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东西问·镇馆之宝丨叶宝平:一件棉袍何以见证千年前东西方文化交流?

2023-03-21 19:09: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者按:  国宝之美,穿越古今,器以载道,恢弘万千。每件珍稀文物背后,都凝聚着古人的匠心智慧,镌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见证着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从2023年3月20日起,中新社“东西问”推出“镇馆之宝”系列策划(三),藉专家探究文物之意涵及其背后故事。

  中新社乌鲁木齐3月21日电 题:一件棉袍何以见证千年前东西方文化交流?

  ——专访新疆喀什地区博物馆文博副研究馆员叶宝平

  中新社记者 朱景朝

  喀什地区地处丝绸之路新疆段南北两道交汇处,是中华文明向外传播的门户和外来文明进入中国的重要区域,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荟萃、文明和谐共生之地。

  喀什地区博物馆藏品5000余件(套),其中一件饰缂丝边缘绢棉袍,为宋元时期织物,是馆藏珍宝和国家一级文物。千年来,这件文物如何讲述东西方文化交流故事?它承载了怎样的“丝绸之路精神”?近日,喀什地区博物馆文博副研究馆员叶宝平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作为喀什地区博物馆镇馆之宝,饰缂丝边缘绢棉袍是一件怎样的文物?

  叶宝平:饰缂丝边缘绢棉袍是宋元时期的织物,采集于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克孜勒阿瓦提乡,为国家一级文物。它以青色绢为面,黄色棉布为里,通袖长2.85米,袍长1.25米,开襟交领,窄长袖掐腰宽摆;前襟、领口、袖口和下摆边缘镶嵌缂丝装饰,部分缂丝花纹饰金线。

饰缂丝边缘绢棉袍。新疆喀什地区博物馆供图

  古代绢丝可以泛指蚕丝。今天说的绫、罗、绸、缎、绢,都是用蚕丝织成的纺织品。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因纺织时经纬线的交叠关系不同,从而出现触感、光泽度等方面差异。绢类织物为平纹组织,质地轻薄,坚韧挺括平整。

  缂丝又称“刻丝”,以桑蚕丝为原料,采用“通经断纬、生经熟纬、细经粗纬、白经彩纬、直经曲纬”的独特技法,挖织出图案和花纹,织物质地坚实挺括且双面效果完全相同。饰缂丝边缘绢棉袍的缂丝花卉两侧连珠纹,极具西域特色,花卉图案粗狂奔放;缂丝中使用金线,是元代出现的缂丝工艺。

饰缂丝边缘绢棉袍(局部)。新疆喀什地区博物馆供图

  中新社记者:饰缂丝边缘绢棉袍如何见证千年前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为什么说这是一件中西合璧之宝?

  叶宝平:中国是丝绸的起源地,新疆是丝绸及丝绸技术向西传播的关键区域。1976年在乌鲁木齐附近天山阿拉沟墓葬发现的凤鸟纹刺绣绢,是新疆发现最早的丝绸,表明战国时期丝绸已进入新疆地区。公元5世纪前,新疆境内形成了龟兹、疏勒、高昌、于阗等纺织中心,已织造出具有自己特点的丝织品。在丝绸传播的过程中,除了丝织物本身及其制作技艺,丝绸所蕴含的“和合共生”的中华文化也一并向外传播。

乌鲁木齐市阿拉沟28号墓出土战国凤鸟纹刺绣。图源:新疆“四史”主题流动博物馆

  今俄罗斯联邦戈尔诺·阿尔泰州乌拉干区巴泽雷克古墓(第五座巴泽雷克古墓冢,属于公元前5-4世纪),曾在1949年出土1件马鞍,鞍褥以华丽的中国丝绸做成,上面绣着开花的树枝,神鸟凤凰飞舞其间,表明当时中国丝绸已走向世界

俄罗斯巴泽雷克墓葬出土(产自中国内地)战国对鸟纹刺绣。图源:新疆“四史”主题流动博物馆

  学界研究认为,中国缂丝在工艺和技法方面源于西域缂毛。从世界范围来看,距今3000年前就有缂织工艺,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图特摩斯四世墓出土的3件麻布,使用了缂织技法,织出在莲花和纸纱草中的阿门诺斐斯二世肖像。后来,缂麻演变为缂毛,逐渐向东传播,传入新疆地区。研究表明,在新疆的鄯善、且末、和田、喀什都曾发现缂毛织物,早期缂毛织物来自西方,而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托库孜萨来遗址(唐代)出土的缂毛织物产自当地。

红地羊角纹缂毛绦残毛布群组织图。图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编著《扎滚鲁克纺织品珍宝》

  相较前朝,唐代对西域地区的管理大为加强,西域地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下,从西方传入的缂织技术与中国的丝绸技术在西域完美结合,产生了缂丝,之后东传到中原地区。

  毫无疑问,饰缂丝边缘绢棉袍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兼收并蓄的创新之作。

  中新社记者:饰缂丝边缘绢棉袍体现了怎样的审美追求?对新疆艾德莱斯丝绸有何影响?

  叶宝平:饰缂丝边缘绢棉袍是一件产自西域的服饰,但质地、工艺、款式与中原地区的服饰具有一致性。宋代以后,缂丝一直是帝王和贵族追捧的对象,有“织中之圣”和“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美誉。饰缂丝绢棉袍上使用了丝绸、缂丝等高等级材料、工艺,一方面反映这件服饰等级较高,另一方面也体现古代西域贵族对中华文化的追捧。

  丝绸一直是新疆古代贵族热衷的物品。新疆古代劳动人民学会了养蚕采丝,便开始纺纱织绸的生活。喀什、和田古代居民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造了新技法,生产出被称为“布谷鸟翅膀的花”的艾德莱斯丝绸。这种丝绸采用中国古老的扎经染色工艺,按图案要求,在经纱上扎结,进行分层染色、整经、织绸。染色过程中,图案因受染液的渗润,有自然形成的色晕,参差错落,疏散而不杂乱,既增加了图案的层次感和色彩的过渡面,又形成了艾德莱斯丝绸纹样富有变化的特点。千百年来,艾德莱斯丝绸不仅流行于西域,还销往中原。公元10世纪,于阗国王曾带着大批和田编织的“胡锦”“西锦”到中原进行商贸交往,受到王公贵族喜爱。

  今天,艾德莱斯丝绸仍然深受新疆民众青睐。无论是节日还是平时,他们都身着艾德莱斯服装。

饰缂丝边缘绢棉袍影响了艾德莱斯丝绸的制作,今天也深受新疆民众喜爱。朱景朝 摄

  中新社记者:饰缂丝边缘绢棉袍承载的“丝绸之路精神”,对今天人类文明交流合作有何启示意义?

  叶宝平:中国精美的丝绸西传至欧洲,而缂丝工艺跨越时空,从遥远的埃及和两河流域,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传至中国。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中华文明将这一外来的纺织工艺逐渐中国化,中国人将传统绘画和装饰纹样融入其中,使人类最原始的纺织工艺成为极富感染力的高雅艺术品。自唐以来的一千多年里,中国劳动人民不断将这一技术创新、提高和传播,使它充满生机和活力,为中国的纺织史、艺术史增添了精彩篇章。

  丝绸之路不仅是商业通道,还是人文社会的交往平台,多民族、多种族、多宗教、多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形成了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丝绸之路精神”。

  饰缂丝边缘绢棉袍是“丝绸之路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开出的灿烂花朵。同时,饰缂丝边缘绢棉袍本身也充分说明,处在世界文明十字路口的新疆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兼容并蓄域外文明与中原先进文化,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一体多元的内涵。(完)

  受访者简介:

  叶宝平,1984年出生,2007年毕业于新疆石河子大学,长期从事喀什地区文物及历史研究工作,现为喀什地区博物馆文博副研究馆员。先后参与编撰《喀什地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概览》《喀什地区文物志》等图书,编撰喀什地区博物馆《喀什历史文物陈列》大纲,发表《喀什地区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与研究简述》《克勒青河谷发现的3处古遗址》等论文。2022年夏参与“新疆昆仑乔戈里古道科考”,产生多项文旅新发现。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大熊猫“宝新”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不幸离世

      中新网3月22日电 据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微信公众号消息,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21日晚发布有关大熊猫“宝新”的情况说明。经过十余日24小时重症监护和治疗抢救,“宝新”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3年3月14日不幸离世。  2023年3月3日,大熊猫“宝新”出现嗜睡、拒食、精神差等临床表现,熊猫基地医...

    时间:03-22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中俄双方合作领域不断扩大 共识进一步加强

      当地时间3月2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大范围会谈。  习近平指出,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俄关系始终保持蓬勃健康稳定发展势头。两国政治互信、利益交融、民心相通不断深化,经贸、投资、能源、人文、地方等领域合作持续推进。昨天晚上和今天上午,我同普京总统、...

    时间:03-22
  • 习言道|不能脱离实际,想当然、拍脑袋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时间:03-22
  • 冷空气给北方地区带来大风降温沙尘天气 南方将迎降水

      中新网3月22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22日至23日,受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中东部、华北、东北地区等地的部分地区有4-6级偏北风,阵风7-9级,上述地区大部有4~8℃降温,部分地区10℃以上,并伴有沙尘天气,中央气象台3月22日6时继续发布大风降温预报,并继续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22日至24日,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大部...

    时间:03-22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始终坚定站在和平一边 站在对话一边 站在历史正确一边

      当地时间3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  习近平强调,上个月,中方发表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方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身立场,始终...

    时间:03-22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两国关系远远超出双边范畴 对世界格局和人类前途命运至关重要

      当地时间3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  习近平指出,这是我时隔3年多再次来到莫斯科,也是我连任中国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和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10年来,我同普京总统建立了密切关系,保持战略沟通,推动两国战略协作取得丰硕成果。  习近平强调,我...

    时间:03-2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新华社莫斯科3月21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于2023年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在莫斯科举行会谈。习近平主席还同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米舒斯京举行会见。  中...

    时间:03-22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俄罗斯联邦总统关于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

      新华社莫斯科3月21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俄罗斯联邦总统关于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于2023年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在莫斯科举行会谈,就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和双边务...

    时间:03-22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

      中新社莫斯科3月21日电 (记者 郭金超 田冰)当地时间3月21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就中俄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了真挚友好、富有成果的会谈,达成许多新的重要共识。双方一致同意,本着睦邻友好、合作共赢原则推进各领域交...

    时间:03-22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会见记者

      中新社莫斯科3月21日电 (记者 郭金超 田冰)当地时间3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  习近平指出,这是我时隔3年多再次来到莫斯科,也是我连任中国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和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10年来,我同普京总统建立了密切关系,保持战略沟通,推...

    时间:03-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