新三样”为代表,中国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正成为出口新增长点,这无疑让人备受鼓舞。但也会引发好奇:传统出口产业表现怎么样?在国际竞争激烈、产业转型升级方兴未艾的今天,它们还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外贸格局中保持长期稳定的贡献吗?

  一般来说,传统出口产业主要包括以服装、纺织制品、家具、鞋靴、塑料制品、箱包、玩具等七大类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尽管近年来各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中国货物出口中占比有所下降,但去年仍占17.9%的比重。此外,中国另一大传统优势出口产业——机电产品占中国货物出口的“半壁江山”,这当中又涵盖了不同层次的多元化产品。多年来,中国外贸不断形成新增长点,与此同时,传统优势产业也在不断提质升级,仍然是中国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的基础所在。

  说“基础”二字,有其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外贸就是从代工贴牌、进行“三来一补”起步的,依靠的是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所谓“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与“补偿贸易”,是由外商提供设备、原材料、来样等,由中方提供工地、厂房、劳动力,按照外商要求组织生产、加工装配,全部产品外销,中方收取加工费的一种贸易方式。在早期阶段,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充分利用了中国在资源禀赋上的优势,“七大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格局也由此形成。可以说,中国从全球供应链低端起步,一路奋斗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世界最大的市场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传统出口产业早已今非昔比,从服饰、鞋类、箱包到手机、家电,其中的设计、品质、技术、品牌等要素有了大的飞跃,中国制造“含金量”大大不同。过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开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当然,转变不是一夜之间,而是靠日积月累而成。为什么转型?一方面,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内企业面临来自东南亚等地厂商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越来越多成熟的中国企业认识到,老是按过去的模式发展企业受制于人,且只能赚取微薄利润,唯有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才是生存发展之道。大量中国外贸企业用过去10年、20年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成绩固然有,但挑战依然在。当前,外贸发展国际环境相当严峻,传统出口大类产业该如何进一步巩固、提高?

  重中之重是转变外贸发展优势——从过去以价格取胜,到以质量、技术、服务、品牌、标准取胜。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价格是分母、性能是分子,当务之急,是不断做大分子,提高产品竞争力。这对企业来说,意味着更先进的管理理念、更多的研发和技术投入、更国际化的视野、更积极主动地研究与开拓市场、更加完善的售后与服务……

  说到传统出口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外迁是舆论场上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有个别企业转移部分生产线,这并不违背国际产业分工的规律。过去几十年,国际产业就曾呈现出“美国—日本—亚洲 ‘四小龙’—中国大陆”的流向趋势,如今随着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国际分工继续演变,个别企业迁移很寻常,但并不代表主流。

  另一方面,更多企业不愿意离开中国,而且进一步投资中国、深耕中国。根据中国美国商会近日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74%的会员企业表示,他们没有将其供应链转移出中国的计划,并强调了坚守深耕中国市场的承诺。原因很简单,这就是因为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超大规模的市场中国优势不可替代。有数据显示,中国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达数十万家,在全球优势明显。个别企业将部分供应链转移出去,但许多关键零部件仍需来自中国

  今天,我们的传统出口产业仍要有信心、有胆略,把优势做大做强。中国是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中国国情决定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短期之内不会丢,也不能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稳外贸就是稳就业、稳消费。但发展传统绝不等于因循守旧,唯有提质升级、开拓市场,路才会越走越宽。

  (作者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本报记者李婕采访整理)

  白 明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时政画说丨从北京到莫斯科

      当地时间3月2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莫斯科伏努科沃专机机场,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从北京到莫斯科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擘画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开局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监制丨申勇 全宇虹  摄影丨李晋...

    时间:03-22
  • 《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发布 各地各校有哪些探索实践?

      教育系统着力提升教师数字素养——  迎接数字化 掌握新技能(深阅读)  智能互联黑板、3D实验模拟舱、自动评卷分析系统……先进技术迭代更新,助推着教学设备、教学方式推陈出新,也驱动着1800多万专任教师不断学习、提高数字素养。  日前,教育部发布《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明确教师数字素养...

    时间:03-22
  • 震后两年,云南漾濞如何重新站起来?

      经过近两年努力,云南“5·21”地震恢复重建项目收尾   震后漾濞 重新站起    核心阅读  2021年5月21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发生6.4级地震。经过近两年努力,民房重建完成,绝大多数恢复重建项目进入收尾阶段。漾濞县通过灾后重建提供务工机会、升级重建公共设施,在保障群众基...

    时间:03-22
  • 习近平谈访俄: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

      当地时间3月2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习近平指出——...

    时间:03-22
  • 全国已有8155个传统村落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

      本报北京3月21日电(记者丁怡婷)记者21日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解到: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乡柳林水村等1336个村落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至此,全国已有8155个传统村落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六部门近日公布第六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

    时间:03-22
  • 全过程人民民主之路越走越宽广

      全过程人民民主之路越走越宽广(人民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当了几十年林业工人的周义哲代表,提出适当提高林区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建设成本补助比例等建议。建议被积极采纳、重点督办,如今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公网通信覆盖率由10%提升至50%,林业工...

    时间:03-22
  • 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母亲河

      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母亲河  ——写在黄河保护法施行和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之际  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的宣传活动同步开启。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加速变革”。结合黄河保护法将自今年4月1日起施行,我国纪念今年“世界水日”...

    时间:03-22
  • 织密网络整合力量 各地扎实完善基层监督体系

      织密网络 整合力量  扎实完善基层监督体系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工作报告对推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作出部署,明确要求推动完善基层监督体系。各地统筹用好县乡监督力量,促进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效衔接,构建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健全基层监督网络。 ...

    时间:03-22
  • 李希在湖北调研时强调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以对党绝对忠诚担负起职责使命

    3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到湖北调研。这是3月21日,李希主持召开部分省市纪委书记座谈会。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新华社武汉3月2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19日至21日到湖北调研。他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

    时间:03-22
  • 深度关注丨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 为开好局起好步打牢基础

      发扬优良传统 为开好局起好步打牢基础  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方案指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

    时间:03-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