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从考古中激扬文化自信力量

2023-03-21 09:08:14

来源:人民日报

  从考古中激扬文化自信力量(人民时评)

  来自约100万年前,欧亚内陆迄今发现的同时代保存最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国内首次发现的骨质冰鞋与年代最早、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木质车轮;国内唯一保留了城市、港口、航道这一完整体系的古港遗址……入围和入选“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项目,学术目标清晰、学术价值重大、考古理念先进、考古过程精准,为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又增添了更多有力实证。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记录了中国3000多年的历史,同时在甲骨文发明以前,在中华大地还有1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超过百万年的人类发展史并没有文字记载。由于缺乏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时期的文献记载,回答这些问题只能依靠考古学特别是田野考古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将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遗存发掘出土,将尘封的历史景象展示出来,有助于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让文化自信牢牢植根在每个人内心深处。

  目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已实施20余年,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形成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并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如今,每一项考古新发现,都在不断填补历史链条上的缺环,拓展形成新的历史知识。比如,甘肃庆阳市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刷新了人们对黄土高原文明化进程的认知;在云南昆明市河泊所遗址,大量公文简牍和官印封泥被发现,成为该地区融入统一多民族国家进程的实证;宁夏苏峪口西夏瓷窑址,反映出两宋时期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史实。

  近几年,科技考古已经成为遗址发掘的“标配”。在新技术的助力下,殷墟、凌家滩、二里头、仰韶村、三星堆等许多著名遗址纷纷重启发掘。湖北十堰“郧县人”遗址在30多年前就曾出土2具古人类头骨化石,最近考古队做了极为精细的发掘——以2厘米厚度为操作层进行高清晰度的三维建模,采集1400多份用于年代、环境、分子生物学等研究的样品,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极为扎实的材料。在南佐遗址,植物考古发现了数百万粒炭化稻米,这在黄土高原地区前所未见;陶瓷分析显示,陶器烧造温度竟然高达1116摄氏度,部分原料可能来自海岱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可思议”的考古发现,催生新的学术课题,激励考古工作者继续做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为完整准确讲述我国古代历史付出更多努力。

  漫漫历史长河,积淀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激荡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对中华文明之源的探寻,注定是复杂而漫长的,需要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激扬中华文明穿越时空、直击人心的文化力量,必能更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魂聚力。(人民日报 周飞亚)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3年上半年空军直接选拔招录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公告

      2023年上半年空军直接选拔招录  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公告  根据《现役军官管理暂行条例》《现役军官选拔补充暂行规定》及有关规定要求,按照全军统一部署,现将2023年上半年空军直接选拔招录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公告如下:  一、招录对象  主要从“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的理学、...

    时间:03-21
  • 美方在多个场合宣称中方渔船非法捕捞 中方回应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 郭超凯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3月21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美方在多个场合宣称中方渔船非法捕捞,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美国一向自诩为渔业资源养护先锋。然而,近年来不断有证据显示,美国渔船惯于在公海和他国管辖海域非法捕捞。例如,美国南...

    时间:03-21
  • 布林肯称中方为俄提供外交“掩护” 外交部:美方无权向中方甩锅推责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 郭超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3月21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20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称,中方不但没有谴责俄方,反而为其提供了外交“掩护”。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中国既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又不是危机的当事方,也没有向冲突的任何一方提供武器。美方...

    时间:03-21
  • 外传侯友宜开始布局参选2024 或提前到5月宣布

      中国台湾网3月21日讯 据台湾“中广新闻网”报道,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即将到来,中国国民党人选迟迟未定,不过目前呼声最高的新北市长侯友宜,传出悄悄开始布局。据台媒报道,外传他将在4月开始着手整理在任新北市长约5年间的成绩单,并向外界发表执政成果,类似“侯友宜的毕业展”。  新北市政府即将...

    时间:03-21
  • “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和世界都意义重大”

      在习近平主席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专家理事会俄方主席尤里·塔夫罗夫斯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习近平主席到访的热切期待。他说,2013年,习近平主席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第一次出访,首站就是俄罗斯。“今天,中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

    时间:03-21
  • 铜陵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陈嘉生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

      中新网合肥3月21日电 日前,经中共铜陵市委批准,安徽省铜陵市纪委监委对铜陵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嘉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陈嘉生纪法底线失守,甘于被“老板”围猎,以权谋私,擅权妄为,靠企吃企,缺乏国有资产“看门人”意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可能影...

    时间:03-21
  •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中新网3月21日电 据人社部网站消息,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李松为常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代表、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  免去吴江浩的外交部部长助理职务;免去王群的常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代表、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职务。...

    时间:03-21
  • 吉林新警务模式“织密”城市“安全网”

      中新网吉林3月21日电 (记者 石洪宇)“交警可以处理路面发生的治安事件,治安民警可处理就近的交通违法。”对吉林省吉林市的市民来说,近一年来上述变化的直观感受是城市的“安全网”更加密实,警务服务更有成效。  记者21日从吉林市公安局了解到,当地新警务模式给这座城市带来了许多变化。数据显示,...

    时间:03-21
  • 发展振兴道路上的同道人——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在俄罗斯引发热烈反响

      3月20日,在赴莫斯科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报》和俄新社网站发表题为《踔厉前行,开启中俄友好合作、共同发展新篇章》的署名文章,在俄罗斯引发热烈反响。俄各界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是一次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必将推动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巩固,弘扬传统...

    时间:03-21
  • 中柬“金龙-2023”联演:多型装备卸载快速精准

      中新社西哈努克3月21日电 (高毅 汪尚建 余湘珺)投送中柬“金龙-2023”联演中方参演部队的南部战区海军某登陆舰支队井冈山舰日前抵达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后,随即展开装备卸载工作。面对陌生港口情况,井冈山舰、任务部队与柬埔寨当地中资公司密切协同,因地制宜,零失误高效完成了此次卸载工作。  参演...

    时间:03-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